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定疆界

這是一位單親母親的故事。

她的婚姻在歷經重重波折後終告失敗,不僅自憐自艾,也覺得一雙小兒女很可憐。離婚後,生活一下子天翻地覆,當時八歲的女兒自然成為她傾吐的對象。

女兒安慰她,傾聽她痛陳前夫的不是,晚上檢查門窗安全的實任也落女兒肩上。多年來的情緒壓抑,使她精神更加恍惚,女兒反倒過來照顧她,時常叮嚀「媽媽大門鑰匙、汽車鑰匙有沒有拿?」「媽媽方向盤抓好!」有時,甚至讓母親抱著大哭。

其實這一切都是角色倒錯的反面教材。離婚起初,她不但自己無法完全獨立,還把小小年紀的孩子們拉進來一起承擔。沒想到,日後幾年她與女兒之間發生許多不幸事件,都是因此招惹來的。

這母親認為孩子沒爸爸已經很可憐,不忍心讓她們分擔家事。她不但沒讓他們做家務,更把人生最醜惡、最可怕的事滔滔不絕地告訴他們,以為可以成為她們日後的鑑戒。殊不知如此做只會加重女兒心靈的重負,而這種壓力絕不是年幼的孩子所該承擔的。

女兒從小就懂事,再加上母親強加的責任,九歲就表現得相當成熟,而且「青少年風暴」的徵兆提早出現。女兒心裡充滿悲哀與仇恨,恨爸爸離開,愁自己家比別人窮。

女兒十歲時就非常精幹,母親的事她都要管,而且有她自己的看法,還會一知半解的指出母親的不是。說實在,母親其實倒怕女兒,怕失去她,怕她長大了瞧不起自己。這一切都是母親自己訓練出來的。是她在無知中本末倒置,最終自食其果。

她知道逃避不是辦法。她知道犯了大錯,但她不知道如何「悔改」?這樣痛苦地拖了三、四年,母親管不動女兒,只有經常說大道理,又常常討好、求取同情。可是在自己忍耐的極限崩潰時,又破口大罵,有幾次想動手打人。

小時寵,大了管不了。小時叫她當大人,等到女兒自以為是大人時,又要她當小孩。弄得母女兩人都無所適從,到一個地步,有一天女兒竟在餐桌上指著母親的鼻子說:「妳根本不會作媽媽。」

女兒十四歲那年參加了教會辦的營會,主題是Fathers Love(天父之愛)。她在營會中大受感動哭了好久好久。她察覺到心靈中的不滿歷、空虛、愁煩,乃是因為得不到父愛而轉成恨,又發洩到母親身上。

但事情並未就此了結。母女間的互動關係仍在調整過程中。母親終於發現「管教」的重要。過去她養兒育女,只顧著愛,而缺乏管教。其實管教也是「愛」的一部份。過去母親從不知道該怎麼與女兒溝通。她要看電視就看電視,一大早看、三更半夜也看;她愛什麼時候打電話就打電話,吃飯也打、在床上也打,家中全天候佔線。若母親阻止,她就說: You don’t even know。母親好言相勸,自以為溫柔謙卑地百般包容,女兒卻老是用不屑的態度給母親臉色看。

一次有位紐約來的朋友在她家作客。女兒為母親做了晚飯,母親正從外面回來,饑腸驢驢,便高高興興地坐下來享用。女兒卻理直氣壯吩咐她:「媽媽,我同學要回家,妳載她回去!」母親說:「可不可以等我吃完再載她?」女兒兇巴巴地說:「不可以!她有事必需馬上走!」母親於是準備起身。那位女士實在看不過去了,拍著桌子大聲罵她女兒:「妳是這樣欺負媽媽的嗎?妳早知道沒有交通工具,就不該邀同學來家裏玩,否則就要先問好媽媽有沒有空載。現在只要妳等媽媽吃飽飯再載她回去都不行嗎?不行就自己走路回去!」女兒嚇了一跳,說了聲:”好吧!就在一旁乖乖等著。

母親曾帶孩子去朋友家吃飯,朋友看到孩子吃得很多就問:「怎麼吃得不少卻長不胖?」女兒竟然回答說:「因為我媽做菜做的都是大鍋菜;吃久了不想吃,所以吃不飽。」母親當時既難堪又內疚,回家就趕快煮好吃的給她吃,覺得對不起她。

經過專家一番輔導,母親終於痛定思痛,決心「忘記」她所有可憐的理由,要好好管教她了。於是她開始丟棄以前自卑自艾的心理來與女兒溝通。例如警告她:如果連續三次抓到她在深夜看電視,就把電視搬出去,家裏再也沒有電視可看。女兒自然當作耳邊風。於是,在她犯了第三次之後,母親真的把電視藏起來了。女兒大叫大跳,但母親不為所動。鬧到第三天,她終於放棄。

母親也要求她遵守便用電話的時間限制,當她一再違反之後,母親就拆掉分機,只剩房間的一支。女兒當然強烈抗議,母親只有一句話:.This is my rule!母親我讓她知道,只要她還要住在這個家、吃的、用的,母親就要負起家長的責任、執行家規。母親再也不讓她「吃定」母親的愛、包容、和對失去她的恐懼。

從以上這些事,就是讓女兒看到母親為她設定了界限,既然她要求獨立,她就必須自約自守及負責任。這樣調整了一年,母女關係就比較「平等」而且「友善」了。今天,這母親和女兒更像朋友了,偶爾竟能笑談尷尬的往事,她們的關係因此而終告「長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