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選擇性說話的孩子

 

主日學老師跟小華母親說,「你兒子好像很害羞,在課堂從不回答老師的問題,跟其他小朋友也不講一句話,他在家裡也是這樣嗎?」小華的母親回答說,「小孩在家裡活潑多話,但到了陌生環境(學校或教會)、或面對陌生人就完全不講話,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他三歲開始就這樣,我以為長大會好一點,沒想到現在七歲,還是這個樣子。我曾經跟他談過,但始終沒什麼改變,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小華患的是選擇性緘默症,英文叫selective mutism。選擇性緘默症好像打從出生以來就是如此,但通常是在上學之後才顯現出來,根據研究,平均顯現年齡是2.7到4.1歲,確診年齡是5到8歲,顯然是當情況惡化才開始受到注意。選擇性緘默症遠比想象中常見,通常發生在八歲以下的孩童,每240位中有一位。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將選擇性緘默症歸於焦慮障礙,診斷標準如下:

1-持續地無法在需要說話的社交情境中說話,譬如在學校或多人的地方,盡管在其他情境他們可以說話。

2-選擇性不說話妨礙了他們學習、工作、與人互動。

3-情況持續至少一個月。

4-無法說話並非因為有語言困難,或對情況缺乏了解。

5-並非出現在自閉症類群、思覺失調或其他精神病症的病程中。

有人誤解,以為選擇性緘默症是當事人選擇不說話,但不是那麼簡單。其實當事人想說話,但恐懼讓身體凍住、喉嚨鎖住,嚴重的甚至心臟狂跳、手心冒汗、嘴唇蠕動,在這種情況就很難開口說話,所以選擇性緘默者是內心焦慮所引起的行為問題。

怎樣幫助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人?這就需要額外的耐性和愛心。許多父母不了解孩子因內心焦慮而導致不說話,於是用各種威脅、責打的方式來強迫孩

子就範,但這種威脅方式往往弄巧反拙,使孩子感到更焦慮害怕,更說不出話來。

下面是一位小學校長的個人經歷,幾年前她在學校遇到一位不說話的孩子,他在課室裏可以跟同學溝通,但面對成人時卻不肯說話。校長和老師商量後,決定用愛的方法來幫助他。首先校長請老師多擁抱他,在擁抱時向他說愛他,校長也不時到課室探望他、擁抱他,說一聲愛他。半年後,孩子和成人溝通時,開始說只有口形的無聲語,看到他的進步,老師們都很開心。於是繼續給他愛的擁抱和讚賞,過了一段時間,孩子開始說話了,不過聲音很小,但這是一個好開始。後來孩子慢慢的卸下心理障礙,願意和大人說話,到小學三年級,他在一個活動中擔任司儀,校長和老師都很感動。

愛是絕對能夠幫助焦慮孩子放下心理壓力,許多教學老師都有這寶貴經驗。根據這校長說,過去她透過這種方法與幾位選擇性不說話的孩子打交道,經過一段日子,孩子都看到明顯的進步。

選擇性不語多是因為孩子心裏緊張、焦慮,有時怕自己做錯,做得不好。然而《聖經》這樣說:「在愛裏沒有懼怕」,當父母和周圍的人不用奇特眼光看他們,倒藉着愛和擁抱,讓孩子感受愛、接納和鼓勵,在這種氣氛下,他們便能夠卸下心理壓力。當他們感到安全,不再焦慮時,自然願意就會與人溝通和說話,選擇性不語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