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保守你的心(輔導專欄)

1968 在Iowa,有一位小學的女老師,她名字叫Jane Elliott,她在自己班上的學生身上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爭論性,但也很有啓發性的實驗,她對班上幾十個小學生這樣說,根據最近科學家的研究報告,他們發現人的眼睛顏色與人的智商有關,藍色眼睛的人,他們比較聰明、反應快、而且很勤勞,因此他們在學校學業比其他學生好,將來在社會工作也比較成就;倒過來,棕色眼睛的就比較懶惰、靠不住、不很聰明,讀書平平,將來當作也不會有什麽成就。結論是,藍色眼睛的人是比棕色眼睛的人優越。爲了容易分辨,這個老師還為那些藍色眼睛學生準備一個臂章,好讓人識別,同時這個老師也給藍色眼睛學生在某方面有特權。 跟著兩個禮拜,這個老師發現在很短的時間,這些藍色學生變得非常自大、霸道,他們對其他學生非常不禮貌;而棕色眼睛的學生呢?他們就顯得很畏縮、膽怯,儘管那些以前非常很霸道的學生也開始收斂起來,但讓這個女老師感到驚訝的是,藍色和棕色眼睛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開始有非常顯著的差別,藍色眼睛學生無論在數學上,閱讀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而棕色眼睛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就顯得平平無奇,連本來很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成就也明顯下降。  然後過了一個禮拜,這女老師又宣佈,原來科學家把研究報告弄反了,是棕色眼睛的人,他們才是比別人優越,而藍色眼睛的人是比較笨。同樣,這個老師給了棕色眼睛學生某些特權,跟著幾個禮拜,班上藍色和棕色眼睛的學生的情況就跟以前的情況完全倒過來。  這個老師後來惹上官司,因為她所對學生所講的並不是事實,但她所做的『實驗』卻有一個啓發性。當這些學生聽到別人告訴他們,他們是優越的,而他們也相信自己是比較優越,他們的行為就顯得很優越;倒過來,當他們聽到他們不怎樣,他們相信自己不怎樣,結果真的不怎樣。  另外一點也是值得思想的,從外來傳遞過來的信息,儘管可以影響一個人,但接受信息的人自己也需要做個人的判斷。這會出現四個不同的狀況,傳遞過來的信息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而接受信息的人可以完全接受,或者完全不相信。第一種情況,傳遞的信息是正面的,而接收的人相信這是真的,他行為的反應也是正面的;第二種情況,傳遞的信息是負面的,接收的人相信這個信息,他行為反應也是負面的;第三種情況,傳遞信息是正面的,但當事人不認為這是真的,他沒有得到來自正面信息的好處,這好比有人聽到福音但卻不肯接受,那是同一個道理;第四種情況是,傳遞過來的信息是負面的,但當事人不相信這是事實,那麼負面的信息對他並沒有造成任何的影響。歸根結底,這是在乎一個人的信念是什麽,當一個人收到一個外來的信號,你相信的程度有多少?  這個也證實了一個心理學家所講的一句話,一個人的信念影響一個的思想,思想影響人的行為,行為影響了你的習慣,習慣變成了你的個性,你的個性影響你的一生。  所以聖經箴言書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4:23。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2) 出人頭地(輔導專欄)

女兒介紹一本書給我,中文翻譯是超凡與平凡的界線何在,原著是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內容是在探討傑出人士為何與眾不同?爲什麽披頭四能夠成為偉大的搖滾樂壇?什麽讓Bill Gate如此卓越?天時地利人和是因素,但他們所花的力氣其實更重要。 先講披頭四,不能否認他們是很有音樂的天分,但真正讓他們成功乃是因為他們累積許多的演出的經歷。在他們成名以前,他們接到邀請到德國漢堡演出,一個禮拜七天,每天五個小時。Outliners作者算一下,披頭四成名以前就累積了一萬小時的演出的經歷。當然他們的天賦是不能否定,但他們成功的關鍵卻是因為他們投入的時間比別人多。 Bill Gate呢?他也是一樣,他比很多人運氣好,上了一家好的學校,這個學校的好處是讓Bill Gate在讀書期間可以花很多時間寫電腦設計程式,也是一樣,Outliners作者計算Bill Gate念書那幾年,前後有一萬多小時的設計電腦程式的經歷,在那個時候是非常少有的,因此Bill Gate 能夠成功。 另外一點,父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Bill Gate父母允許他的孩子專心做他喜歡做的事情,而這些也是他的擅長的事情。他Bill Gate從小就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從事自己非常喜歡做的事情,特別強調的是,不是一點點時間,而是大量的時間。 從披頭四和Bill Gate身上,Outliners作者立了一個成功的神奇數字,他稱這個是一萬小時成功數字。 這個類似天才愛恩斯坦所說的,只有一分是天才,九分努力才是成功的原因。在羡慕別人成功的同時,想想看,自己是否跟別人一樣願意花一萬小時的心血。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1)誠信(輔導專欄)

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被發現其學歷有造假的嫌疑,唐駿本身尚未承認在學歷上有造假,但他的好朋友,也是中國世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禹晉永卻力挺唐駿,他批評那些揭露別人文憑真偽是打掉別人的飯碗,那是可恥的行為,甚至比假文憑更可恥,最後講了一句話,成功比誠信還重要。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說一個人說話不誠實和守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與人交往。就像大車沒有接連橫木的輗,小車沒有接連橫木的軏,車子要怎麼拉著走呢?信就是立身行世的基本條件。 西諺也說:「一個人失去了金錢,祇是失去了一點點東西;但名譽喪失了,他什麼都失去了。」又說:「名譽乃人的第二生命。」金銀損失實屬小事,可以隨時彌補;但美名喪失,卻一生難以恢復。 聖經箴言廿二章1節這樣說:「美名勝過大財」。傳道書七章1節前半也說:「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 所謂名譽、美名、聲譽這些均指一個人的「誠信」。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當了美國總統八年,政績還算不錯,但當世人提到柯林頓這個名字時,馬上會讓人想起他當年他與白宮女實習生之間不可告人的醜事。雖然他可能已將這件事完全拋諸腦後,甚至從此隻字不提,但那些專門挖苦別人醜事的脫口秀仍偶而會拿他的性醜聞挖苦一番,到處都有人將柯林頓這個名字與「色情」、「說謊」、「狡辯」、「醜聞」劃上等號,中國大陸甚至有人以柯林頓作為保險套的牌子。 雖然世界各地仍有他的擁戴者,並且還常常有人以高薪請他演講,但你放心把你銀行的秘密告訴他嗎?你會讓他來領養你的孩子嗎?你放心把你的隱私告訴他嗎? 相信對柯林頓非常信賴的人不會很多,為什麼?他雖然曾經貴為美國一國之君,但在一般人心目中,他的「誠信」基本上已經破產了。 誠信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有價,也可以說是無價。誠信無價是因為誠信本身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它是基於個人的操守和交易原則,絕對不能以價格和價值來定義的。 但誠信也是有價的,因為誠信是不貼商標的商譽,是超越常規價值的無形資產。譬如說,一家店舖對一個顧客不誠實,如果有十個人間接或直接知道這件事,這家店舖可能失去了十個潛在客戶,這是缺乏誠信的代價;反之,如果一個客戶很滿意,那便有十個人可能成為這家店舖的客戶,也創造了十個客戶的價值,這是擁有誠信的利益。 一個在伊拉克的美國軍人,他買的一台惠普印表機常常發生故障,多次打電話對惠普投訴無效之後,便在怒氣中以機關槍狂射,把這個不中用的印表機打得稀爛。他將整個過程錄影下來並在網路播放,幾天後,惠普馬上送他一部嶄新的印表機,並附函道歉。惠普深深了解誠信的價值。 只可惜很多生意人卻沒有像惠普如此聰明。曾有一家超市連鎖店將過期的食物重新包裝後再賣給顧客,當這件事被電視台揭發之後,連鎖店的總經理還賴皮不肯承認,導致這家連鎖店最後接二連三倒閉關門,現在再沒有人聽過這家超市的名字。 一個人需要誠信,一個企業需要誠信,一個社團也需要誠信,一個國家也需要誠信。如果一個投資公司董事局會講這『成功比誠信還重要』這些話,不知道誰願意把錢交給這家集團作投資。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0) 真愛

從香港來的﹐可能有人聽過九龍城寨這個地方。九龍城寨的面積可能跟油麻地差不多大小。早期的香港人都知道,九龍城寨這個地方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去﹐連警察都不敢隨意出入。原來這個地方有一個故事。當年中國因為戰敗把香港割讓給英國﹐沒多久﹐也把九龍租借給英國﹐但在租借契約裡面﹐並沒有包括九龍城寨這個地方﹐問題就在這裡﹐這個九龍城寨是在香港九龍地域範圍裡面﹐但英國政府卻沒有管制九龍城寨的權力﹐你可以現象裡面的問題﹐中國大陸不會派一個官來管這個地方﹐而英國政府也沒有權力來管這個﹐這地方於是變成名副其實的三不管地帶﹐三不管的地方什麼最厲害﹖黑社會!這個地方不管是白天晚上﹐裏面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裡面什麼最猖狂﹖黃﹐賭﹐毒。因為是三不管地帶﹐黑社會林立,各幫派割地為王﹐誰有本事﹐誰夠狠﹐誰就稱王。九龍城寨的黑幫就是這個樣子﹐你殺我﹐我殺你 ﹐為了利益﹐為了報仇﹐你今日殺我一個﹐我明日向你報仇。最慘的是﹐沒有人會報警﹐因為警察也管不了。離開九龍城寨的,香港警察可以抓人﹐但在九龍城寨裡面﹐誰不賣誰的帳﹐誰的拳頭大誰就當王。 有一次有一個屬於某一個幫派的人被人追殺﹐他走到一條死巷﹐無路可走﹐三個對一個﹐三個拿著菜刀的﹐這個人正準備等死﹐突然跟他一個同黨的出現﹐他一個人以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的朋友擋著﹐把自己的朋友抱著﹐所有的刀都砍在這個人身上﹐三個人不知道砍了多少刀﹐砍完就鳥散。後來有人打電話﹐把兩個人送去醫院﹐一個受輕傷﹐一個保護人的受重傷﹐一隻手幾乎是被砍掉。一個年輕的女的宣教士﹐也是他們的朋友來看他﹐问:“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人回答:“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我們雖然是黑社會﹐但我們是講義氣的﹐朋友有難﹐幫忙沒有是應該的﹐甚至為朋友死也無所謂﹐所以我這樣做。”宣教士很感動﹐說﹐“看來你真的很愛你的朋友﹐是不是﹖” “當然﹐為朋友犧牲生命這個沒有什麼難﹖”宣教士繼續問他﹐“你這樣做是很不錯﹐但我想問你﹐如果那個不是你的朋友﹐是你黑社會的死對頭的一個人﹐你會這樣做嗎﹖” 對方回答﹕“Are you crazy? 為我的敵人把自己的命送掉﹖那裡有人這麼笨﹖世界上也不會有人會這樣做。” 的確﹐世界上實在沒有人會這樣做。 愛你喜歡的人﹐愛一個你認為值得愛的愛﹐愛一個受傷的人﹐愛一個被人欺負的人﹐愛一個值得同情的人﹐愛一個值得關懷的人﹐這個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如果愛一個不值得愛的人﹐愛一個你討厭的人﹐愛一個傷害過你的人﹐愛一個用刀砍過你的人﹐世界上有誰可以做到。 耶穌的愛是一個無條件的愛﹐Agape Love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 5:7-8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9)孩子依附

孩子依附 (輔導專欄) 朋友幫一個家庭作嬰孩看顧,那是一個男生,才兩歲大。開始一個禮拜,每天哭個不停,可以連續哭好幾個鐘頭,一聽到電話或看到不尋常東西,馬上把保姆抓到緊緊的,她發現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很不一樣,承認是作嬰孩看顧以來讓她感到最吃力的一個,她問我什麽原因?朋友後來補充一點,孩子五個月大的時候,母親把他送回台灣公公婆婆家住了一年多,一個月前才把孩子接回來。這個就解釋了爲什麽孩子有那麼嚴重的非安全感和焦慮。 很多年前東歐共產政權瓦解之後,美國很多家庭領養來自哪裡孤兒院長大的孩子,這些孩子在孤兒院呆的時候其實不是很長,短的是七八個月,長也有好幾年,這些非常有愛心的美國父母萬萬沒想到,一歲被領回來的孩子,不但在成長學習能力比一般孩子緩慢,常有咬人、打人、吐口水、摔東西這些行為出現,情緒容易失控,不若一般孩子那麼容易受教,更奇怪的是,幾乎曾經在哪裡孤兒院呆過的孩子都出現這種情況。爲什麽呢? 最近一期讀者文摘一篇文章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2010七月解開暴力之謎) 文章提到,幼兒是否得到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足夠的關愛,特別受到重視, 這與他們日常進入青少年是否會出現精神失調、酗酒、濫用藥物與暴力行為有關。孩子在三歲會跟保姆(一般是母親居多)產生心理學家所稱的『依附』( Attachment),如果母親能夠提供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重視,『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就能夠為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和行為奠定基礎模式。倒過來的,在這段依附期間缺乏保姆關愛的孩子,就出現精神失調和暴力行為;換句話說,一邊是自尊與自信的社交互動;另一邊則是焦躁、憂慮,以及反社會行為。這就解釋了爲什麽美國家庭所領養的東歐孤兒會出現行為失控的情況。 紐西蘭的一個研究,他們追蹤一組一九 七二年新生兒的成長歷程,直到一九九三年他們滿二十一歲為止。護士們藉由研究他們三歲時的依附品質,可以指出哪些孩童比較容易發展出行為與精神上的問題。等到他們二十一歲時,這類高危險群孩童的犯罪率已經高出一般人的一倍以上,出現反社會人格的機率也高達三倍,表現出焦躁、好勇鬥狠、不顧他人的行為特徵。設立在倫敦的一個幫助受創傷問題孩童重建人生的研究中心,其創辦人卡蜜拉就發現受創傷的孩子出現類似退伍軍 人的創傷後壓力症候(PTSD),對日常生-活過度反應,彷彿置身戰場。當她跟心理受創的孩子聊過後,發現他們的攻 擊性和暴力行為都有類似的引爆點,他們很緊張、 害怕,時時刻刻擔心會有危險降臨。這些孩子的心情,類似早期研究越戰老兵的文獻裏提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誰會想到,在大城市貧民窟中的小孩每天面對霸凌、毒品、幫派械鬥等問題,無異於暴露在軍人才會面臨的暴力環境中。 研究中心負責人說,持續不斷的恐懼讓小孩的身心一直處於警戒狀態,這些孩子沒有一刻感到安全,常似噩夢,無法 放鬆或集中注意力,經常處於苦惱狀 態。於是他們開始到處找麻煩,想辦法 好勇鬥狠,不能如願,便會主動製造暴力事件。創傷後壓力症候 群專家研究後進一步發現,被迫適應可怕、不安全環境的幼童,會封鎖早期心 理受創的記憶,但日後可能會做出飛蛾撲火式的危險行為,藉以抒發緊張與害怕的情緒。 怎樣幫助這些童年缺乏『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的孩子呢?文章提到,就是為他們一個安全的家,讓他們重新感受「有父母的感覺」,藉著周圍的人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支持,成為他們新的「依附對象」,這些 孩子在協助之下導正自己的行為,練習放鬆技 巧,學習正確的應對模式,也能參與多元活動, 釋放累積的能量,繼續學校教育或按受職業訓練。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