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 孤獨

 

現代社會,孤獨再不是男人的特權,孤單寂寞已經成為社會各階層的基本問題,社會學家報告指出,現今社會最普遍的心理傷痛就是孤獨,這個心理傷痛遠超過一般所聽到的憂鬱、焦慮和罪咎感。

 

你可知道,許多人願意花錢打電話跟一個陌生人東拉西扯,透過網上聊天室跟地球另一端鬼扯的大有人在;電視廣告不是鼓吹飲料,乃是人際關係,看到一大群人興高采烈談天說地,彼此交頭接耳,左擁右抱,實在讓許多人羡慕。廣告傳遞的訊息是,如果你買我們的飲料,你可以跟這些人一樣有很多的朋友,你就不會感到寂寞(你從來不會看到一個男人獨自喝酒的廣告)。

 

根據社會學家的研究,約四分之一美國人經常感到孤單,孤單感可以說涵蓋每一個年齡層,當幼童踏入青少年,內心的孤單感就開始飄升,年齡在十八到廿五歲之間,孤單感算是到達高峰。儘管孤單感出現在每一個文化,但那些比較著重個人主義的社會,其中人們的孤單感特別強烈;任何行業都會有人感到孤獨,但雄心勃勃、個性急躁、不斷往前衝的人,他們總感到孤單。中國俗語有說「高處不勝寒」,那些晋升成為公司總裁,屬於領導階層的人,他們的孤獨感也 比較強烈。患有工作狂者,他們往往把時間精力放在工作,犧牲了他們與人相處的時間,無形中與人建立關係的機會相對較少,他們也是屬於孤單一族;與平信徒相比,牧者和他們的配偶的孤單感也是很顯著。

 

寂寞感可以分短暫性(情境性)或慣常性(永久性),所謂短暫性(情境性)寂寞是指,某些特發事件出現而導致孤單寂寞,通常時間不會過久,短的只有幾個小時,最長可能幾個月。譬如,一個人離開親友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居住,配偶剛過世或離婚,兒女長大離開而家庭出現空巢,這都會帶來短暫的寂寞。慣常性寂寞就牽涉到人的個性,有人個性害羞內向,不擅長與人來往打交道,這種寂寞屬於永久性。

 

不過,我們也要分清楚孤身與孤單(獨處與寂寞)因為兩者是有差別。

 

孤身的英文字是alone,舊約希伯來文是 badad,是指孤身一個人;新約的希臘文是 monos,是指沒有與其他人在一起,有單身、獨處、單獨的意思。耶穌常常離開門徒,離開群眾,一個人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爲了與父神溝通。(參馬太福音十四章23節)

 

孤單的英文字是lonely,聖經舊約希伯來文叫shamen,帶有孤寂淒涼的意思;新約希臘文是eremos,是指一個很荒蕪、無人煙的地方。當人感到孤單或孤獨,那是指他無法與人有比較親密的互動或連接,因而導致內心出現焦慮、哀傷、難過和不安。

 

歸納來說,孤身是個人意向,有人選擇暫時與其他人隔離,藉著獨處而安靜自己,透過默想、思考、與神靈交,讓身心靈得到復興的機會,所以有人認為獨處是個人的享樂。孤單卻帶有負面的傾向,非你個人的選擇,心中可能認為自己遭人拒絕、遺棄,因而出現失落、孤寂、淒涼的情緒反應。孤身是個人選擇退出人群,孤單是逼不得已接受身邊沒人。通常因寂寞而尋求輔導的人很多,但因獨處而尋求幫助的人卻是少有。

 

有人在美國堪薩斯州(Kansas)當地報紙曾經刊登這樣一個廣告「我願意在電話另一端靜心聆聽你的傾訴,絕不置評,每三十分鐘只收5美元」」。不要對這個廣告一笑置之,據說,每天至少有十五到二十個客戶來電。

 

付錢打電話聊天,到網路聊天室交際,去酒吧找伴,在夜總會溜達,總之爲了驅走心中那份寂寞感,人總會想出五花八門的方法,有商業頭腦的人,都會想盡各種方式來迎合現代人心靈孤寂的需要。

 

不過有人連到酒吧、參加舞會、盲目約會(blind date)的勇氣都缺乏,這些人只好寄情在電視、電腦、網絡、電玩等。比較進取的,他們埋頭工作,搞研究,做專案(project),這些工作狂每天二十四小時為工作奮鬥,天未亮就趕上班,奮鬥到半夜才回家,天天如此。他們把精神體力花在工作上,美其名是追求個人夢想,其實很多是藉著工作來逃避。

 

以工作逃避,跟那些用酗酒、藥物或毒品來麻醉自己的人,其實不遑多讓,都是因為失去人生正確目標而出此下策,是一種慢性自毀的方法,中國大陸最近幾年發現一個普遍現象,知識分子平均年齡只有五十六歲,專家認為這是學者過分投入工作所造成的結果。

 

也有人透過其他方法解決孤單,諸如逛街、購物甚至運動、健身等方法,也有人用收集東西的方式,譬如收集郵票、古董、油畫、汽車、時鐘、衣服、鞋子等,你能夠想到的都可以成為人收集的對象,不管用任何方式,這可能帶給人短暫滿足感,但絕對不會讓人感到快樂,更不能解決內心孤單寂寞的問題。你可知道,一個極權政府如果要一個囚犯招供,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他關在一個密室,只供應水和食物,卻不讓他看到星星、月亮、太陽,不允許他接觸任何人,通常不到兩個月,這囚犯就受不了,馬上招供投降。人與人需要有互動,我們需要彼此接觸,更需要彼此的愛。

高偉雄每週的話

Previous article

478 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