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家庭親密程度

 

家庭成員的親密程度可以預知人將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進一步預測人日後婚姻與配偶的互動情形。有研究家庭專家將家庭成員親密度以四種動物家庭來分類,分別是豬群、狐狸、鴨子、與海龜。當中以豬群家庭屬於糾纏不清,而海龜家庭是各自為政。

 

一、豬群家庭模式

第一種是豬群家庭模式。所謂豬群家庭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過於纏綿不清,父母孩子之間的界線非常模糊。看一群豬就知道,小豬整天跟在母豬身邊,等著母豬餵食,豬與豬之間沒分界線,母豬不肯放手讓豬兒獨立,小豬也不願意離開母豬,一家人就在爛泥巴裡面打滾。當母豬與豬兒回到豬圈時,大豬小豬全在一起,沒個人空間,也沒個人單獨時間,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在豬群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非常模糊。從外人來看,有時分不清父母與子女的角色與身份,兒女可以為小事跟父母吵半天;孩子有過錯,父母不會處罰,孩子卻可以隨時罵父母不是。另一方面,父母不讓孩子有個人空間,不允許他們獨自作自己的事。父母要求每一個人對家庭效忠,孩子不允許在外有朋友,更不可帶到朋友回家,去朋友家過夜更是天大之罪。還有,家裏秘密絕不可對外泄露,無論父母酗酒、吸毒或弟兄姊妹之間有不可告人的醜事,不可向外張揚。孩子長大要進大學,只可在附近學校就讀,外洲學校願意提供獎學金也免談。這就是所謂豬群家庭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豬群家庭的豬兒通常死亡率特別高,換句話說,成長在這類型的有較高的傷亡率,孩子沒有成長空間,家庭缺乏健康成長環境。

 

記得在念神學院時,一位家住在紐約的神學生,隻身跑到德州讀書,離家沒多久,就開始想家。他父母是生意人,家境寬裕,每個禮拜五下課,他馬上搭飛機飛回家。在他學校宿舍房間抽屜中,放了一疊母親為他準備兩地來回機票。不到半個學期,這學生就退學。這是典型豬群家庭塑造出來的孩子問題,不難想像這孩子日後很難成家立室或獨立自主。

 

聽過一位牧師的見證,牧師中年後才成為信徒。他年幼時父親過世,由年輕母親一手撫養長大成人。這母親沒受過高深教育,她把所有期望放在這獨一無二的孩子身上,甚至當男孩長大結婚,在母親眼中,他還是當年那乳臭未乾的小子。母親沒有反對兒子結婚,但對媳婦有一個要求,就是婚後,她要與夫婦兩人同住,不但如此,老人家還特別吩咐,夫婦不可以關臥房門睡覺,老人家要為兒子蓋棉被,免他著涼。

 

這母親與她兒子之間的關係,就是典型糾纏不清豬群家庭模式。不用任何家庭婚姻專家也猜到這家婆媳之間會出現什麼問題?這獨生子也承認,一家尚未認識耶穌基督以前,他們的家與地獄沒什麼差別。

 

父母不肯放手讓孩子獨立,不但影響孩子成長機會,也有意無意扼殺了他們日後的婚姻。父母對孩子不肯放,或孩子長大後整天依賴父母,這都於是家庭病態行為。有時候聽到,當兒女婚後與配偶有爭吵時,頻頻打電話向父母訴苦,或遇到經濟困難時,就跑回會娘家求幫助,父母偶爾對孩子給予幫助是無可厚非,但如果父母成為孩子在經濟上和情緒上的柺杖,已婚兒女卻沒半點好處,反而成為他們婚姻的絆腳石。

 

二、狐狸家庭模式

狐狸家庭模式不是強調狐狸的詭詐天性,乃是著重雌雄狐狸與孩子之間的聯繫關係。動物之中,狐狸家庭成員的關係是蠻特別的,動物學家發現,當狐狸還小的時候,母狐狸會為孩子提供保護與糧食的供應,時間約有六個月之久;而公狐狸會在附近一直陪伴母狐狸與剛誕生的小狐狸,長達二個月。狐狸家族成員有很親密的關係,雖然關係密切,但狐狸父母會給孩子適當自由度,讓牠們在一定範圍之內遊玩,作牠們喜歡的事。值得一提的是,狐狸父母對年幼狐狸常有親暱動作,用舌頭舔孩子的身體,從遠處帶食物回來餵養年幼的孩子。而當年幼狐狸漸長,牠們會在外面遊蕩,過了一會,又會回到父母身邊。當狐狸長大到一個年齡時,父母便會讓牠們離開,讓長大的狐狸尋找自己的伴侶。

 

很明顯的,與豬群家庭模式相比,狐狸家庭模式比較健康,父母與孩子有相當親密程度,但這種親密關係並沒有讓父母抓住孩子不放,或妨礙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父母也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能夠學習獨立,這種關係不會讓父母成了孩子的依賴,或孩子成長的絆腳石。父母給孩子應有的看顧與保護,當孩子到了適當年齡,父母訓練孩子學習自立,在適當時刻,孩子也會離開父母,開始成立自己的家園,父母絕不會成為他們的依賴對象。這就是聖經創世記中,神給家庭所立的藍圖:「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兩人成為一體。」

 

下期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