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聰明知識智慧大不同

  蘋果電腦創辦人之一的喬佈斯在2011年因癌癥過世,在他的自傳提到,當醫生診斷他已經患上癌癥,建議儘早開刀把癌細胞切除,估計存活率非常高,但喬佈斯反對動手術,堅持用草藥和食物控制方法治療他的癌癥。一年後,身體癌細胞蔓延,那時動手術為時已晚,無形中,喬佈斯是死在他個人的錯誤決定。美國CBS 60鐘節目主持人事後問那替喬佈斯寫自傳的Walter Isaacson一個問題:爲什麽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竟然會作這麼愚昧的決定? 喬佈斯不能否認是一個聰明人,他在電腦這個領域有高深的學問,能夠開先河,先後發明了蘋果電腦、ipod、iphone、ipad等影響現代人生活的產品,這可以看到他在高科技上的知識是相當淵博,但一個人有智慧,也有學問,而且很聰明,這不等於一這個人就有智慧。 在李怡所寫「感悟人生100篇」一書中,編者把聰明和智慧這樣解釋:「聰明的人或許可以在工作上表現優異,但只能說他們很懂得做事的方法。有智慧的人,也能在工作上表現優異,但他懂得如何去感謝,如何去與人工作,如何不驕傲不自滿,如何讓事情更圓滿。聰明的人把成功歸給自己;有智慧的人與人一起分享成功。聰明並不是智慧,但有智慧的人一定聰明。」講到知識與智慧的分別,十九世紀英國佈道家司布真曾經這樣說:「所謂智慧,是指知識運用得當。知識並不代表智慧,許多人知識淵博,卻顯得愚蠢。世上最愚蠢的,莫過於有知識的蠢人,相反地,知道如何運用知識的人,才真正擁有智慧。」 沒有人質疑喬佈斯的聰明,也不懷疑他的學問(狹義來說,那是屬於高科技知識),但如果用司布真所說的,喬佈斯最多只能夠被稱為有知識的蠢人。Walter Isaacson爲了寫喬佈斯的自傳,曾經訪問上百個曾經與喬佈斯一同共事的人,這些人給他的評語,除了稱讚他頭腦靈活,電腦知識淵博,很有商業眼光,看透未來科技的走向,除此以外,其他的評語都不是褒詞:為人專橫霸道、持勢凌人、把下屬功勞歸功自己。 用客觀角度來看喬佈斯,不能否認,喬佈斯有很多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地方:好學不倦、驚人毅力、永不言敗精神等,這都是值得求上進的人所效法,至於待人處世之道,與同輩下屬的相處,他的行為實在叫人不敢恭維。 講到智慧,聖經箴言書講得清楚不過,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神在聖經所記載的話,鼓勵世人在地上過一個均衡的生活,一方面建立個人內在美德(追求仁愛、喜樂、和平),生活上要懂得知足,另一方面要作一個肯負責任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並儘量與人保持良好關係。 人生活在地上不過只有短短幾年,人在地上所做的一切,總有一天也會過去,因此在享受地上每天生活的同時,也應該把眼目放在有永恆價值的事情上,保羅這樣說,「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后4:18。 喬佈斯走了,短時間尚且有人因使用蘋果電腦產品而記得他,但再過50年,這些產品隨時代的變化而被淘汰,到時候,還有誰還記得蘋果教主喬佈斯。知識和聰明幫助我們如何處理事務,但智慧卻是幫助我們人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人只有透過造物主的話,才能夠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32 獅子與我

  Joy and George Adamson是一對非常熱愛動物的夫婦,Joy原籍奥地利,一次到肯尼亞度假,迷上了那裡的生活,後來嫁給當地的禁獵監督官George Adamson,而George本身是英國人,印度出生。Adamson夫婦志趣相投,喜愛大自然,尤其喜歡與森林動物為伍。一次,Geroge遭到一頭母獅子攻擊,出於自衛而把獅子槍殺,後來發現母獅留下三頭幼獅,最後夫婦兩人決定把兩頭比較健壯的送到動物園,他們收留那頭弱小的,取名叫Lisa 。有好幾年他們夫婦與這頭幼獅同吃、同睡、同游,把它看作自己孩子一般。 過了若干年,夫婦需要離開肯尼亞回到原居地,但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頭已經長大「成獅」的Lisa,把它帶回英國是不可能的,送到動物園也不是很理想,兩全其美的處理方法就是把她送回屬於她的地方,就是肯尼亞的森林。第一次夫婦以吉普車載著Lisa走了個多小時路程,依依不捨把它留下來就上路回家,路上夫婦默默無言,好像把自己親生的孩子遺棄了,內心說不出的難過。沒想到,不到一天Lisa居然出現在家門口,她居然可以找路回家。 夫婦心想,也許一小時車程的距離太短,第二次夫婦因此開了好幾天車程才把Lisa放下,沒想到不到兩個禮拜,Lisa仍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不過讓Adamson夫婦感到痛心的是,才短短一兩個星期,Lisa居然瘦到不似「獅」形,本來體重400磅的她只剩下200多磅,爲什麽呢?原來在家裡長大的獅子跟一般野生動物不再一樣,Lisa過去從小嬌生慣養,「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她根本不需要外出找獵物求生活,現在回到大自然的森林,基本上Lisa已經失去動物求生的本能,抓到一頭活兔子她也不知道怎樣處理,一次甚至還被一頭箭豬背後狂追,因為它從沒看過身上帶刺的動物,只好「逃命」,大概從沒人看過一頭獅子被一頭野豬欺負。 夫婦經過詳細討論,最後把Lisa送到森林的邊界,這需要好幾個禮拜的車程。他們把Lisa放下之後,頭也不回就坐飛機回英國,能想像夫婦在飛機上的心情,他們也不敢確定Lisa在野生森林是否能夠活下去。 若干年後,Adamson夫婦有機會回到肯尼亞,他們很渴望找到久已失散的Lisa,到底她是生是死?夫婦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肯尼亞森林四處尋找,多天都沒有Lisa的蹤影,正當他們抱著失望心情準備離開時,他們看到Lisa帶著她的「家人」出現,Lisa已經長大成為一頭威武健壮的大獅子,最讓他們夫婦感到安慰的是,Lisa重返大自然之後,找到一頭野生雄獅作伴侣,她自己也成了兩頭小獅子的母親。 Adamson夫婦與Lisa的故事後來拍成電影,英文取名叫Born Free,中文翻譯稱「獅子與我」。Lisa的故事讓我們想到今天許多作父母的,他們愛子女的心是無可厚非,但孩子從小受到父母過分的保護,日後長大卻失去自我獨立和謀生的能力,情況類似Lisa離家獨立進入森林的光景。 中國家庭長大的孩子,父母對他們的要求往往著重學業和技能上,只期望孩子在學業上出類拔萃,能夠彈一手好鋼琴,拉一手漂亮小提琴,卻從不訓練他們如何過獨立的生活。等這些孩子長大踏出家門,一進大學就顯得到手足無措,飯不會煮,洗衣機不知道怎樣用,連煎一個蛋或弄一個泡麵都有困難,這跟幼獅Lisa抓到活兔卻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情況沒兩樣。 就像Lisa一樣,孩子是需要在外面世界闖過,受過一些人生的波折、挫敗、磨練,才有成長的機會。溫室中的花朵是絕對承受不了外面的暴風雨,對孩子不肯放手的父母,能夠保護他們的女兒一輩子嗎?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