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全人健康-身、心、社、靈

 

在一個朋友的宴會中遇到一對夫婦,閒聊中我隨意問先生從事什麼行業,先生開始支吾以對,後來甚至刻意避開不跟我說話。事後朋友告訴我,我的問題剛好踩到他的痛處,這位老兄本來在一家大公司作電腦程式設計員,因與上司不和而被解雇,從此待在家裡既不上班也不找工作,更不與人交往,而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好奇他怎樣生活?朋友說是他老婆在上班維持家計,平常一個人在家裡看電視、閱讀報紙、上網,更妙的是,他老婆還下班煮飯。

 

多年前我還在神學院唸書的時候,當時學生不到一千人,中國學生也只有十來個,就算不認識也碰過面。有一次我在校園散步,迎面走來一位來自香港學長,因此我很禮貌地向他點頭打招呼,但對方不僅沒有半點回應,還很快地擦身而過。當時我很詫異,心想我是在哪裡得罪他了?後來跟其他同學談起來,他們說:「那不是你的問題,他就是這個樣子,你千萬不要以為是你怎麼了。」他們對他這種態度都已經習慣了。

 

這位學長後來回東南亞當神學院教授,一次,剛好一位從該校畢業的學生到美國深造,閒聊時提到這位教授,我把我的經歷告訴他,他笑著說:「我們學校的學生也都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前者是因工作與老闆鬧翻,從此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樣的人我們還可以解釋是因為他缺乏基督的生命,因此才將自己關鎖在禁錮的生命裡;但對這位神學院教授又該怎麼說呢?他不但是一位基督徒,甚至是神學院的教授,為何還有這樣封閉自我的舉動呢?

 

怎樣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一個健康的人應該包括什麼條件?身體沒病痛就是健康嗎?應該不是。許多人外表看起來很健全,但裡面有數不清的心理問題。有很好的靈性又如何?每天讀經、禱告、聚會固定,這樣就算健全嗎?但我們四周還是有很多類似上面神學院教授那樣的人。許多人對屬靈知識背得滾瓜爛熟,但人際關係卻一塌糊塗。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全人健康包括保持身、心、社、靈四大範疇的良好狀態,而不是單單沒有疾病的意思。倘若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身體疾病,或是受着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困擾時,估計大家都會理解到求醫的重要性。不過,當遇上前面提到那位在家裡遊手好的男士,除非他老婆受不了他,休想他會找個醫生傾訴。

 

健康從來是一個整體,不能像切蛋糕一樣清楚劃分為四個等份,例如糖尿病患者,多年來也未能聽從醫生的建議節制飲食及多做運動,卻可能因為墮入愛河而開始減肥「節食」過一個比較健康生活;又如一位受抑鬱症困擾20多年的病人,因同事跟她傳福音而認識神,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嶄新的改變,多年抑鬱症不藥而愈;又如一位年輕模特兒,為了職業要求而接受美容手術,不幸受到併發症,人變得徬徨,幸好遇到一位有見識的家庭醫生,除了醫治她的過敏性皮膚發炎,還通過臨床輔導,幫助她了解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差別,最終她跳出了美麗陷阱,人變得開朗。所以看到,身、心、社、靈四大健康領域其實環環相扣,一脈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