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情癡還是白癡

2023年3月,四川達州一名男子與女友分手後,為了挽回對方,捧著鮮花前往前女友的公司樓下,跪地不願離去。盡管有民眾和警方勸阻,他仍執意不離。男子表示,他的前女友就在這棟樓裏,所以他才會一直守在這裏,他希望以真心誠意挽回女友。然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卻始終沒有看到前女友的身影。期間有很多人向他勸說,但他不聽不回,甚至警方到場勸阻時,他表示:「我跪在這裏,有幹擾到別人嗎?違法了嗎?」期間有路人

上前慰問,有人勸他離開,但他堅決拒絕。這一事件引起了網民的爭議,一些人說他是個情癡,表達同情,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越是這樣只會讓對方越反感。

有網民直言:「真是個情癡」、「何必呢」、「她都不理你,就放棄吧」、「先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如果我是女生,這不是感動,反而是害怕」、「這根本就是道德綁架!」、「站在女生的角度,真希望他離開我,這實在太可怕」、「越是這樣只會讓對方越反感」、「這更加證明女生的選擇是正確的」、「感情不能強迫」、「強迫沒有幸福」。

這個人到底是情癡還是白癡?

其實以前我在這裡也討論過追求愛情這個議題。首先把「追求」分開來看,一個是追,一個是求。首先從「求」這個字來看,它往往將當事人放在一個較低的地位,當事人向他人乞求時,他的確誠心希望對方答應他的請求,就像前面提到這個男生。然而,如果從商業角度來分析,如果一個產品真的好,就不應該輕易被獲得。因此,當一個人在他人面前苦苦哀求,希望對方給予他機會,讓他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好讓對方愛上他,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對方產生疑惑:「這人是否真的值得我要?」換句話說,當一個人越是放低自己的身段,越是乞求別人給予機會,對方就會心生疑問:「如果你真的這麼好,為什麼需要如此苦苦哀求?如果你真的這麼好,為何沒人在乎?」換言之,當一個人試圖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就像百貨公司中擺放的商品一樣,對方會對他的價值產生懷疑。一旦懷疑,就無法建立起尊重;一旦缺乏尊重,愛情也很難產生火花。簡而言之,當一個人越是乞求,越是苦苦哀求對方給予機會,反而會讓愛情越加遠離。

那麼「追」呢?當一個人喜歡上另一個人時,不自覺地把對方看得很高,視她為女神,並且試圖透過各種方式引起對方的注意,希望對方看見自己。對方可能沒有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但不感興趣。於是當事人該怎麼做呢?既然對方沒有注意到,就會不斷努力讓對方注意到自己。因此,「追」這種方式可能讓當事人失去真實的自我,只是在追求對方的喜歡和注意,卻忽略了自己的價值和尊重。而對方在面對這樣的情境時,可能會感到壓力和疏離,因為當事人的追求讓對方感到不自在,甚至對當事人的真實面貌產生疑慮。

總的來說,無論是「求」還是「追」,都可能讓當事人在愛情中失去平衡和真實性。過度的求愛和追求可能讓對方對當事人產生疑慮,感覺當事人缺乏自信和價值。相反,當一個人懂得珍惜自己,尊重自己的價值,並在愛情中保持真實和平衡的態度時,才能夠建立健康、平等和尊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