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 – 精神病
這是發生在1985年的加州羅省第一華人浸信會的一起慘案,當時,教會正在進行主日崇拜,該教會一名會友跑到會堂前面,對著正在講道的牧師開了一槍,轉頭對著教會會助又開了一槍,兩人當場斃命。有幸當時會眾有一位休班警員在場,他吩咐會眾躺在地上,然後對兇手開了一槍,最終把他斃了,算是結束了一場浩劫。
被槍殺的,一個是該教會牧師歐陽樂善,卅六歲,美籍華裔,他遺下妻子及三兒子,兒子皆在十歲以下,最幼的出生不久。另一個被殺的是該教會的會助李福江,五十六歲,遺下妻子及三兒女。兇徒周定邦,四十六歲,是該教會的會友,據報已離婚,當時沒有工作。
根據調查,周定邦夫妻關係一直貌合神離,而歐陽牧師過去多年輔導他們。值得一提的是,周定邦本身患有精神病至少六年之久,但他拒絕遵照醫生指示服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教會最終決定,因周定邦患有精神問題而開除會籍,猜測兇手因此對教會、歐陽牧師、和會助感到非常生氣,加上當事人本來有精神問題,最終作出一起驚天動地的殺人事件。
根據事後調查,周定邦到教堂的時候,是準備大開殺戒,除了帶有四點五口徑半自動手槍外,還帶有兩個彈匣的子彈,四十一顆散彈。由此看來,他有殺機的預謀,谋杀對象包括其前妻、妻妹和妻妹未婚夫,以及教會中許多人 (最大可能是牧師、傳道、值理、執事和職員等)。兇手當時可能看不到其前妻和她的親戚,而歐陽牧師和李會助目標太大,而崇拜時他所坐的位置非常接近歐陽牧師和李會助兩人,倘若他有足夠時間,他可能不會放過其前妻和妻子的親人。
歐陽牧師雖然曾經輔導周定邦夫婦多年,但效果並不太好,除了性格問題,主要因素是當事人被診斷患有精神病症,而他卻拒絕服藥。專業協談員都有共識,拒絕用藥的精神病人根本無法進行任何心理治療,婚姻協談基本上是徒勞無功。另一方面,周定邦因精神問題被教會開除會籍,這也可能引起他動殺機的導火索。根據調查,周定邦一直對妻子和她親人感到非常不滿,輔導過程中,他更認為歐陽牧師對其妻子偏袒,甚至認為妻子最終決定離他而去全是歐陽牧師一手造成的結果。
案發之後,不少華人教會為此而深入探討,如何防患未然。首先教會因會員患有精神病而開除會籍一事,在處理因精神病並拒絕服藥而開除會籍的情況,教會也许需要實務處理。儘管患者可能表現出詭異行為或威脅言行,但是否真的需要將其開除會籍仍值得商榷。第一浸信會在事後檢討時也認為這樣的做法或許不太妥當。在這個時刻,教會應該更多關懷患者,而不是引起對方對教會產生仇恨和不滿的情緒。這情況類似大公司解僱員工的情境,公司在解僱過程中通常會與員工保持良好溝通,提供表達情感和反饋的機會,考慮員工的尊嚴,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語言、態度或行為。同時,公司也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並採取安全和保安措施,確保解僱過程的安全性,避免出現威脅、暴力或其他不當行為。
回頭講到周定邦的狀況,如果當事人患病程度嚴重到見人就毆打,或出現兇狠、毀壞、搗亂、騷動的行為,教會應協商其家人,將之送院治理,非得醫院准許不可讓他回家居住。必要時,可以尋求警方或咨詢專業人員的幫助。
大公司通常在解雇員工後會加強安全和保安措施,以確保解雇過程的安全性和保障性,防止出現威脅、暴力或其他不當行為。講到周定邦事件,當他出現在教堂的時候,教會職員或招待理應知道他的過去,馬上意識到他可能是個危險人物,要麼指派專人坐在他兩邊,或注目他一舉一動,一旦他起身登台時,馬上制止,也許這可以免去這次災禍。
有意思的事,兇案發生當日,恰巧有西籍警員參加聚會,而這講員居然首次到這華人教會,他看到此情此景,喝令兇徒停止,並拔槍制止周定邦繼續行兇,雙方互相交火,兇徒周定邦最終中槍倒地,結果是,除了在台上歐陽、李兩人及兇徒中槍外,台下六百多人都平安無事,冥冥中還是有神的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