愛恩斯坦與學生討論

 

課堂上,愛恩斯坦與學生討論問題。

愛恩斯坦對學生說,「有兩位工人,修理老舊的煙囪。當他們從煙囪裏爬出來的時候,一位很乾淨,另一位卻滿臉滿身的煤灰,請問你們誰會去洗澡呢?」

一位學生說:「當然是那位滿臉滿身灰的工人會去洗澡嘍!」

愛恩斯坦說:「是嗎?請你們注意,乾淨的工人看見另一位滿臉滿身的煤灰,他覺得從煙囪裏爬出來真是骯髒。另一位看到對方很乾淨,就不這麼想了。我現在再問你們,誰會去洗澡?」

有一位學生很興奮地發現了答案,「噢!我知道了!乾淨的工人看到骯髒的工人時,覺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髒的,但是骯髒的工人看到乾淨的工人時,卻覺得自己並不髒啊!所以一定是那位乾淨的工人跑去洗澡了。」

愛恩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學生,所有的學生似乎都同意這個答案。只見愛恩斯坦慢條斯理地說:「這個答案是錯的。兩個人同時從老舊的煙囪裏爬出來,怎麼可能一個會是乾淨的,另一個會是髒的呢?這就叫做『邏輯』。」

主觀與客觀

當一個人的思路受牽絆時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晰地找尋到一切事理的根源

——邏輯。

要想找到邏輯,就要

跳出「習慣上的桎梏」

避開「思路上的陷阱」

逃離「認知上的迷霧」

擺脫「性情上的執著」。

要想尋找邏輯,就要脫離一切人為的佈局。

很多人以為自己客觀,當第一個學生看見別人滿身滿臉的煤灰,不假思索,就認定他是第一個去洗澡的人。這是自以為是客觀,但其實是主觀的人。

環顧我們身旁,有不少這樣的人。

Comments are closed.

小故事大道理

Previous article

阿拉伯諺語
小故事大道理

Next article

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