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學會珍惜

  2012年的感恩節對John和Ann這對夫婦算是最有意義的,因為這個星期是他們結婚80周年紀念日。他們兩個人是在1932年11月25日結婚。到目前為止,他們擁有5個兒女,14個孫子,16個曾孫。John今年101歲,而Ann也97,當兒女和孫子等一同為他們慶祝這特別的日子,John不斷的說,我們非常蒙受上帝的看顧和祝福。   John跟父母在1921從敘利亞移民到美國,高中畢業之後,就作街頭販賣水果,而Ann家人是他們的鄰居,也是從敘利亞移民到美國。兩個人從小接觸,日久生情。Ann父母本來把她許配給一個比她大20歲的男人,但Ann最後爲了愛情而跟John私奔,那時她才17歲。Ann回想起來,她也不知道當年是否作出一個正確的決定,兩個人一起長大,彼此熟悉,青梅竹馬,結婚好像是很自然的事。回想過去,總有許多快樂和值得回味的時光,但他們也承認,兩個人相處,難免也有傷痛和不堪回首的日子。當問到他們能夠維繫80年這段婚姻的秘訣是什麽?兩個人都異口同聲說 ,不要把對方的好處看作理所,乃是懂得彼此珍惜。   夫妻能夠相處80年實在是很不簡單,如果你不相信,到書店也不見得找到一張結婚50周年紀念卡。這對老夫妻談到結婚相處的秘訣,就是彼此珍惜,不要把對方的好處當作理所當然,這實在值得細嚼的話。   心理學家提到,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就是對身邊環境具有適應性,基本上這種適應性可以說是好事,譬如說,人很容易適應他們所聽到的各種吵雜聲音,看那些坐落在高速公路旁邊或地鐵站附近的住宅,不管聲音多吵鬧,住戶晚上還可以睡得著,起初也許不習慣,但過了一兩個月,他們已經適應了,什麽汽車火車聲音都聽不到,這種適應性是帶有良性作用;但人如果對周圍發生好事已經適應了,但就不見得是好事,譬如說,對家人的愛和朋友的關懷習以為常,對舒適的生活和上帝豐富恩典看作理所當然。當一個人對周圍好的事情已經習慣或適應,心態上容易出現嚴重扭曲。   一個天使,他經常化身到人間幫助有需要的人,他很樂意看到凡人臉上那份幸福感。一天,他看到一個愁眉苦臉的農夫,問他發生何事?農夫說他家水牛病死了,沒有這頭牛,他就無法下田工作,天使於是賜他一頭健壯的水牛,農夫非常高興回到田裏面耕種,天使看到農夫找回他失去的喜樂,他也感到很高興。過了一天,天使遇見一個男人,他看來非常沮喪,天使問他發生何事?對方說他的錢被騙光,沒有盤纏回鄉;於是天使給他回鄉的路費,那人很高興上路回家,天使也感受到那人臉上的幸福感。隔了一天,天使遇見一個詩人,這詩人很年青,非常英俊,並且很有才華,他也討了一個漂亮溫柔的妻子,但他看來一點都不快樂,天使就問這詩人,『我能幫你什麽忙?』詩人回答說:『我什麼也有,只欠一樣東西,你能夠給我嗎?』天使回答說:『請說!』詩人望著天使:『我想要幸福,但我感覺不到。』這下子把天使難倒了,這個人什麽都有,但卻覺得不幸福。天使想了一下,說:『OK,沒問題。』天使然後把詩人所擁有的都拿走,他拿走詩人的才華,毀去他的容貌,奪去他的財產,讓他妻子病危在床上,完畢之後,天使就離開。一個月後,天使回到詩人身邊,那時他餓得半死,衣衫襤褸,幾乎活不下去。於是,天使把他原有的一切還給他。然後,又離去。半個月後,天使再去看這詩人。這次,詩人摟著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謝。他說他找到幸福了。   這個詩人跟以前相比,他沒有多了什麽?爲什麽他以前不覺得幸福?因為習以為常。人對周圍好的事情已經過於適應,容易把自己所擁有的看作天經地義,他們生活心態因此失去均衡,於是人變得不滿足,也不感到快樂。   回頭講到這對結婚80年的老夫妻,他們認為兩個人相處多年的最大的秘訣就是彼此珍惜,不把對方的優點看作理所當然,簡單來說,那就是經常為自己的配偶感恩。說來很奇妙,這對老夫妻沒有受過什麽高深的教育,夫婦一生都是以販賣水果為生,但卻能夠明白夫妻相處之道,就是彼此珍惜,隨時為對方感恩。那麼簡單的生活道理,連受過高深教育的人也不見得做得到。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24) 小心解讀

  2012奧運在倫敦舉行,蘇俄女子排球大热倒灶,沒有拿到一面獎牌,教練奧夫因此欽尼科感到内疚,倫奧結束不到一個月,奧夫欽尼科被發現懸樑自盡,他以上吊方式結束了他在地上43年的歲月。   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人思想所左右,譬如說,一個女生在遠處看到男人,他戴墨鏡、穿一襲黑衣,嘴上咬著一根煙,這女生感到不安全,內心有恐懼,很自然掉頭往另一個方向加快腳步走開,是她看到這陌生人感到害怕嗎?不是,乃是她看到這人,經過短時間思考評估,認為這情況不安全,是思想喚起她的懼怕,按次序排列是這樣:看到一個戴墨鏡陌生人(事件),想到危險(思想),感到害怕(情緒),最後決定逃跑(行動)。再舉另一個例子,一個男孩在百貨公司遠處看到一位長頭髮的女孩,外表似曾相識,他想到一個自己心儀的女孩子,心裡感到異常興奮,於是快跑往那方向走過去,過程次序也是一樣:看到一個長頭髮女生(事件),他想到心儀的女孩(思想),因此感到興奮(情緒),快步走過去(行動)。把這個程序套用在一個沒有得到獎牌的球隊教練身上,情況也很類似,球隊沒有得到獎牌(事件發生),「我當教練很失敗、我沒用」(思想),人感到沮喪憂鬱(情緒),於是懸樑自盡(行動)。特別注意一點,不是事件發生喚起人的情緒反應,中間過程是經過了思想這部份,意思是說,儘管發生一件不幸的事情,如果當事人的解讀不同,他的思想自然不一樣,那麼他的情緒也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有一個老兄,他最近買了一部高檔二手車,價錢公道,外形美觀,高興之餘,他忍不住開著車子到處兜風溜達。那天下雨路滑,來到一個急轉彎的地方,由於車速太快,儘管他緊急刹車,但車子還是往旁邊的一顆樹撞過去。他驚魂甫定,從車子走出來,看到新買的車子撞成那個樣子,心涼了一半。他記得車子尚未有保險,看來車子只好報銷,一萬多塊錢註定泡湯,但怨天尤人又有什麽用?只怪自己開車太大意。冷靜過後,他打電話叫拖車公司把車子處理好,之後打電話向家人求救。在等待家人接他回家時,他心裏難過到極點,不斷責怪自己。就在這個時刻,一部車子也是在這個急轉彎地方失控,往他車禍同一個方向撞過來,對方也是撞向同一棵樹,司機在車禍昏迷,流了很多血,醫院救護車接到通知馬上過來,救護人員經過一番功夫,才把傷者從汽車殘骸救出來,並且火速送到急救室,對方性命安危尚且不知道,但他全新的淩志汽車看來報廢。過了一會,前面車禍的那個老兄,他家人到了,回家路上,這老兄發現他本來自責和憂悶的心情沒有了,取而代之是另一種感覺,不是特別興奮,但心情沒先前那麼沉重,爲什麽?因為跟那個被送到醫院的人相比,他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至少他沒有因車禍受傷或死亡,車子報銷但人卻平安。   想想看,車禍發生並沒有改變,他車子還是要報銷,金錢損失無法避免,爲什麽他先前心情那麼低落,一下子人變得很平靜,不再感到沮喪憂悶?原因是他思想改變了,他對車禍的解讀不再一樣。先前的情況是,車禍發生(事件),想到車子沒保險、一萬塊錢泡湯(思想),心裡感到憂悶難過(情緒),強烈自責(行動)。後來的情況是,車禍發生(事件),我沒有受傷或殘廢、人仍然活著(思想),憂悶難過減少(情緒),也許應該來一個慶生會(行動)。   同樣事件發生,當一個人對發生事情解讀不一樣,他的想法不同,那麼他的想情緒反應也不一樣。所以你可以看到,人的情緒在乎一個人對事情發生之後他如何解讀,思想深深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所以,聖經箴言書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書4:23)。羅馬書保羅也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1),這兩段經文都提醒我們,要經常注意我們的思想,事情發生是好是壞,有時候並非絕對,最重要的是人對事情發生如何解讀,人用一個什麽的角度看事情,這才是最重要。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23) 參孫

  David Petreau的故事也帶出聖經另外一個傳奇人物,他就是參孫Samson。   參孫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中最孔武有力的傢伙,講體力,人類歷史中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巨人歌利亞、項羽、Rambo、阿諾、任何一個美式足球球員可以說望塵莫及;但是,儘管他有力拔山河的本領,但他在心理和心靈上卻是非常衰弱。在體型上參孫被稱為舊約的Rocky ,但靈性上他是弱不禁風的賈寶玉。   參孫力大無窮的秘訣不是去健身房,也不是吃迷魂藥,在他沒有出生以前,神已經告訴他父母,參孫是神特别揀選的,不過有三樣事情他必須對神委身:不能喝酒,不可以吃某些食物,不可以剃頭。不可剃頭是提醒他,他是與別不同,而必須對神完全委身,只要參孫如此遵守神這三個吩咐,他的神力不會停止。參孫從小就知道不可以剃頭髮,他一直都嚴謹遵守,直等到他遇到一個叫大利拉的女人,他完全忘記了他對神的委身。中文有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英文卻是這樣說:a man is never weaker than when a woman is telling him how strong he is,意思是說,當一個男人聽到一位女生說他多本事的時候,他也是最脆弱的時候。參孫最終就慘敗在這個女子大利拉手上。   以色列人當時最大的敵人是非利士人,參孫憑著他的神力,一人可以殺千,非利士人對他簡直無可奈何,他們很想找出參孫孔武有力的秘密,於是以大利拉作魚餌,希望能夠套取參孫力大無窮的秘訣。大利拉拿出女人最大的本事來對付參孫,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功夫。參孫開始假意哄她,說如果用七條未乾的青繩子把他綁起來,他的功夫就會盡失,大利拉聽了照辦煮碗,誰知這是騙人;大利拉於是撒嬌,參孫又用另一個方法哄她,大利拉又找人照做,但還是假的。別以為參孫一定學乖了,他沒有,他跟Rocky一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如果一個女人問你秘密,你告訴她之後,轉頭有人挖你的牆腳,你腦袋會想什麽?Forrest Gump也許比參孫聰明。參孫繼續玩這個死亡遊戲,繼續妥協,最後他受不了這個女人的死纏難打,把自己不可以剃頭的秘密告訴對方,而大利拉找人把參孫頭髮剃掉,參孫天生神力因此失去。聖經說,「參孫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這是何等淒慘的一句話。   沒有一個人計劃要作一個失敗者,失敗通常不是突然發生,而是一步一步出現;沒有一個人告訴別人,他計劃有一天成為一個酒鬼,這都是一點一滴慢慢塑造出來的結果;沒有人會告訴別人,他有一天成為癮君子,這總是一天一天形成的;也沒有人結婚那一天說,有一天他要跟太太離婚,總是從一點點小事情開始,講一些不好聽的話,然後演變成外遇,最後離婚;沒有人存心要把自己身體搞到一塌糊塗,總是在每天的飲食習慣中一點一滴養成的;都是從一些好像微不足道的事情開始,然後開始累積,到了某一天,發現不對勁,但為時已晚。還天真舉頭向天問說:神在那裡?我爲什麽搞成這個樣子?   參孫的故事,可以說是每一個信徒的一個借鏡,尤其身為教會領導階層的。信徒認識神越深,服事神越久,越容易落入一個錯誤思維,以為一方面可以放縱自己的肉體,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靈性上得到滿足,但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很多信徒經常忘記自己不過是人,人在身體上、情緒上、和靈性上都有一個極限,當人沒有體會到自己的極限,最終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那是才發現「頭髮」被削掉,神已經離開了,事奉能力已經失去,自己成了撒旦的俘虜,成為千夫所指的天大罪人。   跟大衛一樣,參孫因為違背神命令而最終付出一個非常沉重的代價,非利士人把他抓起來,挖了他一雙眼睛,把他放在磨房作苦工。磨房可以說是參孫人生最黑暗時期,他一生從沒有這麼窩囊,但這卻是他靈性的轉捩點,是他可以安靜思考的時刻,他可能想到過去放縱自己,叛逆神,忘記他與神之間的約。當他頭髮慢慢長長,這也表示他已經向神認罪悔改,與神和好,儘管他眼睛沒有恢復,但他的神力回來,臨死以前,他再有機會為神打了一場美好勝仗。   沒錯,信徒犯罪要承擔叛逆所帶來的結果,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頭,神願意一次又一次給我們服事祂的機會。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22) 拔示巴症候群

  David Petraeus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有威望的一位美國四星軍官,卻因與那位幫他寫自傳的有夫之婦發生婚外情,不但搞到聲名狼藉,最後還要辭去他在CIA崇高的職位。許多記者不禁會問,一個如此出類拔萃的將領,手上握有軍中高權,威信如日當空,卻爲了一個女人搞到如此下場,一個聰明將領的他,怎會冒這麼大的危險?難道事前他沒想到後果嗎?   據說在美國軍官的培訓過程中,有一篇文章是每個軍人都必須閱讀的,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拔示巴症候群﹕成功領袖在道德上的敗落。』這篇文章在1993年曾經刊登在Th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內容是以聖經撒母耳記下大衛王和拔示巴的一段故事作背景。拔示巴是赫人烏利亞的丈夫,大衛得統天下之後,閒來無事,在皇宮屋頂看到美人拔示巴沐浴,頓時起了淫念,邀請對方到皇宮並且與她發生關係,等他知道拔示巴懷孕,爲了掩人耳目,他親自下命令,把尚在軍中服役的拔示巴丈夫送到戰爭前線,最後烏利亞成了炮灰,大衛於是名正言順娶了拔示巴作他的妻子。大衛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這怎能逃得過上帝的耳目,耶和華神不喜悅大衛這種惡行,並且派先知拿單指責他,大衛縱使後來為自己的過犯認錯悔改,但他最終還是要承擔姦淫和借刀殺人所帶來的結果,家裡兒女出亂倫,弟兄互相殘殺,大衛最疼愛的兒子押沙龍背叛他,最後這兒子也死在沙場。   拔示巴症候群這篇文章的兩個作者嘗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爲什麽一個本來具有崇高道德規範的大好人,一旦成為軍中將領或國家最高元帥,他們的道德水準突然一落千丈,作出一些他們以前認為不道德的事情。作者認為主要原因是,當一個人有機會爬到一個非常崇高位置,手上握有生殺大權的時候,他的內心可能出現嚴重的扭曲,他們看自己非一般平常人,過去的成功誤導他自己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世界所定的律法和規矩只是為別人所設的,絕不套用在他們身上。正因為這種扭曲心理,最後連本來道德高尚的人物也難免落入這個陷阱。   在David Petreau以前,其實也有好幾個美國政治重磅人物因「性醜聞」而搞到名譽掃地。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與競選女同工發生不戀情,對方因此懷孕生子,而他卻從一個總統候選人變成法庭上的被告。前美國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與白宮女職員搞男女關係,證據確實但他仍然自圓其說,儘管他沒有因此遭彈劾而下臺,但每次提到克林頓總統,不期然讓人想到這件醜聞。前紐約州長史必哲(Eliot Spitzer)也因高價買春而最終讓他失去競選總統的機會。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在紐約強暴飯店服務生,不但丟了總裁職務,還搞到官司纏身,競選法國總統的機會也沒有了。爲什麽這麼多手握高權的男人如此慘敗下場?這就印證了前面所提到的「拔示巴症候群」,他們憑著個人本事和各種因素爬到高位,這不但讓他們感到飄飄然,更認為這世界對他們奈何不得。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只有蠢人才會被人抓到把柄,但他們覺得自己勝人一籌,絕不會被抓,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讓他們泥足深陷,但上得山多終遇虎。   舊約一位聰明絕頂的皇帝,名叫所羅門,他在聖經箴言書曾經這樣說,「你心中不要戀慕他的美色、也不要被他眼皮勾引。因為妓女能使人只剩一塊餅、淫婦獵取人寶貴的生命。人若懷裏搋火、衣服豈能不燒呢。人若在火炭上走、豈能不燙呢。」(箴 6:25-28)所羅門所講這句話可以說是老掉牙,但裏面的真理卻千年不變,很不幸的,類似故事情節仍然不斷按照劇本上演。   在念神學院的時候,教授曾經給那些將來在教會作帶領的人作出語重心長的忠告,他這樣說:如果你認為自己靈性高超,不認為外遇這等事會臨到身上,那麼你失足跌倒的機會遠比其他人高;倒過來,如果你認為自己隨時隨地會栽在性的誘惑當中,你反而比較能夠勝過。這正是保羅所說,「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 10 章12 節)。   不要因別人的失敗而慶倖,乃是以此做鏡子,經常提醒自己。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121)思想扭曲

  這是一位醫學教授告訴我的一個典型中國家庭故事。這家庭只有一個女兒,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念書非常認真,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班上第一名,父母一直對她引以為傲。為了讓她專心念書,除了讀書以外,父母從不要求她做任何家事,家裡一切家務,包括煮飯、燒菜、洗衣服、洗廁所、擦地板等都是母親一手包辦,父母灌輸給孩子的概念是,書要念好,成績要優異,其他都不是很重要。這女兒沒有辜負父母的期盼,她以第一名高中畢業,連大學入學考試SAT也是滿分,最後她被美國一所常春藤學校錄取,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一個很大的期盼。沒想到進了大學才一個學期,女兒聖誕節放假回家,女兒的臉容把父母嚇了一跳,一下子體重減輕了10磅,細問才知道女兒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原來這女兒在大學修了六門課,學期結束,她成績單出現五個A、一個B,這是她念書以來,第一次拿B,這讓她對自己感到非常失望,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因過分煩惱而患上憂鬱症。   因為讀書考試沒有全A就感到自己很失敗?也許你認為這實在荒謬到極點,但不要過分責怪這個女生,許多人就是經常落入這種全有全無的錯誤思維裏面,連聖經一位大人物,他也曾經落入這個光景,提到他的名字,信徒對他一點都不陌生,他的名字叫以利亞。   首先談談當時的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主前八七0年左右。大衛王朝之後就是所羅門,不久以色列分為南北兩國,北國仍稱以色列,南國叫猶大。那時以色列王亞哈極為推崇物質享受,王后耶洗別更帶領全民敬拜迦南地的異教,社會風氣因此變得非常敗壞。異教的迷信滲透整個北以色列國,神就藉著先知以利亞對以色列發出嚴厲的警告,說明如果先知以利亞不禱告,天就不下雨。北國就因為以利亞不禱告而整整有三年半沒有下雨。三年後,北國仍然很腐敗,於是來一場迦密山真假先知的大鬥法,以利亞為了證明唯有耶和華是真神,就在迦密山上一個人單挑以色列四百五十個拜巴力的假先知。看那一位神能夠從天降火把祭壇上的祭物燒光。最後以利亞在所有以色列人面前力打敗了四百五十個假先知,證明耶和華神是唯一的真神,以色列百姓親眼看到耶和華神從天降火燒盡整個祭壇。以利亞心想經此一役,北國從上到下、從王到老百姓,都應該回心轉意歸向耶和華,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王后耶洗別聽到以利亞所行的一切,居然下了一道追殺令,以利亞聽到之後,馬上落荒而逃。   「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裡求死、說、耶和華阿、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列王紀上19:4)   根據聖經的記載,以利亞是舊約裏面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先知,神藉著他行過許多神跡奇事,他曾經禱告叫死人復活,他禱告叫天不下雨,結果北國三年半沒下雨,爲了在假先知和以色列百姓面前證明耶和華是神,他求神降火在祭壇上,神垂聽禱告,降火把祭壇的祭物全燒光。所以我們看到,每樣事情經過先知以利亞的手都可以逢凶化吉,而他對神每一個禱告都會應驗,唯獨他期盼北國以色列人歸向神這件事情卻沒有發生,他因此感到自己很失敗,認為自己比不上他的列祖,最後甚至求神取走他的性命。地上有人認為他失敗嗎?神有把他與列祖相比嗎?沒有!這都是他扭曲思想所造成的結果。   神沒有接受他以利亞求死的請求,也沒有認同他失敗的想法,神用祂獨特方法與以利亞講話,最後神吩咐以利亞把地上的工作完成,然後以天軍火馬迎接他會天家。除了以諾,他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死亡的人。   連一個偉大先知也會落入這種思想扭曲,何況我們一般信徒,這正是對我們每個信徒一個提醒。很多人也是這樣,一次考試不理想,認為自己很沒用,不適合念大學,我正如父母以前曾經說的,日後一定當乞丐,註定一生討飯;或者第一次約女孩子外出被拒,認定世上再沒人喜歡自己,將來不可能結婚,以後一輩子要過單身生活。這種思想容易成為滾雪球效應,但卻是思想扭曲的結果。不要因為一件不如意事情的發生而否定自己其他成功的地方,人需要學會調整自己,避免落入這種非黑即白的錯誤思想陷阱裏面。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