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稱職父親

  在投資界,絕大部份人都聽過Jim Rogers的名字,他在一九七零年和索羅斯共同創立全球聞名的「量子基全」,短短十年,賺夠一生都花不完的財產,宣佈退休時,他才三十七歲。 基於個人原因,Jim Rogers到了62歲才作父親,他以前一生的精力都放在投資賺錢和環遊世界,自從生了兩個寶貝女兒之後,他一反常態,他把精力專注在孩子身上,最近他還出了一本書,收錄了他寫給兩個女兒的12份信,字裡行間道出他一個慈父的本性,他把這本書當作送給女兒的禮物,這十二封信其實有十二個箴言,內容如下: 1.不要讓別人影響你 。 2.專注於你所愛 – 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你會找到你的夢想; 3.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 – 大眾社會相信的常常是錯的,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話; 4.世界納入你的眼界 – 保持開放的心,做個世界公民; 5.研讀哲學,學會思考 – 訓煉自己去檢驗每一種概念、每一個事實; 6.學習歷史 – 因為以前發生過的事,以後也還會再發生; 7.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 參與一個偉大國家的再現,購買這個國家的未來; 8.真正認識自己- 了解你的弱點、覺察你的錯誤,才能找到對的路; 9.認出改變,擁抱改變 – 改變的功能就像催化劑,保持知覺是重要的功課; 10.面對未來- 看得見未來的人可以累積財富; 11.反潮梳和反眾人之道而行 – 檢視事實和機會,不隨烏合之眾心理起舞; 12.幸運女神只眷顧持續努力的人 – 用功讀書,學得越多你才知道你懂得越少。 Jim Rogers這番話可以說是他過去人生經歷的經驗之談,對入世未深的兩個女兒好比一盞明燈,實在為她們能夠擁有這樣關懷她們的父親而感到欣慰,這實在是她們的福分。 這個讓我想起一個中國父親,他在中國和世界都有一點名氣,當他女兒只有四歲的時候,他說等她到了18歲,他送給她的一句箴言是:「記得戴保險套。」相信你知道我講這個父親是誰,他就是韓寒。同樣是父親對兒女面提耳命,但說話的內容和深度卻有天淵之別,實在叫我們身為中國人感到羞愧。據說根據內地的調查,居然有80%贊成韓寒所講的話,這實在反應今天中國道德問題的嚴重性。 另外一個很所到世人敬重的人物,儘管他在事業上有非凡的成就,但如果講到作父親,他也是徹底失敗,他就是前幾年過世的喬佈斯。喬佈斯過世以前,邀請了前時代雜誌的編輯為他寫自傳,根據他自傳所說,他要寫自傳的目的是希望他的兒女能夠多點認識他們的父親。這個被成為現代的愛迪生,在工作上有很光輝的成就,想當然他花時間在工作遠多於他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當他知道自己在世日子不長,很希望彌補他與兒女們的關係,盼望透過自傳能夠讓兒女們知道他過去埋頭工作的原因,但說實在,身為兒女的,不管父親多有成就,有哪一個兒女會慶辛擁有一個有名無實的爸爸,還要透過別人告訴自己父親是何方神聖。父親不是應該直接讓兒女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嗎?透過每天送孩子到學校、跟他們玩耍、睡前床頭講故事,父親一方面借此瞭解孩子,而孩子也同時可以認識他們的爸爸,而喬佈斯卻用「世界科技需要我」作藉口逃避父親責任,這實在很諷刺。很可惜的,今天許多父親抱著像喬佈斯這種心態,以為讓孩子住大房子,讓孩子吃得飽,三餐不愁,這就做了一個父親的責任。喬佈斯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很有商業頭腦,受到許多人的尊崇,韓寒的寫作也得到不少中國人追捧,但從家庭和父親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成就卻比不上Jim Rogers。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39 喬治六世背後的功臣

  儘管他出生一個大家族,但他在父親和家人面前是沒什麼地位,也毫無尊嚴,父親也毫不避違偏愛家裡的大兒子。過去多年他就是活在哥哥陰影下面,他總覺得哥哥在任何地方都被他優越。自卑感深深打擊他的自信,四五歲就開始出現口吃,他天生膝外翻,本身又是一個左撇子,父母嫌棄他,連保姆也瞧不起他,經常不給他食物,這導致他幼年營養不良,終年患病。雖然他身體因著調適和矯正得以恢復跟常人一樣,但因從小缺乏家人重視和關顧而導致心理受到嚴重摧殘,他口吃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他也儘量避免在外人面前講話,但上天好像跟他開玩笑,在毫無選擇下,他坐上國王寶座上,數千萬百姓期盼他能夠治理他們的國家,他就是前英國國王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1895年出生,英文名字叫Albert,他有一位很出類拔萃的哥哥,名叫Edward。跟Albert相比,Edward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比這個患有嚴重自卑感的弟弟優越。Edward不但是國王父親喬治五世的寵兒,更是國民期望將來統治大英帝國的最佳人選,因此當喬治五世駕崩時,Edward理應順理成章成為英國新的國王,但在Edward心目中,他認為世界還有一樣事情比當皇帝還值得追尋的,那就是愛情。不過他所愛的那個女人已經離婚兩次,而根據英國憲法,他沒有資格當英國國王,在無法選擇下,那個懷有嚴重自卑感和口吃的Albert硬著頭皮接下這不是他願意做的英國王位。 爲了克服他嚴重口吃毛病,他求助許多治療師,但不得要領,最後找到Lionel Logue,他是一位澳洲業餘演員兼語言治療師,但他的治療方式是自成一格,他不會因為對方是皇室人員而特別優待,他堅持與對方平起平坐,Albert需要治療,就要到他辦公室。治療師的要求起初讓Albert非常受不了,Albert儘管患有嚴重自卑感,但好歹認為自己還是英國王室人員。 Lionel知道口吃的人背後就是有一份不肯跨越的恐懼,Lionel治療第一步驟就是要打破對方的心理障礙,在Lionel眼中,他知道Albert絕對可以作一個非常稱讚的國王,但他卻需要克服內心那份恐懼感和自卑感。在治療過程中,Lionel與Albert可以說是亦師亦友,就好像長輩那樣教曉他許多做人的道理,並且不斷加增他各方面的自信心。 Albert後來發現原來Linoel沒有受過正規訓練,不是真正的醫師,這個未來英國國王頓時有受騙的感覺。但Lionel的回應是,他從來沒說自己擁有什麽博士名函或醫治執照,他被廣泛認同乃是人的口碑和過去治療軍隊士兵口吃的經歷,而且Lionel認為,既然他有能力醫治Albert多年口吃的毛病,彼此就應該互相尊重,平等互待。 Lionel協助Albert最有威力的一著是在英皇喬治六世加冕前一天,兩個人在英國傳統西敏寺大教堂排練預習,Lionel這個治療師居然毫不客氣坐在只有英國國王才有資格坐的王椅上,Albert怒不可遏,結巴巴叫對方離開那張王椅,Lionel回應說,這只不過一張普通椅子而已,沒什麼了不起,Albert越講越生氣,並且提醒對方,他是英國國王,有絕對權柄處罰對方,Lionel回應說,你「不是說過不要當王嗎?爲什麽我要聽你的!」治療師Lionel的激將法果然了得,Albert終於找到他的自信,並且相信自己可以當一個稱職的國王。 Albert因著Lionel的幫助,克服了自己的心魔,順利登上英國王位寶座。1939年英國向納粹德國宣戰,喬治六世在Lionel的協助下,透過廣播電臺向英國百姓講了一篇非常振奮人心的一番話,他因此也成了百姓所擁戴的英國國王。 喬治六世到過世以前一直與Lionel維持一個非常友好的關係,這個英國國王如果沒有遇到這位機智的Lionel,相信他的口吃不見得能夠得到醫治,他被逼當了英國國王也對國家毫無建樹,枉說國家需要他的時候,講出振奮人心的一番話。Lionel不單醫治喬治六世的口吃,更重要是醫治他心理的障礙。儘管他面對地位崇高的皇室人員,手握生死大權的國王,他不畏強權,不怕別人對他作出挑戰和質疑,他相信自己的專業,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以不亢不卑、不驕不謅的態度,用處變不驚的方法處理他與喬治六世之間的衝突,憑著他的專業知識、機敏、穎智,不但醫治了Albert多年嚴重的口吃,更幫助他找到過去失落那份自信。喬治六世的成功背後需要一個睿智的Lionel,正如三國演義的劉關張背後也需要一個鬼才諸葛亮。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38 萬物都有定時

  「現在的痛苦是先前快樂的一部份」The Pain Now Is Part of The Happiness Then,這是電影『影子大地Shadowland』其中一句對白;在電影中,與這個有關的另一句話是「為何要愛?既然失去它是如此的痛苦」。 「影子大地」是講及英國文豪C.S. Lewis與一個離婚女子Joy的愛情故事。C.S. Lewis是一位教授,54歲時遇到Joy,這是他的初戀,兩人有相見恨晚的感覺。C.S.Lewis非常疼愛這個女子,她也深愛這位文豪。兩人墮入愛河之後,Joy發現自己得了末期的癌癥,可以想像他們兩人當時心情多麼掙扎,Joy因此對Lewis這樣說,「現在的痛苦正是先前快樂的一部份」,意思很明顯,先前談戀愛的滋味是美好的,但也必須接受日後分離時的痛苦。( Joy深信她的離世會帶給C.S.Lewis很大的傷痛)。Joy最終因癌癥過世,C.S. Lewis也講出他內心傷感的話,「為何要愛?既然失去它是如此痛苦」,這時候的他能夠體會Joy當初講出那句很有深度的話。 「痛苦是快樂一部份」,當一個人談戀愛的時候,誰會想到日後因失戀所帶來的痛苦,懷著興奮心情步入教堂結婚,無論日後逼不得已離婚,或因配偶患病早逝等,這都會帶來分離的痛苦。沒有當初轟轟烈烈的戀愛,也就沒有痛心欲絕的分離。用客觀角度來看,這豈不是典型的人生的寫照,有得就有失,有快樂就有痛苦,有成功就有失敗。 被認為人類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在聖經傳道書就一針見血講到人生就是活在成敗得失這個迴環裏面。「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傳道書3:2-8),所羅門王先後用了14個對比,這14個對比剛好是有一半是正面的﹐但一半卻是負面的;一半是積極﹐一半是消極﹐用數學的術語來說﹐14個是正的﹐14個是負的﹐如果把這14個對比放在天平一放﹐14個好的是在右邊﹐14個不好的放在左邊,最終的結果,就是0。 談戀愛的時候,心中充滿各種喜樂,那裡會想到日後失戀時所帶來的痛苦,人在得的時候不會想到失,而失的時候也不會想到得,正如所羅門王的14對比所描述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得失的總數是一樣,愛情能夠給你歡樂,但它同時也給你痛苦;財富可以給你享受,但它也會帶來苦惱;成功讓你感到快樂,但面對失敗時,痛苦就變得難以忍受。一個人期待一份東西,他得到了,這會帶來快樂,然而,當他失去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同等量的悲傷,得時是八分快樂,失去時就有八分的痛苦,總數是一樣。有人得了財富,卻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有人在事業也許比不上其他人,卻在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或時間自由方面比別人多。有些東西看似不公平,細想一下,其實還是公平的。 2012年轟動台灣的富家子弟李宗瑞,多年來仗著家裡有錢,爲了滿足個人性慾,以不法手段迷奸許多少女,最後東窗事發,鋃鐺入獄。過去他得到「十分」的享受,然而,最終他也得到「十分」的痛苦。廣東俗語「有咁多風流,有咁多折堕」,翻譯成國語就是:享多少福,就遭多少罪。李宗瑞的事件絕對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套用每一件事情上。在香港地產界曾經顯赫一時的名人羅兆輝,綽號神童輝,他只有高中學歷,以打工仔起家,卻因擁有地產方面投資的天賦,點石成金,短短幾年,成為香港億萬富豪之一,人生最高峰時,曾坐擁廿億身家,洋樓遊艇不但應有盡有,而且身邊更是美女如雲。拜亞洲金融風暴所賜,一夜之間成為負資產持有人,欠下巨債,一度曾經企圖在避風塘私人遊艇上燒炭自殺,但後來獲救,後因吸毒及販毒而被澳門司警拘捕,2011因心臟病發而倒斃,終年47歲。 無論是李宗瑞和神童輝,兩個人的故事最後還是回應到所羅門王所講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零和遊戲。有人早一點得到,有人晚一點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總數還是一樣。有過多少快樂,日後就有多少悲傷。而且世界有一樣事情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就是死亡。死亡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一個人擁有七分,日後失去也是七分;如果他只有三分快樂,他將來的痛苦也只有三分,上帝實在很公平。既然總數都是一樣,為何對周圍事情那麼執著,倒不如好好享受在地上的一起,上帝給你多少,就享受多少,爲了銀行多幾個數字而搞到天翻地覆,爲了短暫快樂而為禍人間,值得嗎?得到多少,失去也多少,金錢是如此,享受是如此,愛情也是一樣。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