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 -畸形的母愛

她是一位研究生,本科是經濟,學校成績優異,有美好的未來,然而,她卻選擇自殺來結束她的人生。說來很諷刺,一般豆蔻年華的女生,往往是為情而自殺,無獨有偶,這女研究生的確為情自尋短見,但這並非一般男女之間的愛情,乃是母女之間那無法分割的「親情」。

這女研究生名叫楊元元,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在她六歲那年就因病去世了,家中只剩下母親和一個四歲大的弟弟。多年來,楊母一直在一家軍工廠當車工來供養兩個孩子上學。1998年,楊元元憑借著優秀的成績考取了武漢大學經濟系,兩年之後,弟弟楊順順也順利考入武大。

辛苦工作多年,楊母終於可以退休,但每個月的退休工資只有215元,微薄的工資不足養活兩個孩子,幸好兩個孩子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弟弟考上大學後,楊母的工廠面臨搬遷,正是這樣,原本提供給員工的宿舍也得搬走,而住新員工宿舍需要花錢購買,這對楊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然而,楊母可以選擇繼續留在舊宿舍,可是,大家這一搬走,舊宿舍也沒有幾個人,楊母不想繼續留下來。左思右想,她決定離職,打算搬去女兒的宿舍和女兒同住。

母親偶爾探望女兒是正常事,然而,楊母此行並非來看望楊元元,而是打算長期與她同住。這對楊元元來說,實在感到為難,然而想到母親過去為自己的犧牲和付出,拒絕的話就說不出口。另一方面,對楊元元室友來說,這就感到很尷尬,宿舍裏多了一個母親「室友」,這實在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楊元元原本美好的大學生活就這迎來突如其來的改變。更慘的是,只要一有空,楊母就會緊緊盯住女兒,不讓她與同學來往。對楊元元來說,母親這種行為如同監禁,可從小就對母親唯命是從的她,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2002年,楊元元順利畢業,隨後幾年,她幹過許多工作,英語老師、銷售等,但薪資都不是很理想,和同學合夥開的雜誌社也沒成功,最終草草收場。

在念經濟本科期間,楊元元就對法律專業十分感興趣,既然經濟這條路走不下去,不妨試換道念法律。老天不負有心人,當拿到北大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楊元元的心情是很激動。然而當她興沖沖地告訴母親這好消息時,母親認為學費太貴,沒必要去。無奈,楊元元只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楊元元其實相當優秀,期間她收到很多面試通知,但都被母親以各種理由拒絕。就連西北大學發來的面試邀請,也被母親以地方偏遠、說不準是騙子的理由不讓楊元元參加。

也許楊母有「上海情結」,母女商量一番後,楊母最後決定讓楊元元繼續考研,條件是學校是在上海,而楊元元最終被上海海事大學所錄取。

2009年9月,楊母終於來到了她夢寐以求的上海,和拿著錄取通知書的女兒一起。老樣子,她又住進了女兒的宿舍,和女兒同床,每天除了上課都在一起。

2009年11月25號,楊元元很早就起來了,她如願讀上了法律系研究生,但這一切好像沒有什麼變化。然而,第二天上午,有人在洗手間發現已經死亡的楊元元。她用毛巾系在水龍頭上,綁成一個圈,將另一端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蹲下身,緩慢而堅決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楊元元的死,在網路引起很多人在討論,她的不幸到底是由誰造成的?

楊元元的一生,似乎都在為家人而活,為母親而活。美好的未來,楊元元絕對觸手可及,可是,她母親似乎已經成為她今生今世無法擺脫的另一半,她不懂得拒絕,也不知道如何拒絕。在單親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她,早已把母親當成了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孤獨無依的楊母,看到茁壯成長的女兒,仿佛看到自己第二個人生,像一個專橫的女皇,控制著女兒的人生;她又像是一根離了大樹就不能生存的藤蔓,牢牢依附在女兒身上,直到女兒喘不過氣,窒息而亡。

很難想象,控制欲和寄生心理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她在老家是有地方可住,但她卻堅持要跟女兒生活,似乎唯有如此她能延伸生命的長度,讓她重回年輕時代。母親本應放手讓孩子展翅高飛,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剪斷自己女兒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