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好撒瑪利亞人

 

許多人對新約聖經「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耳熟能詳,裡面講到一個以色列人,在旅途中遭遇搶劫,被強盜打過半死,受傷躺在路上,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經過,但視若無睹,最後一個路過的撒瑪利亞人停下來拔刀相助。很明顯,耶穌的比喻諷刺祭司和利未人未有履行他們信仰操守來幫助一個有難的同胞,反而向來被以色列人「藐視」的一個撒瑪利亞人卻願意為一個素未謀面的猶太人伸出同情之手。

 

因著「好撒瑪利亞人故事」的啟發,Princeton大學兩位心理學教授,John Darley和Dan Batson 在1970年曾經進行一個叫基督徒發人深省的實驗,他們的研究對象是該校的神學生。

 

學生按照教授的吩咐,向一群指導教授傳講信息,講道題目是「好一個撒瑪利亞人」。教授安排學生輪流從學校的一座建築物,經過校園,走到另外一個建築物,在指定的房間向教授們「演講」,「傳講信息」完畢之後,教授會對學生做個別評估。走過校園需要十多分鐘,出乎學生意料之外,途中出現一個極需要幫助的「傷者」,他當時心臟病突發,躺在地上發出呻吟聲音,這傷者看來可能隨時死去,極需要送院急救。學生不知情的是,這「傷者」是兩位教授故意安排,研究目的是要知道,神學生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會如何反應?停下來幫助這個有需要的人,還是趕快傳講「好撒瑪利亞人」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走過校園約需要十分鐘,但研究老師故意安排,其中三分之一學生有充裕時間到講道的建築物(約60分鐘),另外三分之一學生有30分鐘趕到會場,最後的三分之一學生只有20分鐘,這研究其中一個目的是,「匆忙」與「願意幫助人」是否有關聯。

 

研究指出,當學生極度匆忙的時候,只有10%神學生願意停下來幫助傷者,如果不是過於匆忙,約有45%學生願意停下來幫忙,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63%的學生願意拔刀相助。

 

研究的結論是,人在不匆忙的時候,他們比較願意停下來幫助有需要的人,一旦有要事或時間不允許,他們就不太會停下來給予幫助。諷刺的是,學生當時趕著去講一篇與「好撒瑪利亞人」有關的信息,很明顯的是,心中想到「好撒瑪利亞人」,卻沒有提升幫助人的心願,在忙碌的情況下就更甭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神學生是蒙神呼召的一群,在神學院受過很好的訓練,為何對著一個極度有需要的人竟然視若無睹?學者認為這不是因為神學生冷漠無情、自私自利或對受害者帶有歧視,主要原因乃是過於匆忙。當時間充裕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願意停下來提供幫助;倒過來,如果學生認為時間上來不及,他們大概不會停下來作出幫忙。換句話說,人安排過多活動,想要在有限時間做太多事,頂著「時間壓力」生活,人的信念與行為就很容易脫節,這群神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時間壓力導致失去幫助別人的心願。

 

Princeton神學院的實驗同時提供另一個讓人思考的問題,正如兩位實驗教授所解釋的,當人過於匆忙,心理上會出現「認知縮窄」現象,意思是說,我們會忽略周圍一些細微事物,一些關鍵重要事情容易走眼。很不幸,繁忙的生活不停在推著我們馬不停蹄往前奔跑,好像周圍每一個人都必須依賴著我們,好像忙才顯得我們有價值,忙才顯得我們重要。也許我們可以從耶穌身上學功課,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從沒有忙到要加班做醫病趕鬼的工作;耶穌不管有多本事,祂總會把各種工作分派給門徒;祂有時間親近神,也花時間了解和栽培門徒,在生活上與常與他們有各種互動(這如同今天父母花時間栽培下一代)。也許耶穌基督在地上生活的優先序很值得我們效法和借鏡。

 

高偉雄每週的話

Next article

370)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