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專業

  據說台灣的台東有一家肉粿店,外表看來平凡無奇,它坐落在城市的狹窄小巷中,但生意出奇興旺。每天食物的造料都是老闆親力親為,他一大早到菜市場買材料,然後下廚,等一切弄妥當才開賣。因為材料好,價錢公道,而且實在好吃,所以非常吸引顧客,每天不到下午四點就賣完。吃不到的顧客曾問老闆,爲什麽不多賣一點?老闆的理由是:賺不過來。 這個老闆其實帶出經營生意一道很重要原則:做生意如果太在乎利潤,做出來的產品就不夠專業。 這讓我想到台灣另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康世能。這人以前是開貿易公司,後來輸了股票,最後甚至搞到破產,他連找幾份工作都被拒絕,於是逼不得已作計程車司機。但康世能作司機跟一般司機不一樣,他把自己的工作當作專業,他印名片,穿襯衫打領帶,戴白手套,梳理頭髮,把車子裡裡外外弄得非常乾淨。而且他抱著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原則,不管車費多少,總要客氣和禮貌待人。他曾經載過一個行李多多但行動其慢的太太,車資雖不到台幣100元(港幣十幾塊),但康世能待對方態度友善如一,結果對方每次出門坐計程車都特別找他。正因為康世能把這份工作做得非常專業,他五成的客人都是熟客,每個月跑六十趟機場是平常事,過去台灣計程車司機平均收入只有兩萬多塊錢,他卻能月入十萬以上。 一家肉粿店,一個計程車司機,兩個不同的行業,都不是什麽頂有技術性的工作,爲什麽他們做得那麼成功?答案就是專業。 所謂專業,在我們基督徒眼中,那就是忠心。耶穌對新約聖經講過,「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一般人都注重大事而忽略小事,而主耶稣卻不這樣看,祂是看人在最小的事上如何。能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自然也能忠心,在小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可能行義。 台灣有一家很有名的電子公司﹐CEO是一位50歲不到的基督徒﹐宇宙光雜誌某年訪問他,問到他公司過去發展歷史,這電子企業是他個人發起的創業?還是他父親留下來的業務﹖原來兩者都不是。剛開始他是以一個小學畢業生進入公司﹐因為沒學歷﹐所以他在公司第一份工作是負責洗廁所。當時一起做廁所工作的有十個人﹐後來主管提拔他﹐從廁所管理員到科長,最後升到總裁位置。記者很好奇繼續問,當年十個人作洗廁所的工作,什麽原因公司特別提拔他?總裁說,主管說他洗廁所比人家乾淨。洗廁所洗得乾淨,那是什麽意思﹖就是忠心。 一個美國朋友告訴我一個他的經歷。一次他參加婚禮,主持婚禮的是外面聘請的牧師,一般婚禮,牧師的結婚證言都是比較簡短,但這位外聘的牧師的證詞前後只有五分鐘,而且是拿著一張紙頭從頭讀到尾,朋友私下搖頭歎息說,這個牧師實在不夠專業。 每個人的呼召(calling)不一樣,有人一生作一個地攤老闆,有人作計程車司機,有人當傳道人,不管被呼召作任何工作,神要求的就是工作忠心,一個傳道人如果沒有在他工作崗位盡忠,將來他在天國所得到的賞賜,可能還比不上一位忠心的基督徒計程車司機。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75) Marva Collins

  Marva Collins 1930年生於美國的Alabama州,她父親是非洲裔美國人,母親是印第安人,她出生的時候,種族歧視非常盛行,幸運的是她有一個懂得怎樣施行教育的好父親,從小他就建立她的自信,用聖經的話鼓勵她不要因別人的話而輕看自己。Marva Collins非常用功,憑著她的聰明能力,她成為一位秘書。以當時的環境,一個黑人能夠成為一個辦公室的秘書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儘管Marva Collins對秘書工作勝任有餘,但她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她,她認為這不是她的使命,她真正熱愛的是教書,她希望成為學校一位老師,爲了裝備自己,她白天工作,晚上修課,幾年後她拿到教師證書。婚後,她跟先生搬到芝加哥,並且加入芝加哥公立學校,成了一位老師。 Collins很有抱負,當時芝加哥很多地區犯罪率很高,毒品氾濫,很多人過著沒有盼望的日子,尤其是非洲美國人。學校老師唯一的期盼就是儘量把孩子留在學校,不讓他們到外頭流蕩,免得孩子加入街頭的幫派,但老師怎樣強求學生留在學校呢?這是每一個老師的頭痛問題。當時Marva Collins就是面對這種情況,第一天上課,班上學生從第一年級到第四年級,但她對學生說,她要 幫助他們建立自信。這正是她每天對學生不斷重複的信息,她不斷對學生說:『我相信你,你是能夠做得好,你是可以成功的,你可以承擔責任,但你也必須為自己行為負責任,不要埋怨別人,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埋怨老師、父母、家庭、環境,成功與否在乎你自己。』她不斷這樣對學生傳遞這個正面的信息,她本身對學生也存著很高的期盼,她把眼目放在孩子的正面行為,欣賞她們的優點,並且刻意栽培他們。奇跡果然出現,這些曾經被別的老師認為朽木不可雕的學生,有脫胎換骨的改變,才四年級的學生,居然能夠閱讀莎士比亞、馬克吐溫的作品,十歲可以演算高中的數學。 因著她的成就,結果樹大招風,她受到很多同行老師的中傷,於是逼不得已只好離開公立學校成立自己的學校,她從自己家裡廚房開始收留學生,第一天只有四個學生,其中兩個是她自己的孩子,因著她出色的教導,學生越來越多,而這些學生通常是被公立學校撤退出來,是老師認為沒得救、是屬於班上搗蛋分子、是最終會落入街頭幫派的壞學生。但奇跡繼續在Marva Collins課堂出現,學生出色表現成為了生招牌,課室容納不了這麼多學生,Collins只好在芝加哥外頭租一個小房間。學生努力學習,凡是曾經成為Marva Collins 的學生,他們都順利小學畢業,升上高中,然後念大學。以前被老師認為是不可教的學生,每個人都成為出類拔萃的學生。1979年,美國著名的60分鐘時事節目特別介紹她,她一夜成名,1980年,新當選的Ronald Reagan致電給她,邀請她作美國教育部部長,但她婉拒總統的邀請,理由是她的負擔是當一位老師。八年之後,新當選的Bush也致電邀請她當教育部部長,她也以同樣理由拒絕了。1995年一位慈善家捐贈好幾千萬給Marva Collins的學校,現在美國有許多Marva Collins的學校,世界各地很多老師冒名來學習怎樣當一個好老師。今天從她的學校出來的學校有政治家,醫生,律師,和老師。 Marva Collins灌輸給孩子的觀念是,『我很特別』、『我可以做得很好』。當他們不守規矩的時候,她懲罰學生要寫100個原因,說明爲什麽他們既然是那麼棒的學生,會做出這些事情來。學生按照字母從A到Z順序這樣寫: I am adorable(可愛), I am beautiful(漂亮), I am courageous(勇敢), I am delightful(可愛), I am effervescent(興奮),I am fabulous(很棒),I am heavenly, I am idolized. I am joyful………。 如果他們再犯,他們需要再作一次,也是從A到Z,但用另一組形容詞。通常這些學生寫過之後,對自己也刮目相看,再不會作搗蛋的事情。 Marva Collins的教學方法是值得今天許多父母效尤,正面鼓勵、找出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培養自信,這些方法相信都是放諸天下皆準的教育方針。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74 韓寒

  我沒有看過韓寒的文章,聽說他是中國大陸一位名作家。某年美國時代雜誌把他列為世界一百個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於是馬上聲名大噪,是他寫的東西很前衛?很有洞見?這個我不是很清楚,不過從他最近所講的一句話,我對他的看法大打折扣。他女兒今年十八歲,韓寒送給女兒生日禮物的忠告是:記得要帶安全套。 這個出於一個父親的口,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連一個中國作家居然這樣教自己的女兒,你能責怪今天中國的道德水準走下坡?能責怪16個路人看到小悅悅被車輾過而見死不救? 「性」是神所賜的禮物,但這個禮物必須在神指定的規範下,才能完全享用。從客觀角度來講,人欲想享受神所賜這珍貴禮物,性必須具備五個重點:靈性上(spiritual)、社交上(social)、情感上(emotional)、關係上(relational)、肉體上(physical)。這表示兩人是一男一女的夫妻關係,兩人彼此尊重,互相扶持,雙方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和信仰,並且認定上帝是他們生活的主宰;他們必須以聖經的話作為生活的指標,以神的話成為他們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準則;具備上述四個條件,兩個人在肉體上才能達到水乳交融的親密關係,享受神給他們「性」這個珍貴的禮物。雖然這是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性關係,很多人甚至認為這種觀念落伍不合時宜,但今天社會婚姻關係變得那麼脆弱,社會道德敗壞,正是因為世人濫用神賜下這珍貴禮物所帶來的惡果。 韓寒對女兒說,記得要帶安全套。這句話好比拿了玉皇大帝的玉璽,放縱自己的情欲,為所欲為。18歲正是一個求學和求知識的年齡,結果因為父親一句話,及時行樂,於是女兒不再把讀書求學問放在首位,整天跟男生在床上廝混,不用什麽心理學家都能夠看到這女孩日後的光景。社會學家研究發現,男孩子過早有性刺激經驗,容易導致他們上癮,這如同吸毒一般,久了之後,會尋找更高層次的刺激,日後可能出現性虐待、偷窺、自我暴露、甚至強暴等違法行為。太早有性經驗對女孩子會有心理上負面的衝擊。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女孩子一旦婚前失去貞潔,心理容易失去平衡,出現「破罐」的心理。而且男女性關係本身也很複雜,女生一旦感到自己已經失身,可能不在乎與其他男生進行性行為,而性關係又容易與金錢和權勢掛鉤,於是逼不得已淪落複雜和不良的社會環境中。日本出名的AV女郎飯島愛,她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本來是一位純真的女生,因為不喜歡念書,跟父母關係不好,少女時代錯愛一個流氓,始亂終棄之後,既然已經是「破鞋」,索性拋開自己的底線,開始當個月入數十萬的AV女郎。 韓寒沒有教導女兒潔身自愛,追求良好品格,認真求學問,卻鼓勵她縱情欲海。他以為帶著避孕套就擔保安全,不會患艾滋病,不會懷孕,這實在是一種天真的想法。我曾經輔導一個高中女生,每次她參加舞會,母親就吩咐她記得帶避孕套,結果不幸懷孕,她解釋乃是因為造愛時太過激烈,安全套破了。她很想把孩子留下來,但母親爲經濟原因要求她把孩子墮了。但墮胎會留下嚴重的心理創傷。自從嘗過禁果之後,她一發不能收拾,從一張床跳到另一張床,最後她患了sex addiction,好像沒有sex就不能活。高中畢業之後再無心上學,你能猜想她日後如何照顧自己? 韓寒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所講的話對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可惜的是,這次他對女兒這番話只會造成負面的衝擊,也許若干年後,他會因這句話而感到懊悔。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73 焦慮

  俗語有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很奇妙,很多時候事情還沒有發生,我們總是想到最糟糕的情況,一個人如果收到稅務局的信,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馬上出現,還沒看信的內容就感到很緊張;聽到高速公路有意外,可能馬上聯想到途中開車回家的女兒;聽到經濟不景氣,開始擔心自己被公司裁員,日後一家四口生活怎麼辦? 耶穌在馬太福音6:25這樣說,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耶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比外在的東西來得重要,一個人如果把心思意念放在物質上,卻把自己的生命搞到一團糟,這實在不是很明智。 一個女士到美國探望一位多年沒見面的高中老同學,據說這位同學在事業非常成功,果然當天對方開了一部高級房車來接機,抵達她家門,眼前是一棟氣派十足的豪華住宅,四周一片翠綠寬廣的草坪,當中還有花園、網球場以及游泳池,豪宅裏而有十幾間空者的房間,任由這位好朋友選擇,而每個房問都掛上高價名畫。安頓好之後,朋友問女主人:你的家人呢?對方臉色一沉,說:「我先生有外遇,很少回家。」朋友再問:「你的子女呢?」同學嘆一口氣說:「子女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住在別的城市。」 人在地上生活有兩種不同的幸福,一種是生活上的幸福,一種是生命上的幸福,許多人花心思意念所追求的是生活上的幸福,而忘記了一個更重要的層面,就是生命上的的幸福。耶穌說,只有生活上幸福而沒有生命的幸福,這有什麽意義呢? 耶穌吩咐信徒不要為吃的穿的憂慮,祂不是講一些不負責任的話,跟著在6:33耶穌給了一個神的應許,「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意思是說,信徒要把人生優先序放在神的事物上,神就自然會供應他們生活一切的需要。耶穌基督其實要帶出一道很重要的信息,生命的事情弄對了,生活上的事神會幫我們解決,何必為此憂慮? 憂慮是一個警告信號,是提醒信徒趕快把生活優先序調整過來。這好比一個人準備開車上路,當看到車子儀錶板不停閃紅燈,他知道車子某一處出現故障,需要把車子停下來,找出車子問題所在。當信徒對生活感到憂慮,這表示他在生活中過於看中短暫的東西,而忽略那些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生命具永恆價值的事情。 上禮拜提到美式足球四分衛Tim Tebow,在他還沒有成為Broncos當家球員以前,他坐了一年的冷板凳,受盡各球評家的冷嘲熱諷,諷刺說以他的球技,可能一輩子作後備球員,甚至一生無聲無色作球隊的啦啦隊員。如果你是Tebow,每天聽到這些負面的評語,你是否憂慮你在這球隊的將來?是否擔心你的前途?Tebow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清楚知道生活的首先序,他總把神的事放在生命的第一位,不管別人如何說他的不是,他做他能力所能做的,不斷鞭策自己在球技上求進步,並且在球隊中活出一個信徒應有的品格,無時無刻為耶穌基督作見證。經過長達一年的熬煉,他的試煉終於得到回報,一夜之間他躍升成為球隊當家四分衛,意想不到的奇跡在這個球隊接二連三出現,這不是因他的球技比別人好,而是神的允許應驗在他身上,『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自從他成為當家球員,傳媒對Tebow和他的球隊刮目相看,每次Broncos作賽,人們都等著奇跡出現。 當信徒願意把生活首先序調整正確,神就按照祂的應許供應我們生活的各種需用。信徒有了神這個允許,自然不必為地上的生活憂慮。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72) Tim Tebow

  美國有三大型運動:棒球、籃球、美式足球(指football not soccer),其中以美式足球為美國人最愛,光看每年足球總決賽就知道美國人對這運動的風迷程度,這個總決賽被稱為超碗杯(superbowl),決賽那一天,每三個人至少有一個坐在電視機面前收看,可以想像美國人對美式足球所有球員幾乎是瞭如指掌。 美式足球的靈魂人物應該算是四分衛(quarterback),一個四分衛對一場球賽輸贏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上好的四分衛經常可以準確把球傳遞(passing)到自己隊友而因此得分,因此各球隊都肯出高價羅致最好的四分衛。 Tim Tebow在大學時代是Florida大學球隊的四分衛,他曾經得過大學美式足球年終最佳球員獎,正常來說,他理應是各職業球隊羅致的對象,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成為職業球隊優先選拔球員,經過一輪淘汰,他最後被Denver 的小馬隊Broncos收留作後備用,爲什麽會有這種奇怪現象? 儘管Tim Tebow擁有一個 優秀運動員的上好條件:健石身材、動作迅速、很好爆發力,但把球準確傳遞到自己隊友卻不是他的強項,因此許多足球專家認為他的打法比較適合大學水平,論到職業足球,他是難有作為。專家認為Denver願意收留他實非明智之舉,有人甚至說他一生可能要坐冷板凳,不會有正式出場的機會。但Tim Tibow跟其他球員不一樣的地方,他是一位虔誠基督徒,他多次在不同場合說明他人生目的就是傳講天國福音,足球只是給他作傳福音的平臺。儘管他過去沒機會在球場上作賽,但總看到他單腳跪地為自己的球隊禱告。(這個動作後來被稱為Tebowing,意思是,不管別人看到與否,不管別人喜歡不喜歡,我做我認為對的事情-向神禱告) Tebow去年沒有在球場作正規比賽 ,今年球季開始也沒有,主要他的表現實在不很理想,球隊教練只把他放在第二後備(除非前面兩個四分衛都受傷,他才有機會出場比賽)。但奇妙的事情卻在這球季中途出現,那個在球場奔馳七年的正規四分衛Kyle Orton越打越不像樣,傳球失誤頻頻,四場球賽輸了三場,教練對他感到非常失望,在第五場球賽的下半場,球隊已經落後16分,教練臨時決定換人,但那天第一後備剛好不能出場,於是只好把Tim Tebow推出去, Tim Tebow連傳帶跑,把分數拉近,球隊最終以五分敗陣,但教練決定下賭注,準備日後以Tebow作主力四分衛。 跟著奇跡不斷出現,後面11場球賽, Broncos 贏了七場,八年以來第一次進入季後賽。是不是Tim Tebow打得比別人出色?不是,其實每個人都知道Tebow表現實在平平,他表現連一般四分衛的水平都沒有,但每一次他到了球場,球隊的士氣很不一樣,好像冥冥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能力幫助球隊贏球,連教練和球員都說不出所以然。 雖然Tebow帶領球隊連贏好幾場球賽,不過Denver大老闆John Elway說得很坦白,以他看Tebow的表現,他不能確定 Tebow能夠成為球隊的當家四分衛,因為從大老闆眼中,Tebow還是不夠份量。問題是,如果Tebow繼續幫助球隊贏球,上頭的老闆如何處理? 當記者問Tebow有關大老闆對他的評語,是否擔心會被解雇?他回答是,他儘量做自己應分的工作,要求自己不斷求進步、求上進,至於不在他掌控的事,他管不了那麼多,不過他說,他會不斷為這個球隊的教練、組織、上司禱告。 今天許多美國人對Tebow,有愛有恨,愛他的人很多,討厭他的人也不少,尤其Tebow常把 耶穌基督掛在嘴邊,讓很多人受不了。對於這件事,Tebow這樣回應,『這如同我將來跟太太結婚,我愛我的太太,我會每天告訴我的太太我很愛她,我也會告訴別人我愛我的太太,現在我跟耶穌基督的關係正是 這樣,沒什麼不妥當。』 一位不是基督徒的體育記者這樣說,儘管記者本身不相信神,但他認為足球圈子多幾個像Tebow這些 球員,總比那些吸毒、搞男女關係、行為不檢點的球員來得好,至少讓美式足球乾淨一點。他的話可圈可點。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