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重要前十年

 

一對美國夫婦雖然已經有兩個孩子,但仍希望能夠再領養一個外國小孩。他們從俄羅斯一份領養雜誌上看到一張漂亮女嬰的照片,夫婦被這18個月大的小女生所吸引,與代理處接洽後,他們願意領養這女嬰,條件是對方必須提供她健康良好證明書。代理處負責人告訴他們,嬰孩的右腳需要做一個小手術,身體其他方面都非常健康。夫婦相信對方的話,唯一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女嬰因為過去一年多在孤兒院長大,由於缺乏來自外界的激勵和關愛,她的腦部已經受到極其嚴重的傷害,雖然外表看來與一般嬰孩無異,但學習能力和其他方面遠比其他孩子落後。領養這嬰孩多年後,夫婦發現她跟家裡兩個孩子非常不一樣,她有很大的行為缺陷,喜歡尖叫、擰人、咬人、吐口水,摔東西,無緣無故大哭,稍微不合她心意就吼叫。

其實這並非是一件偶發的案例。過去多年,許多美國家庭到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孤兒院領養孩子,心理學家從這些收養孩子身上找到一些共同點,即在於這些幼年時代無法從照顧者身上得到關愛和照顧的嬰孩,腦部已經受到無形的摧殘,使得這些嬰孩的生理失去某種應有的功能,無論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方面都發育遲緩,而這些跟腦部的運作分不開的。造成的結果便是這些嬰孩不能靠著知覺有效處理從外界接收到的資訊,以致於形成日後語文學習上的困難。所以往往父母發出一個簡單的吩咐,需要重複多次後,孩子才能明白。這不是他們故意不聽父母的話,乃是他們腦部運作與常人不同。其他方面,如記憶力、理解能力、體能、和集中力等方面都比正常孩子遜色。人的情緒認知都與此有密切關係,無法有效運用這方面的功能,容易造成他們與他人的互動發生問題。

還有一點,過去這些孩子在孤兒院生活了一段時間,他們早已在心理上形成了一套自我生存的防衛系統,這套系統在孤兒院這種環境變得很管用。為了生存,他們必須照顧自己,要求自己變得很堅強,不允許自己窩囊。一旦來到領養家庭,他們心中不禁會問道:過去他們在孤兒院都可以這樣活過來,現在來到這些人的家庭,有什麼是這些父母所提供的而他們自己做不到呢?導致那些有愛心的養父母非常難以進入這些孩子的內心世界,因為他們總是有意無意推開想親近他們的人,心理學稱這是自我毀滅的行為。

你可能會問:我的孩子又不是來自孤兒院,這個問題與我何干?心理學家從東歐孤兒院嬰孩受過傷害的個案得到一個新的啓發,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犯了很多可以避免的錯誤,一般人以為暴力虐待才會造成嚴重孩子心理的傷害,但從這些領養孩子的行為發現,心靈上的傷害才是禍患無窮。所謂心靈的傷害,包括忽略嬰孩生理上的需求、把孩子寄養到別人家讓孩子感到被遺棄、父母與孩子缺乏肌膚之親、斥責怒駡的語言傷害等。孩子年幼時受到的心靈創傷,對他們個性和行為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哈佛大學研究員Dr. White根據過去幾十年對孩童的觀察,寫了一本著名的書籍《生命的前三年》。這本暢銷書講到孩童心理的演變,與許多學者強調孩童早期發育的重要性不謀而合,這也與上面提到東歐孤兒院孩子出現行為異常的情況一致。身為父母的,最好在孩子幼年期,儘量多花時候與孩子建立美好親子關係,並且為他們打好良好的人格基礎,這樣能夠減少孩子日後許多心理問題。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