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了解小孩心理

 

八歲的Alice因為要接受頭皮手術而剃去一片頭髮。她對父母說,「我這樣子很難看,别人會取笑我,」因此她懇求父母准她不用上學,可是他們堅持要她到學校去。她母親說,「要是他們笑你,別理他們好了。」這母親認為簡單傳統方法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那天上午十點,Alice哭着回家,她為了避免受同學嘲笑,悄悄從學校溜了出來,步行三公里路回家。

 

其實很多父母都跟Alice母親一樣,他們會作出同樣處理方法,因為他們不明白兒童多麼害怕受辱。美國Denver市Colorado 大學前心理學教授 Kaoru Yamamoto這樣說:「很多大人往往看不出也聽不出眞正令孩子發愁的是什麼。」

 

根據Kaoru Yamamoto的研究,兒童都害怕丟臉,怕被別人認為醜怪、愚蠢或不誠實。例如,上課時尿濕褲子、學業成績欠佳,或者要留班,這比要動手術, 或者要在父母心目中與弟妹爭寵等事情,更令他們感到煩惱。對兒童而言,自尊心和自我價値感受到打擊,那是最難忍受的事。

 

Kaoru Yamamoto特別指出,很多父母對兒童心理有非常嚴重的誤解,令人更洩氣的是,一些兒童心理專家或或學校專業訓導人員,他們比非專業人員高明不了多少。例如說,許多大人都認為家裏添了一個小寶寶會對尚且年幼的哥姐有重大影響,而事實上,兒童卻將它列為他們生活中最不會使他們精神緊張的事情。同樣的,大人認為看牙醫會令兒童精神緊張,可是兒童認為去看牙醫遠沒有去見校長那麼可怕,因為到校長室去就等於讓同學知道自己犯了過錯。

 

Kaoru Yamamoto的硏究結果顯示,在大人心目中,留班不會比迷路或接受手術更令兒童懊惱。然而,兒童卻認為,留班是天下最糟糕事情之一,幾乎與失明同樣淒慘。留班可怕的一個原因,是失去原來一班同學的認同,叫當事人自尊心受到傷害。

 

Kaoru Yamamoto曾經研究過那些不為老師注意、不被同學理會的「沉默學童」。他們在許多方面都是正常,但大多數都曾多次轉校。而當研究人員與這些兒童面談時,出乎意料地發現他們大多數相當開朗和健談,他們能夠與他人建立關係,但由於一再要適應新的一班同學,以致他們變得精神緊張。

 

大人都能正確地指出兒童最害怕的是失去父親或母親,但是他們往往不能認識到兒童這種恐懼不僅止於父母的去世而已。兒童似乎擔心可能會被遺棄,而且這種心理的出現次數,遠比大多數大人所留意到的多。觸發這種恐懼的較重要因素,包括在像百貨公司之類陌生地方走失了,或者見到父母爭吵,尤其是動粗打架。接受調查的兒童之中,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 三曾經體驗過目睹父母爭吵的痛苦,並因而害怕父母會離婚,單是吵架的聲音,就足以令兒童驚恐。

 

那麼,做父母和老師的該怎麼辦呢?硏究人 員都認為,首先是要聽。家庭輔導專家指出:「如果父母不先聽就提出意見,孩子就會把嘴巴閉上。如果父母要提出意見,最好是先聽孩子說,然後看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做父母的不應該像審犯人似的向孩子查問事實的眞相,而應該讓孩子自己說話。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孩子最先訴說的,可能不是眞正問題所在。假如一個孩子似乎因為別的兒童取笑她穿的衣服而顯得悶悶不樂,那麼,父母不可以對她說 「別理他們」,而應該說「你不開心是因為別的孩子不喜歡你的裙子嗎?」要向孩子表明白你留意他,關心他。這樣,父母可能發現孩子之所以會一直和其他兒童相處得不好,原來是為了別的原因。

 

 

父母還應該提供精神上和實質上的支持。上文提到,兒童需要的是自己為同學所接受。如果孩子訴怨說受到嘲笑,或者被拒絕一起遊玩,又或者不獲邀請參加聚會,做父母的必須加以重視。讓孩子感到你支持他,父母這樣說,無形中幫助孩子建立起他所需的信心。

高偉雄每週的話

Previous article

463)-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