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心理框架

你可知道:

• 昂貴品牌的藥物在止痛方面比仿製藥(或稱通用藥)果效更好,盡管它們含有相同的成分。

• 在Facebook上花費更多時間的人更容易感到悲傷和孤獨。

• 那些在醫院房間裏能看到自然風景的患者比看不到的患者術後恢復得更快。

• 對老齡化持積極期望的人,其平均壽命比沒有期望的人長七年半。

以上是根據學者研究之後而列出的報告。當你看到這個研究結果時,不知道你內心的反應是什麽?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發現實際上說明了一個簡單的論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身體健康狀況,甚至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於個人對周圍世界的看法,而不是外部因素。

為何在Facebook上花費時間會讓人感到糟糕呢?這是因為人們傾向於將自己的生活與他人進行比較,而社交媒體上大多數人僅展示生活中的美好一面。這使得瀏覽者認為他人的生活過得比自己美好,包括聽話的孩子、和睦的夫妻關係、無與倫比的度假,以及成功的事業等。而這種比較讓人感到自己的生活難以與他人相提並論。

為什麼昂貴品牌的藥物比低價通用藥物更有效呢?這是因為昂貴品牌的藥物通常會伴隨著高昂的價格,而患者對其效果具有更高期望,當人們對治療期望有所提高,基於心理作用,他們認為藥物效果相對來說應該比較好,儘管實際上高價藥物成分與廉價藥物根本是一樣。

當我們了解到信念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時,或許可以嘗試調整這些認知,以改善自身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進而提升幸福感。與其在床上無意識地瀏覽互聯網,不如選擇閱讀一本好書;同時,在購買藥品時也可以考慮選擇更經濟實惠的通用藥物,以節省金錢。

對於某些人而言,擁有積極的心態是理所當然的,他們輕而易舉地在陰霾中找到一線希望,因此很容易感到幸福快樂。然而,對其他人而言,要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世界則需要時間、精力和心思。這些人必須學會改變他們習慣性的悲觀,努力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改變一些習慣、尋找積極的解決方案,以及使用對情緒有益的方法應對困難,而不是採取會讓情緒更差的方式。。比如,他們可以選擇在大自然中散步來應對悲傷,而不是在冰淇淋中尋求口腹之欲的滿足。

信念對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每天接收的資訊同樣在塑造我們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沉浸在龐大的資訊海洋中:閱讀報紙、觀看電視、在互聯網上搜尋、與他人互動、開車時看到的廣告牌、聆聽收音機等。然而,我們無法仔細了解這些外來信息,更不用說徹底地篩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好採取 “心理捷徑” 的方式,這是一種人們在處理信息時使用的簡化、快速的思維方法,以節省認知資源和時間。這種思考方式可能基於經驗、刻板印象、社會期望或其他非理性的推論。例如,有人聽說價值九十美元的葡萄酒樣品評分優於每瓶價值十美元的葡萄酒樣品,儘管這兩款葡萄酒的成分實際上是完全相同的。

另一方面,人們也透過 “心理捷徑” 對周圍的人形成期望。例如,在醫院遇到一位醫療專業人員,若是男性,人們可能會假設他是醫生;若是女性,則可能會假設她是護士。這樣的思考方式通常是基於過去經驗形成的刻板印象。

有趣的是,儘管 “刻板印象” 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在一項研究中,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邀請大學生參與一項據稱測量語言能力的測試。參與者被要求使用一組單詞構成一個語法正確的句子,其中一半單詞與老年相關,如退休、老、皺紋,而另一半是中性的,如空氣、乾淨、口渴等。

測試結束後,學生可以自由離開。然而,他們不知道研究人員實際上最感興趣的是:當學生離開房間時,研究人員啟動了秒表,計時學生從走廊走到電梯的時間。結果顯示,接觸到與「老年」相關的單詞的學生,在走廊上走的時間明顯比看到中性單詞的學生更長。這項研究表明,”刻板印象” 的確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除了應對刻板印象之外,我們的行為還深受我們對自己和世界採取的獨特心態或心智框架的塑造。這種心態涵蓋了我們的思想、信仰以及對未來的期望,這一切將直接影響我們對生活中種種大小事務的應對方式,進而左右我們對自己能力、特質和未來展望的觀點。譬如說,樂觀或悲觀?樂觀的人可能更傾向於看到挑戰中的機會,並抱有積極的期望,而悲觀的人可能更容易被困難所擊敗。對數字的喜好或討厭,這反映我們對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的態度,進而影響我們在學習和應用數學時的表現。同樣地,與人相處的方式,是善於建立人際關係,還是因害怕社交而避之不及。

可以看到,人的內在認知容易構成了一種心理框架,這框架影響著我們的行動和選擇。了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行為動機,同時也為改變提供有價值的方向。在努力實現個人成長過程中,建立積極、開放的心態是關鍵,這有助於擴大我們視野,拓展行動,並激發更多潛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