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避免公怒暴怒

 

曾經在馬路上開車而觸動怒氣嗎?可能有人開車切線,在快車道龜速,在後面拼命按喇叭、跟車太緊、開車講手機、沒打方向燈、蛇行等,這些行為都可以叫人生氣,然而,生氣事小,但處理不當,後果可以悲劇收場。

據美國Fox News新聞報導,2016年12月17日,在美國的Arkansas,3歲男童與祖母開車外出準備購買聖誕節禮物,由於在一個Stop sign停車後沒有快速繼續前行,激怒後面開車一位男士,對方隨後走到這輛車旁邊開槍,子彈擊中男孩,祖母馬上開車離開,之後報警,然而,男孩到院不久被宣告死亡。

2018年2月,Las Vegas也發生一起因開車生氣而引發的槍擊案,一位母親在教女兒開車時,疑與另一輛車發生行車糾紛,對方尾隨她返家,並向她開槍,這母親頭部中彈,最後傷勢過重而死亡。

開車發怒正是大陸流行語所說的「路怒症」,指的就是在馬路上出現暴怒,隨之以來就是糾紛,引爆的情緒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澳洲蒙納許大學意外事故研究中心去年曾針對近三千位駕駛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人都 有過某種程度的攻擊性行為;其中最糟的要數二十二到三十九歲之間的男性,逾三分之一坦承曾爆發過極端的公路火爆情況,且至少有一次在盛怒之下駕車追另一輛車。美國也曾針對路怒症做過研究,過去一年有近八成民眾會因路況作出各種「激進行為」,而且一年內至少會發生一次,其中,有51%會故意跟緊對方車輛,藉此施壓。調查發現,路怒症族群比例連年向上增加,且年齡多落在 19 至 39 歲之間,患者大多數是男性。

據研究,駕駛人的怒火自古有之,有人挖出一宗一八一七年的「馬車之怒」,而「公怒火爆」這名詞的誕生,得追溯到一九八七年夏季在美國發生的事件,有人在公路開車因衝突引起槍擊,五人因此喪失生命。

學者認為「公怒暴怒」危險性是源於人的自我中心世界觀,當事人覺得自己躲在車內無人識得,行為可以粗暴惡劣,且不必負責任。而且開車時人容易出現幻覺,在情感上好像與外界隔絕,而這種隔離有時叫人做出平常不會做的舉動,例如說,同樣的粗暴行為在超市排隊時就不可能會呈現在別人面前。

當人開車感覺自己遭人擋路時,很容易動怒,而多半只會怪罪他人而不是自己。英格蘭一母親某天開車接三個孩子放學回家,前方的汽車突然停住,於是她緊急煞車。之後,她跟着前車把車停到路邊,下車查看是怎麼一回事,結果她聽到對方在車裏大聲怒斥她沒有保持安全距離,並且以手勢朝她臉上比劃威脅她,並不斷對她大吼。她先叫對方冷靜下來,然而,她還來不及反應,對方俯身拿出一罐噴劑,將紅色顏料噴在她臉上,她張開眼睛,眼前所見盡是紅色,有好幾秒鐘無法呼吸。

不要高估自己面對挑釁時的應對能力,以為「路怒症」絕不會發生在你身上。一個平常行為端正、沉默寡言的父親,某週六早上,開車載十三歲的兒子去看足球比賽,來到雪梨近郊一處繁忙的十字路口,一輛新型歐洲轎車和其他汽車並排停在商店外面,阻礙了交通,車主無疑違反停車規定,然而這個平常彬彬有禮的父親當著坐在副駕駛座的兒子面前,對着那耽誤他們行程的人破口大罵,什麼髒話都出籠。

怎樣避免「公怒暴怒」這些事情發生在你身上?要學會息事寧人,放下身段,那麼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化無。一個德國人和朋友開車去打撞球,途中遭到一名機車騎士威脅。當時他們的車子不慎與前方機車靠太近,對方減速並示意他們停到路邊,那騎士走向他們的車子,咒罵着要他們下車。這德國人知道,如果他處理不當,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他選擇向對方道歉,機車騎

士接受了。這真是千鈞一髮,要知道,下車威脅他人的行為是公怒暴怒最極端的狀況。

除了放下身段認自己不是,還有幾點值得注意的,稱為「因應公路怒氣黃金守則」:絕對不要下車,不要與對方對話或回應對方粗魯的手勢。不要有眼神接觸,即使碰到紅燈停下,也要繼續專注看着前方道路,並將車門鎖好,車窗緊閉。

中國有術語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公路上遇到別人挑釁,這絕對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