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從空虛到滿足
《路加福音》19:1-10 記載了一個名叫撒該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耶穌的慈愛與憐憫,還揭示了一個貪財的稅吏如何與耶穌相遇後得徹底改變。
撒該是耶利哥城的稅利長,為羅馬政府收稅。對猶太人來說,收稅利者經常藉職權中飽私囊,被視為貪婪和不義的走狗。撒該身為稅利長,位高權重,透過各種方式獲得更多利益,富可敵國。然而,他也被猶太人同胞視為眼中釘,遭遇鄙視和排擠。
撒該身材矮小,儘管他富甲一方,卻從不被人尊重。然而,當他聽說耶穌要經過耶利哥城時,心中起了強烈渴望,想要親眼見到這位被人尊崇的拉比。由於害怕在群眾中出現,加上他身材矮小,他只好選擇爬樹偷看耶穌。
對於一個位高權重的大人來說,撒該居然出現爬樹行為,實在有點不可思議,這也表示他是如何渴望看到耶穌一面。
當耶穌經過桑樹時,祂停下腳步,抬頭望着撒該,直呼他的名字,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要住在你家。」 耶穌不僅知道撒該的名字,還主動表示要去他家,對被眾人輕視的稅利長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榮耀。
撒該立即從樹上下來,滿心歡喜地接待耶穌。耶穌的這個舉動引發人群議論紛紛,有人不滿地說:「耶穌竟然到大罪人家裡作客!」然而,正是耶穌的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撒該的一切。與耶穌一席話之後,撒該當眾宣告:「我把一半的財產分給窮人;如果我曾欺詐過誰,我願償還他四倍。」
為什麼撒該在與耶穌短暫的相遇後會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主要有下面幾個因素:
首先,耶穌在眾人面前公開接納撒該,甚至願意去他家作客,對一個長期被社會排斥、鄙視的人來說,這是極大的尊重與認可。耶穌打破社會的成見,向撒該展現神無條件的愛與關懷。
其次,耶穌並沒有責備或批評撒該,而是以溫柔和慈愛的態度接納了他。這種恩典給了撒該希望,激發他內心的自我反省與改變的動力。
再次,耶穌的愛與寬恕使撒該深刻反思自己的錯誤。他決心通過實際行動彌補過去的過失,慷慨施捨給窮人,並歸還所有不義之財,表現出他真誠悔改之心。
耶穌的接納讓撒該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他可能從耶穌的話語中明白了更高的價值觀,不再執着於物質財富,而是追求正直、仁愛與公義的生活方式,撒該的目光從塵世的追求轉向有永恆意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