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中國有本暢銷書《哈佛女孩劉亦婷》,敘述一名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的女孩子,全書內容是她母親記錄她的讀書成功史。結果一紙風行,這名女生成為很多父母要求孩子模仿的對象,從此家庭對孩子的要求標準又向上推高一點,父母對孩子施加的壓力更大。

  在望子成龍的期盼下,許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打造一條直通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的路,無論花多少錢都在所不惜。問題是,父母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在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其他都不是最重要的,你的人生目標就是去哈佛這些重點大學。」

一、品格的重要性

  曾經收到一個電子郵件,裡面講到世界各地的特色:

到了美國,才知道不管對方是誰,你都可以打個官司告一告。

到了奧地利,才知道連個乞丐都能彈上一支小調。

到了瑞士,才知道開個銀行帳戶,沒有百萬美金會被人恥笑。

到了撒哈拉,才知道節約用水的重要。

到了阿拉伯,才知道做男人是多麼的驕傲。 

到了中國又怎樣?

到了中國,才知道十有九個騙,還有一個在訓練。

  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起飛,外匯儲備舉世無雙,中國人一方面為此自豪,但在經濟飛黃騰達的背後,卻隱藏了讓中國人都感到丟臉的事實,那就是中國人的道德水準一落千丈。

  聽過一個流傳的故事,「一對窮夫妻,白手起家,正當事業上軌道,先生開始搞外遇,太太很氣憤,買農藥服毒自殺,沒想到毒藥是假的,這反而救了她一命。丈夫知道後就向太太認錯悔改,夫妻和好如初,於是買酒慶祝夫妻復合,誰知道酒是假的,兩個人共赴黃泉。」不知道這個諷刺的故事是真是假,但當不斷聽到假文憑、加料奶粉、玩具加鉛等新聞,誰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怪不得外國今天質疑中國最大的問題便是「誠信」。

  在一個大學的實驗室裡面,一個母親叫她三歲的孩子做「壞」事,吩咐他們故意搗蛋把一個杯子的水倒在桌子上,講了五次,孩子都不肯這樣做;同樣的,另外一個母親也是這樣吩咐四歲的兒子,但他也不肯去做。這個表示什麼,三、四歲的孩子都懂得對錯的觀念。鏡頭轉到一群十來歲的青少年,他們晚上跑到主人不在的家,極盡破壞能事,把所有傢具推翻,窗門玻璃打破,餵狗吃毒品,把活的金魚放在微波爐,把油漆潑在牆壁上。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三、四歲孩子都能分辨的對錯,卻能讓十幾歲的孩子變成比魔鬼更恐怖的人?

  品格培養導師Michael Josephson認為,這是父母教育孩子失敗的結果。他說,如果你看到孩子打人、罵人、吐口水、猛力關門、吼叫、跺腳、大哭大鬧、飯桌沒禮貌、挑食、頂嘴、姊妹對罵、說謊、粗言穢語等。是否想過這些行為是從哪裡學來的?孩子天生是如此嗎?絕對不是!是孩子在家裡看到父母所作所為,耳染目染的結果。中國俗語有說,上樑不正下樑歪,父母本身品格上出問題,不能提供孩子適當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荒謬歪曲、道德接近淪亡的時代,如果家庭不能提供孩子學習良好品格的環境,便只能讓外面的世界去塑造他們。

二、良好品德包括什麼?

  父母花許多心血栽培自己的孩子,等他們進入大學,或者進入社會,留在他們生命中的,不是英文、數學或電腦,而是在漂浮不定的人生中,他們是否能夠過著自信樂觀的生活?知道如何經營自己的家?懂得如何維繫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當面對自己的人生時,孩子所能憑藉的不是頭腦上的知識,乃是內在的品格。這些品格質素包括了誠信(honesty)、廉潔(integrity)、勇氣(courage)、正直(righteousness)、可靠(reliability)等等,他們將來的事業是否成功,家庭是否繼續維持,不是在乎專業的知識,更得憑藉著良好的品格質素。

  一項對美國著名運動教練的意見調查顯示,他們認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成功的人)應該具備的品格如下:可靠、有決心、忠誠、專心、可信賴的、堅定不移、自我犧牲、自我控制、遵守紀律、有信心、有貢獻、合作精神。

《家庭美德指南》與《教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這兩本書列舉了世界各地的價值觀──大約涵蓋了世界上二十個主要文明:愛心、尊重、誠實、自律、勇氣、忠誠、與人和好、自我接納,這些價值放諸四海皆準,是人類良好行為的規範。因此,父母應培養孩子的美好心靈和良好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將來能長成身心健康、自律自信,又能與人和睦互助的全人。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品德?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申命記六章6-8節)

  神留給以色列人摩西五經,在申命記中,神特別吩咐父母在家裡的一切言行舉止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榜樣,所以父母務必以神的道來教訓他們。神非常清楚地知道家庭教養的重要,父母在家裡沒有做到教育孩子的責任,迦南腐敗的文化就取而代之。也的確如此,以色列沒有過了幾代,就遠離了拯救他們的耶和華神,而去認同那些腐敗的迦南文化,翻看士師記就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心的敗壞。然而神依舊憐憫他們,差遣許多士師來牧養他們,可惜在大衛、所羅門之後,沒過多久,以色列的腐敗人心再度死灰復燃,最後搞到亡國。

  小孩子像一面鏡子,成人所做所講,他們就仿照出來。所以,孩子所學到的行為,絕大部分是模仿過來的,只有小部分是根據大人的指示而做的。人就像一個錄音帶,每天聽到的話和各種經歷,都進入潛意識裏面,大人對小孩子所講的話,都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孩子把父母們所講的話都記錄下來,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聽到的語文就是他們日後講出來的語文,你有看過在中國家庭長大的孩子會講日文和德文嗎?不會的!

  孩子模仿的對象包括父母、親戚、朋友、同學、同輩、老師、電視,與外界接觸越多,他們模仿的對象也多。我們無法掌控孩子所接觸的對象人物,但我們可以限制孩子所接觸的人事物,譬如電視、電腦、網路等。無可置辯的事實是,早期孩子行為模仿的首要對象就是父母自己,因此我們父母要成為孩子良好的模仿對象。

由於篇幅過長,本書把品格培養分成兩章,這一章重點是放在孩子愛心的培育、學習尊重、培養誠實、和學會自律。下一章就會談到勇氣、忠誠、和好、和自信。爲了避免父母只是對孩子說教而缺乏實質的行動,兩章中每一個品德培養單元末後都有一段家庭靈修討論時間,建議父母考慮以這個作參考,定時(最後一個每一個禮拜一次)抽出一個晚上,一家人作家庭靈修,一起討論每一個主題,以達到更高的果效。

培養愛心(Love)

一、前言

  雖然我們很難為「愛」作一個具體的定義,嘴巴也不能把它說得完全,但每個人都需要愛,對大人是如此,對孩子也是一樣。孩子有了愛,他們生命中有很大的滿足感,他們懂得愛自己,愛別人,甚至愛小動物,和愛周圍的環境。一切都是從愛開始。

 1.肯定你的孩子

  孩子從小就渴望從父母那裡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愛,對孩子來說,所謂愛就是來自父母對他們無條件的接納和肯定。孩子的優點父母欣賞,孩子的不足父母也能接納,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他們需要的愛。孩子天賦不同,有些擅長文學,有些愛好音樂,有些喜歡運動,如果孩子的嗜好並非父母所認同的,父母能夠按孩子本相來接納肯定他們嗎?還有,當孩子搗蛋、對父母叛逆的時候,儘管父母不見得認同孩子的不良行為,但孩子的整體性是否能被父母所接納呢?對父母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要知道,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接納和肯定也正是反映父母對孩子愛的肯定。

 2.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父母不是僅僅嘴巴講愛,因為孩子不是光聽你嘴巴說的,對孩子來說,愛就是你願意花時間跟他在一起。很可惜,今天父母對孩子物質上一點都不吝惜,對孩子有求必應,iPod、iPhone、wii、電腦、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唯一孩子最需要的是跟他們在一起,父母卻往往說,「對不起,我太忙,沒有時間」。要知道,孩子根本不在乎房子有多大,是否乾淨整齊,對他們來說,最重要是他能否感覺到家的溫暖。

  父母該怎樣做呢?在繁忙的日程表當中,撥出一些時間,跟孩子約會,把這看作是與重要客戶談生意的時間。就算是只有一個鐘頭的時間,你可以告訴他,你現在有一個小時的空擋,你希望我跟你做什麼?也許孩子提出來是很幼稚的活動,管他的,他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那就是你給他們的愛,是孩子從別的地方得不到的。你的公司隨時可以找到一個人取代你的位置,但作為孩子父母的角色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3.實質行動

  不是用嘴巴告訴孩子要有愛,孩子要看到你的行動。孩子一直觀察你是如何與人互動,如果你自私自利,對人態度惡劣,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待人,因此父母要成為一個關懷人的好榜樣。如果你多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關懷,無形中你在教導孩子關心和關懷別人,你成為孩子的模範,他們會做你所做的。例如在過年過節時,請孩子幫忙收拾舊的衣物送給有需要的人,把孩子不要的玩具送給那些有缺乏的家庭,捐助孤兒院、慈善機構等。帶孩子到孤兒院參觀,貧民區救濟,邀請孩子作自願工作、救世軍、善待街上流浪漢、施與那些討飯的人。

  教導孩子愛大自然,愛護周圍環境,不亂丟垃圾,愛護公物,我們是大自然的好管家,神把管理大地託付給我們,環保是神給我們的吩咐。

  還要教導孩子愛護動物,因為愛護動物可培養他們一顆仁慈的心,對周圍的生物有憐憫的心腸。可以帶他們到動物園,讓他們看看小狗的出生,解釋給他們知道,那是神奇妙的創造,那是神給人的託付。

 4.管教也是愛

管教孩子也是愛的表現,希伯來十二章6節講得非常清楚,「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管教不是對孩子禁足,或者打屁股,管教是一種愛的表示,是要改正他們錯誤的行為。如果孩子犯錯,父母不管教,這不是愛孩子的行為,乃是放縱他們,日後會造成孩子無法無天。管教從來就不是有趣的事情,但卻是愛的表示。不過管教孩子是一回事,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態度又是另外一回事。孩子有錯,可以告訴他們,你不喜歡他們的行為,但對孩子講話的態度語氣聲調要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對孩子又吼又叫,極盡威脅、恐嚇的責駡他們,這不是懲罰,乃是虐待。聖經說,不要惹兒女的氣,就是這個意思。合宜的管教是需要的,但要給他們合理的解釋,讓孩子知道施行處罰是為了他們的好處,態度要溫和。(詳細情形請看第六章管教)

欲閱全文,請看拙作「教養兒女GPS」一書。(橄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