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金銀寶石与草木禾稭


她很想到中國宣教,但她母親威脅說:「你休想到中國去,我死也不會同意!」結果她還
沒去中國,母親就因癌癥喪命在手術台上。最後這位女生踏上中國宣教之路,跑到中國的
雲南,獻上她的一生,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同胞,她的名字叫Isobel Miller Kuhn,中文是
楊宓貴靈。
Isobel Miller Kuhn是愛爾蘭裔的加拿大人,出生於多倫多,她後來取的中文名字,宓是娘
家的姓(Miller),嫁給美國人楊志英(John Kuhn),所以冠夫姓成為楊宓貴靈。至於
Kuhn為什麽不採音譯而姓孔或姓康,卻成為姓楊,據說因為栗僳人中姓楊的很普遍,他
們也以姓楊為榮,於是取了楊姓。
宓貴靈的父母都是相當熱心的基督徒,因此,她從小就熟讀聖經,篤信上帝。不料在進大
學以後,接觸到五光十色的流行文化,她的信心開始動搖。尤其是有一位博學的文學教授
,公然在課堂上嘲笑她的信仰,更使主修文學的她開始懷疑聖經與上帝。從此她課餘沈迷
在演戲、打牌、跳舞、看電影等娛樂上,不再關心靈魂的需要。然而表面上風光耀眼、自
由自在,她的內心卻失去平安,一場失戀更使她差一點走上自殺的絕路。事情是這樣,
宓貴靈與一位年輕人私下盟約,沒想到對方不但出軌,甚至揚言婚後也不會安分守己,宓
貴靈傷心之餘曾經想過自盡,而正當她企圖到家裡藥櫃找藥自盡的時候,卻無意聽到隔壁
父親睡覺的鼻鼾聲音,想到父親對她的疼愛,回到臥房,想到一首拉中古時代歐洲詩人但
丁的一句話:「遵行祂的旨意,我們才有平安。」於是打消自殺念頭。
幸而在大學畢業前,她掙脫了“黑暗中的滑地”(《耶》23:12),一步步重返信心的道路
。楊宓貴靈於一九二二年五月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大學畢業後,宓貴靈擔任小學老師,過著安舒平靜的生活,直到1924年在夏令會裡見到
從雲南怒江峽谷回來的富能仁(James O. Fraser, 1886-1938)牧師,一切都改變了。貴靈
坐在森林營地的教堂裡,聆聽富牧師詳細介紹栗僳族的村寨景色、奇風異俗和信仰需要,
一陣劇烈的感動充滿她,當富牧師詢問有沒有肯吃苦的弟兄願意去向栗僳人傳福音時,唯
一舉手回應的卻是宓貴靈姊妹。從此,到大峽谷去成為她清楚的呼召與夢想。
然而要經過整整十年的磨練與等待,貴靈才能進入大峽谷。第一個反對者居然是母親,教
會婦女宣教部的部長,經常鼓勵別人的兒女出去宣教的人。而且反對的理由,「在國內找
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國外宣教」,「靠別人的救濟過日子是一件丟臉的事」,這完全不是一
個基督徒領袖應有的想法。她總是威脅女兒說:「你休想到中國去,我死也不會同意!」
結果貴靈還沒去中國,她的母親就因癌癥喪命在手術台上。不過在手術前夕,她母親寫信
給一位朋友時,坦承自己做的都是草木的工作,女兒選擇的才是上好的。
慕迪聖經學院畢業後,貴靈加入內地會,於1928年十月從溫哥華啟程來華。1929年底與
楊志英在昆明結婚。婚後楊思慧夫婦多年來一直在澄江、大理、永平等漢人為主的地方,
直到1934年底,才讓他們正式進駐大峽谷中叫做麻栗坪的栗僳村落。夫婦發現栗僳人熱
愛唱歌,於是教他們許多世界名曲。2001年秋天,一位研究藝術史的專家來到雲南西部
的大峽谷,登上一個叫做裏吾底的高海拔栗僳村落,聆聽一場高山教堂裡的音樂會。當數
百位表情真摯而莊嚴的栗僳農民,唱出著名的哈利路亞大合唱,雄偉的聲浪迴盪在峽谷的
夜空中,這位藝術史專家的淚水早已流滿面頰。此曲只應天上有,邊疆峽谷卻得聞。這信
仰、這歌聲,不是屬於少數人的,而是屬於大部分村民的,不是僅屬於裏吾底的,而是屬
於大部分栗僳村落的。究竟他們是從哪裡學來的呢?答案就在近百年來,上帝將邊疆之愛
放在許多宣教士心中,他們把這片大峽谷開闢成福音谷,改變了一個族群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