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為何錯到底?

在1954年,美國家庭主婦Dorothy Martin自創一個宗教團體,有一小群人愿意跟從她。不久,她告訴信徒,12月21日將是世界末日,不過,她說,末日到來之前,外星人會來拯救信徒,帶他們前往另一個星球。許多信徒因此出售個人產業並辭去工作,準備迎接預言中的世界末日和外星人的來臨。然而,當預言沒有實現時,學者們對信徒們在預言失敗後的反應產生濃厚興趣,因此。有人秘密加入這個宗教團體作私人調查。調查結果很有啟發性,儘管有信徒因失望而離開,但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不少信徒依然相信這個教主所說的一切話。據說,Dorothy Martin事後宣稱,基於人們誠心悔改,神靈決定賦予人類一次新的機會。信徒因此甚感欣慰,並且更加熱心傳講他們的信仰。這一現象激發心理學家的興趣和探討,Leon Festinger於1957年提出的認知失調(cognitivedissonance)理論正好解釋這種心理現象。Leon Festinger指出人的認知(cognitions)可以分為協調的(Consonant)、失調的(Dissonant)或互不相關的(Irrelevant)。協調認知是指在心理上相互支持的認知,例如“我會幫助老太太過馬路”和“我是一名樂於助人的人”。失調認知是指在心理上相矛盾的認知,例如“我不會幫助老太太過馬路”和“我是一名樂於助人的人”。互不相關的認知,是指在心理上沒有關聯的認知,例如“我會幫助老太太過馬路”和“我數學很好”。Leon Festinger的理論幫助解釋了為什麼人們會在面對現實與信念衝突時,仍然堅持原有信念。他指出,當人們面臨認知失調時,他們會通過改變信念或行為來減少不適,這解釋了Dorothy Martin的信徒們在明知教主的預言未能實現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傳講信仰,這屬於認知失調現象。認知失調是指當一個人的信念與現實相矛盾時,會產生心理上的緊張和不安。為了緩解這種不適,信徒們採取了幾種應對方式: 明白這種心理現象,就容易了解為何有人在加入一個邪教後,即使面對教主預言未實現的事實,仍然不願離開。這主要是由於認知失調理論所描述的心理機制。避免認知失調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實現: 通過上述建議來幫助自己避免認知失調的不必要過犯。這樣,我們能夠更客觀地評估自己的信念,併適時調整,減少內心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