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强迫症

 

他是一位作家,五十多歲,未婚,一個人住在紐約的一座公寓單位。他有很多奇怪的習慣,尤其對五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家門有五道鎖,出門每道鎖開關五次,開燈關燈也要五次;他喜歡乾淨,人很龜毛,每次洗手一定要用新肥皂,用完就扔掉;走在馬路和行人道上也有規矩,不可以踩地上的裂縫;到餐館吃飯,自備塑膠餐具。正因為他有這種怪癖,所以朋友不多,鄰居對他更是敬而遠之。心理醫生診斷他患有强迫症,這男士是電影 as good as it gets的主角,中文名字翻譯很贴切,叫「盡善盡美」。電影很寫實,因為這類性格的人在今天的社會非常普遍。

她長得年輕貌美,才新婚不久。某天她到醫院做例行身體檢查,無意中在醫療室墻壁看到一副宣傳海報:如何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離開醫院時,卻碰到她的前男友,兩人過去有一段非常親密的關係。回家後,內心出現莫名其妙的念頭,她開始擔心丈夫知道她的過去,同時她也把艾滋病宣傳海報一事掛鉤。從那一天開始,她居然對血產生強烈的排斥,每次上公共廁所,她就害怕自己無意中得到艾滋病的病毒,因為她懷疑前一個上廁所用過馬桶的人是否艾滋病的病人,回家之後就洗澡擦屁股,一種縈繞於懷的意念經常出現,然而,不管怎樣清洗,她總覺得艾滋病病毒

仍然存在,於是經常洗澡。每一次洗澡,從開始十分鐘,到三十分鐘,甚至兩個小時。月經來的時候,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沖涼」。

強迫症患者有一種縈繞於懷的意念,意念背後有一股無形力量驅使患者重覆不斷做一些無意義的動作或行為,這些行為包括:不停用肥皂洗手但仍然覺得不乾淨;出門後回家若干次,但還不能確定門鎖關了,爐火熄了;等若干部車子開過才過馬路;捨不得掉棄舊報紙雜誌心怕遺失重要文章,結果家裡堆滿了垃圾。

強迫症當事人本身也知道自己所作的是沒任何意義,甚至明白這些行為具傷害性,但當事人在心理上往往無法克服這種「衝動」,腦袋一股無形力量牢駕他們的意識思想,心理學者認為患者可能以前受過某種程度的傷害、遇到嚴重打擊、做了一些自己無法饒恕的過失,於是無意識地藉著外在行為彰顯內心不安的情緒。譬如說,有父親沉溺於性侵鄰居幼女的幻想中,懷疑自己是否得了戀童癖,惶惶不可终日,擔心自己有天真的「越軌」;有男性擔心他與女性握手時不小心讓對方懷孕,因為他碰觸自己生殖器之後沒有清洗乾淨;有過去曾經與男生有約會的女生,突然擔心對方知道自己是女同志而對她不理不睬,也開始懷疑其他女生是否知道她「雙性」的秘密。強迫性又無意義的焦慮、害怕騎劫了意識思想,於是出現無意義的強迫性行為。

強迫性神經症屬於焦慮症一種,程度有輕重,嚴重的可以影響日常生活、學業、或工作。當人遇到無法解決問題,人處於緊張不安、情緒低落的狀態,思維可能偏向悲觀、消極、懼怕,這種思維會加重焦慮情緒,最後形了惡性循環,重復行為與反復思維越發嚴重。

如何幫助有強迫性行為病患,放鬆法(Relaxation)證明是最有用的,經由調整呼吸,幫助自己舒緩緊張情緒,藉著運動放鬆肌肉;靜觀訓練(Mindfulness)證實對處理強迫性思想和焦慮有幫助,這種訓練旨在要參與者將意識集中於「當下一刻」(The Present Moment)、學習冥想技巧、呼吸訓練和瑜珈;恆常戶外運動也可以夠幫助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因為運動能夠令身體釋出一些令人感到高興的荷爾蒙, 將思想帶離一些不想有的想法;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和自己討論病情也是很有幫助,對著自己看信任的人時,人不會感到過份驚慌,焦慮感減少,人感到被接納,自我形象可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