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 – 眼睛顏色與聰明有關?

1968年,愛荷華州一位小學女教師Jane Elliott進行一個有趣的實驗。她宣稱根據最新科學研究,眼睛顏色與人的智商有關。她聲稱藍眼睛的人比較聰明、反應迅速,並且將來會有更好的成就,而棕眼睛的人則大多懶惰、靠不住、較為笨拙。為了方便辨識,她給那些藍眼睛學生特權,給他們戴上有顏色標誌的手臂帶,因而容易被辨認。

不久,這位教師發現,在短時間內,藍眼睛的學生變得自大和霸道,對其他學生不禮貌。與此同時,棕眼睛的學生變得畏縮和膽怯,甚至之前表現得很強勢的學生也收斂了。令這位女教師驚訝的是,藍眼睛和棕眼睛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開始出現明顯的差異。藍眼睛學生在數學和閱讀方面都取得顯著進步,而棕眼睛學生的成績則突然下滑。

幾週之後,這位女教師宣佈,原來科學研究報告弄反了,棕眼睛的人才是比較優越。跟著老師給棕色眼睛學生特權,給他們戴上有顏色標誌的手臂帶,結果,可想而知,班上學生的情況出現180度改變。

當學生因被告知自己是優越的而相信自己,他們的行為也表現非常突出;反之,當這些學生得知自己並不怎樣時,他們開始相信自己並不那麼優越,這種思想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結果他們表現變得不如從前。

這個實驗也印證一句話:一個人內心思維如何,他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如果你把自己視為一個受害者,你可能會一直被人踩在頭上,成為一個真正受害者;如果一個人看自己不怎樣,最終發現自己確實一無是處;如果把自己看作失敗者,結果發現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以失敗告終。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就影響他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心理學家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信念影響他的思維,思維影響他的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形成個性,而個性則影響其一生。

聖經箴言書如此樣說:「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書4:23)。

記得童年時曾去過馬戲團,那裡有一個叫哈哈鏡的玩意兒。人站在哈哈鏡前看自己,瘦的變胖,胖的瘦得像猴子,完全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其實那不是人改變了,而是鏡子的問題,因為那不是一面完整的鏡子。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身邊有很多人,他們可以說是我們生命中的鏡子,他們是誰?或許是我們的父母、家人、親戚朋友、鄰居,甚至我們的師長。二十年前他們所說的話,我們仍然記在心裡,他們說什麼?

「我早就說過你沒有出息…」

「你遲早會變成乞丐…」

「你是世界上最醜的人…」

「你比屠房的豬還要胖…」

「你真的一無是處…」

於是,我們一生就這樣看著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從父母、家人、鄰居和老師口中所聽到的話語,就像哈哈鏡一樣,將原本健康的形象扭曲了。他人所講的,不論是真是假、正面還是負面,人都盡信不疑,當人把這些評語內在化之後,結果就導致一個不健全的形象。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所輔導的一個個案,來訪者就讀於美西南神學院的一個女學生,她的丈夫是一位教會的牧師,很自然,她就是教會師母娘。這位師母多才多藝,擅長唱歌、帶領查經、彈奏鋼琴,甚至講道和帶領小孩子。從外表看,她擁有很多天賦和恩賜。然而,不幸的是,這位師母對自己缺乏自信,沒看到自己的價值。她承認自己有嚴重的自卑感,這也是她尋求專業輔導的原因。

在第一次輔導中,當問她關於她原生家庭,她表示她父母關係親密,很疼她,一開始我無法理解她自卑的來源。然而,她無意中提到比她大十幾歲的哥哥和姐姐,於是我不經意地問道:「難道你是父母意外生的?」這句話觸動她的痛處。原來她確實父母意外所生。這本來不是問題,因為她在父母心中仍然是個掌上明珠,問題是她哥姐常拿這事開玩笑,說她本來不存在,是多餘的,這對她脆弱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影響。

為此,她不斷證明自己價值,學唱歌、跳舞、彈鋼琴、帶領查經、與不同年齡的人打成一片。雖然她後來相信耶穌基督成為她的救主,但「我是多餘的思想」仍深深影響著她。

經過多次的協談,透過聖經中神的話語,林後5: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我讓她體會到,無論過去發生過什麼事情,她在基督裡就是一個新造的人。同時,我也讓她明白,每一個人生存這世上,都有神獨特計劃,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的。

透過這些話語,她漸漸開始體會到自己在神眼中的珍貴。她不再需要以外在的事物來衡量自己,而是在神的國度裡看到自己真正的價值。原本的自卑感也轉化成向上推動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