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 比賽第二

2022 北京冬奧會已經結束,挪威無論以金牌和總獎牌,都以大熱門姿態成為總冠軍,東道主中國以金牌計算排第三名,美國傳媒不願意按照奧運計算方法,以總獎牌計算,美國獎牌榜第五名,而中國却排名十一。不管夏季或冬季奧運會,總是為了獎牌的得失而鬧得天翻地覆,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勇奪金牌,但韓國選手卻大喊不公平,認為中國利用東道主優勢得奖牌。這也難怪,運動選手多年磨刀霍霍,目的就是在奧運大展身手,要得一塊獎牌,一旦失諸交臂,還要等四年?

為了得到一面奧運獎牌,每個選手各出其謀,然而,卻有一個奧運選手卻把得獎牌視作等閒。他並非沒實力得冠軍,乃是以一個平常心看待比賽。他是一位加拿大划艇好手,名叫Jason Dorland。這加拿大選手並非一天對得獎事看得輕描淡寫,他跟許多運動選手一樣,起初對得失看得很重,然而,因著他的妻子,他對人生出現脫胎換骨的改變。

第三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倫敦舉行,很多记者訪問各國運動員:參加比賽輸贏的真正意義是什麽。曾經參加奧林匹克比賽的加拿大運動員Jason Dorland做出最精彩的回答,「 無論輸贏, 高舉人性的精神是最重要。」

加拿大男子划艇队在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為加拿大贏得一枚銀牌,加拿大划艇队過去成績都很不錯,但也有例外。1988年漢城奧運會就沒有拿到獎牌。 當時的隊員之一的Jason Dorland當時無法接受失敗的結果, 後來受到同是運動員的妻子的啟發,領悟到體育運動的真諦, 並到處宣講, 讓人們都能正確看待體育競爭, 正確看待運動員。

Jason Dorland身高1.93米,在大學期間就參加了划艇訓練, 後來成為加拿大男子划艇隊隊員,在三年內,他先後參加1986年的英聯邦運動會,1986和1987年的世界划艇錦標賽,1988年24歲時參加了漢城夏季奧運會的划艇比賽。賽前他們努力訓練, 希望能夠延續在1984年奧運會上的金牌成績。當時他抱著必勝的信念, 但真正比賽時的成績卻僅僅得了第六名。由於以前是抱著不惜一切也要贏的想法, 失敗之後他當然感到非常難過,不知道人生前面如何走下去。

Jason Dorland回憶說,失敗後內心裏可以用翻江倒海來形容,自己無法控制內心感覺,對於是否參加下屆奧運比賽,幾乎要放棄。

後來Jason Dorland遇到了他現在的妻子,她也是一名運動員, 是女子1,500米跑的選手, 曾參加三次奧運會。Jason Dorland說:「在她身上我看到一種最開明的對待比賽的態度。她只是全身心投入,並沒有想幹掉對手,也沒有想是否能夠贏得獎牌。就是說, 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喜歡這項運動,享受訓練和競賽的過程,享受能夠走上世界級比賽舞臺,因此每次比賽輸贏,她都覺得是一種機會」。

這使Jason Dorland意識到,自己在訓練過程中從沒有這種感覺, 只是一心想著贏。 他以前不理解為什麽有的運動員在比賽前能夠擁抱對手,這一點,從他妻子身上他理解了。 他開始反思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參加比賽,面對挑戰。也意識到, 即使在奧運會上沒有贏得獎牌, 也是一種收獲。

Jason Dorland現在看到的是,無論是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或者周圍的人,他們都沒有把參賽的運動員當人看待。有些運動員年齡小,但他們被每天訓練日程排得滿滿的, 他們失去了作為人應有的生活。 Jason Dorland說,「當然, 參加奧運會在他們的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必須有自己的見解,民眾也應把他們當人看待。 當我看到有沒拿到獎牌的運動員面對攝像機對自己國家民眾表示道歉的時候, 我深深地感覺到一種難過, 體會到很多人實在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Jason Dorland認為:「 現在國民對運動員贏獎牌的期望成了一種正常現象,這使奧林匹克獎牌有了太多的附加意義,我希望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尤其是沒有贏得獎牌的運動員, 不要有這樣的壓力,而是把這當成自己人生奮鬥的經歷去體驗和看作是享受」。

Jason Dorland就是帶著這種醒悟擔任了安大略省一所學校划艇隊的教練。他用這些感悟訓練划艇隊員,到現在為止已經參加四次全國比賽, 兩次國際比賽, 其中一次還為加拿大贏得了金牌。

Jason Dorland還通過創辦網站,把自己的這些體會與別人分享,以演講的方式鼓勵年輕人追求自己的夢想。 2011年他還把自己的演講整理成書, 書名叫:比賽的馬車與馬。他在書中記述了如何從運動員、到教練、再到商業人士的人生經驗: 那就是為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努力奮鬥, 但永遠不要失去應有的人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