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愚蒙人、愚昧人、和褻慢人

  很多信徒都讀過舊約箴言書,它教導人有關處事哲學、道德規範和生活教訓,被認為是所羅門王所收集和所寫的智慧話。然而,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箴言書獲取智慧呢?不見得!因為有些人一點就馬上醒悟,但不少人卻是屢教都不會。講到追求智慧,箴言書就提到有三種人-愚蒙人、愚昧人、和褻慢人,讓我們一一細看。   「愚蒙人」在希伯來文是peti,英文翻譯是simple,原文的意思是「天真」,表示這人容易上當,別人說什麼都信,箴言書14:15這樣說,「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很明顯,愚蒙人這種心態當然容易受人影響,易被人擺佈。當聖經講到「愚蒙人」時,往往常與年輕人連在一起,為何少年人是愚蒙人?因為他們人生經歷不足,缺乏智慧,不曉得世道險惡,龍潭虎穴照踩下去,箴言書22:3如此說,「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儘管如此,愚蒙人也有他們的優點,就是具受教心,有其塑造性,換句話說,愚蒙人雖然天真、易受騙,但如果他們多觀察周圍所發生事故,或受到一位好導師的啟蒙,他們仍然有藥可救,並且從中懂得智慧。箴言書19:25,「鞭打褻慢人、愚蒙人必長見識.責備明哲人、他就明白知識。」譬如說,一個年輕小夥子入世未深,為了好奇而參加黑社會幫派,遇到一位好老師,曉以大義,從此改過自新,在聖經中,他就是一個愚蒙人。平心而論,我們每個人在某一個程度也算是個「愚蒙人」,年輕時,入世未深,人生經歷淺薄,經常把自己撞到頭破血流,然而,經一事長一智,隨著年歲增長,人變得成熟。信主之後,蒙神光照,人變得有智慧,無論思想行為和待人接物,都出現跳躍式的進步,雖然偶然因著愚昧會碰釘子,但總括來說,人還是朝正路前進。   箴言書針對的第二種人,稱為愚昧人或愚妄人,希伯來文是kesil,英文翻譯是fool。愚昧人個性固執,人很自大,心存驕傲,經常自以為是或自以為義,箴言書12:15如此形容,「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很明顯的,與愚蒙人(simple)相比,愚昧人(fool)最大問題是,他們藐視智慧,而且缺乏一個受教的心。最慘的是,儘管他們屢次遭受責打大,但始終死性不改,所以箴言書27:22這樣說,「你雖用杵將愚妄人與打碎的麥子一同搗在臼中、他的愚妄還是離不了他。」他們重複犯錯,功課永遠學不完。還有,愚昧人個性衝動,遇到不順他們心意的事情,怒氣馬上爆發,周圍的人立刻遭殃,箴言書29:11這樣說,「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另外箴言書20:3也說 ,「遠離分爭是人的尊榮.愚妄人都愛爭鬧。」愚昧人火爆脾氣自然易與人起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愚昧人看「對錯」有他自己一套看法,「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箴言書12:15),這裡提到的「正直」,在原文裡是「對的」意思,換句話說,擺在愚昧人面前明明是錯,但在他眼中總是「對」,因此對著愚昧人,外人根本無從幫起。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愚昧人不只是「笨」,而且很「驢」,「驢」是指這動物固執個性,一個人「笨」不要緊,若一個人笨而且「驢」,那實在無藥可醫了。   另一方面,愚昧人看犯罪如同兒戲,經常廢話連篇,謊言不絕,「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箴言書10:18),因此,跟愚昧人在一起,常被他們耍弄,箴言書10:8也說「通達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愚昧人的愚妄,乃是詭詐。」所以看到,愚昧人對罪基本上是麻木,作奸犯科如同玩遊戲,殺人越貨如同玩耍,箴言書14:9也說「愚妄人犯罪,以為戲耍;正直人互相喜悅」因此,與愚昧人為伍不但不智,而且非常危險。嚴格來說,愚昧人對追求智慧毫無興趣,他們一心追求物資享受,追求情慾滿足,他們隨時會作些出人意表和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對「神的訓誨」不但當作耳邊風,甚至嗤之以鼻,最終他們自食其果,把自己搞到偏體凌傷。   箴言書最後針對的一種人是褻慢人,希伯來文是lets,英文翻譯是mocker。褻慢人是聖經箴言書所指責中最糟糕的一種。「褻慢」這個詞語,我們不太常用,但聖經卻一再提及,「褻慢」這個詞語在中文詞典是輕慢、不莊重,英文mocker也帶有輕蔑和嘲笑的含義,表示一個人講話隨便,不慎重、甚至輕蔑和嘲笑他人。從屬靈角度來看,這種個性的人非常極端狂傲,他們目中無人,心中無神,箴言書21:24這樣說,「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   箴言書認為褻慢人是屬於無可救藥的狂傲人,與他們共事或生活是一件極痛苦的事,「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分爭和羞辱、也必止息」(箴言書22:10),這句話的意思是,整天與嘲笑和輕蔑他人的人在一起會叫人生不如死,把這些人趕出去,那就天下太平。愚蒙人(simple)年輕少不更事,愚昧人(fool)不聽勸告,與前兩者相比,褻慢人(mockery)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對別人的勸告不但聽不入耳,甚至反唇相譏,箴言書9:7-8這樣形容,「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污。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箴言書13:1也說,「智慧子聽父親的教訓.褻慢人不聽責備,」所以看到,褻慢人心驕氣傲,他們不但厭煩責備的話語,甚至輕看、輕蔑和嘲笑勸告他們的人。   愚蒙人缺乏智慧乃因缺乏人情世故,愚昧人沒有智慧乃是藐視智慧,而褻慢人不但輕看智慧,他們還嘲笑追求智慧的人。褻慢人自大狂傲,自以為聰明,他們想透過對人批評攻擊來挾制別人人和掌控一切,因此,與褻慢人建立友誼簡直是緣木求魚。

365)恐怖的愛

  Ellen Munger在美國Indiana 州的Evansville長大,是家裡三個孩子之中年紀最小,也是家中的「明星」,十七、八歲時,巳是個出色歌手,還會作曲,曾在鄉村音樂聖地「大奧普賴」歌劇場演出。一九七八年,她十八歲,到紐約追求表演事業,不久就獲得試鏡機會,為賣座的音樂劇《讓我的人到來》(Let My People Come)試鏡。   試鏡時,Ellen 發覺彈奏鋼琴的那個男人琴藝精湛。他叫Ken Ford,三十二歲,是這齣音樂劇的音樂導演,有一頭烏黑長髮和一雙銳利的碧綠眼睛,風度翩翩。Ellen馬上被對方緊緊吸引,當時覺得他不但長相俊美,而且才華超卓,很有神祕感,她見過的男人沒有一個比得上他。Ellen試鏡後,加入了那個费城劇團,不久就和Ken同居,她以為找到如意郎君,誓沒想到,她的噩夢才剛開始。   Ken Ford在费城長大,曾到越南服役,一九七〇年代初回到美國從事音樂劇創作,那時他尚未成名,後來獲聘為《讓我的人到來》一劇的音樂導演,才嶄露頭角,這齣音樂劇在紐約、費城演出,場場爆滿。   兩人同居一年之後,Ellen發覺Ken性情很古怪,他精神不能集中,喜怒無常,經常喃喃自語,而且次數越來越頻密。一個雨夜,兩人表演後回到寓所,Ford突然用力把Ellen推向牆壁,厲聲說不喜歡其他男演員看她的樣子,然後抓住她兩肩,連番把她的頭撞向牆壁。Ellen掙脫後,想令他冷靜下來,但卻被他逼到角落,她摔倒在地,Ken剝掉她的牛仔褲,並將她.粗暴地強姦。   事後,Ellen回到臥室裏,徹夜縮在一個角落,反覆思量剛才一切,不明所以。Ken則在客廳來回踱步。一夜終於過去了,Ken走到她面前,請求原諒,「我愛的只有你,也只有你才能夠幫助我。昨夜的事,以後不會再發生了。」Ellen那時年輕,而且沉醉在愛河裏,她相信他所講的。   兩人繼續隨着劇團巡迴演出,過了愉快的幾個星期,彼此輕憐蜜愛,一起創作。可是,有一天,Ken終於向Ellen承認,他經常聽到一些聲音悄悄述說她和別的男人有染,並陰謀陷害他。每次這些聲音出現,他就會毆打和性虐待Ellen。Ellen當時完全不知道精神病這回事,只知道應該照顧所愛的人,她帶他去散步,和他談話,希望能令他冷靜下來,但這種方法果效不大。   Ellen塗化妝品、穿長袖襯衫遮掩身上的瘀傷,並沒有把自己的苦況告訴任何人。一九八一年,Ken終於去看精神科醫生,醫生給他開了精神分裂症藥物,最初似乎有效,可是不久他就停止服藥,   一九八三年春天,Ellen和Ken離開劇團,搬到加州Oakland,而Ellen的姊姊和家人就住在這裏。Ken的妄想症變本加厲,有一天,Ellen準備上街買東西,Ken擋住大門,說他心中的禪宗眾神不肯放她離去。Ellen 知道,她的男友已經完全失去理性,活在幻覺之中了。其後五十四天,Ken 把她囚禁在寓所裏,切斷了電話線,只許她喝番茄湯,還把煙蒂在湯裏按熄。Ken一次又一次強姦她、毆打她,Ellen當時以為自己死定了。一九八四年春天的一個下午,Ellen的姊姊卡琳心血來潮,開車到Ellen家,登門按鈴。Ken把門打開一條縫,卡琳瞥見妹妹渾身是血,連忙跑到附近公用電話亭,打電話報警。警方到來,合五名警察之力,才把精神病患的約束衣套在Ken身上,把他拖走,Ellen搬到姊姊家裏休養。   但Ellen噩夢並未結束。兩個星期後的一天下午,卡琳接到Ken的電話。他說禪宗眾神要他回到Oakland,把Ellen殺掉肢解,再把她的內臟掛在樹上,然後自殺。Ellen通知警察,警方派人在卡琳屋外監視,兩個星期之後,Ken被拘捕,他被控危及自身和他人,被判有罪,須進州立醫院六個月,但根據律法,Ken一百八十天後就可以重獲自由,那時他可以再次追殺Ellen。Ellen徬徨之餘,跑去找Alameda County district attorney檢察官Leo Dorado,檢察官認為,為了Ellen本身安全,必須從此消失。於是透過各種合法途徑,Ellen Munger把姓名改為Kathryn Keats,從此,Ellen消失得無影無蹤。   除了家人和幾個兒時好友,Ellen和所有舊識斷絕了音訊,她找到一份電影融資的工作,慢慢交了些新朋友,但仍保持自己身世的祕密。一九八八年,她認識並愛上了Richard Conti。Richard是個印刷業行政人員,認為Kathryn Keats活力充沛且性情穏重,可是,她總是心事重重,時常半夜醒來,嚇得渾身頭抖。他們一九九三年結婚,生了兩個兒子;Andrew十一歲,Lorenzo九歲。   在外人眼中,Kathryn Keats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很是活躍,並能悉心照顧孩子,但心裡上,她我還未恢復自由。一天下午,她往窗外望,看到一輛汽車停在路旁,車窗鑲的是有顏色的玻璃,看不清楚車上坐了什麼人。幾小時過去了,那人還在車上,似乎在守候什麼。Kathryn Keats害怕得冷汗直冒,心想,怎麼會有人在我家外面坐這麼久?肯定是Ken 找到了自己。她連忙打電話報警,可是警察還未趕到,一個少女就打開車門走出來。原來她是鄰居請來看孩子的,工作前先在車上做一點功課。   但煎熬終告結束。二〇〇五年五月,Kathryn Keats心裏忽然興起一股衝動,想知道Ken的消息。第二天早上,她一個人在家,打電話給「讓我的人到來」戲劇監督,才知道Ken一年多前死於肺癌。   多年來,她第一次在鋼琴前坐下來,作了一首歌,獨自在客廳裏高聲歌唱,淚水簌簌而下,她知道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生活了,不必再提心吊膽過日子,而Ellen Munger和Kathryn Keats也可以合而為一。

364)自強不息

  她樣子秀麗,但說話口齒不清,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2017屆畢業典禮中,她在台上致辭,才講了兩句話,在場好幾個教過她的老師已經忍不住他們的眼淚。她的名字叫高羽燁,患有先天性失聰。   23歲的高羽燁父母都是聾啞人,她生下來不久,奶奶就發現,這孫女對任何聲音都沒有反應。求醫無果,不到3歲的高羽燁就送到康復訓練中心。   在高羽燁模糊印象中,那時候每天晚上,奶奶和她一起認和讀攤在床上每一張卡片,就這麼她學會了說話。一年多之後,盡管吐字不清晰,高羽燁卻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入讀幼兒園。   在旁人無法體會的艱辛中,她順利完成基礎學業,高中時,更是以全校中文化課第一、專業課第二的優秀成績考入華東理工大學。   剛上大學時,高羽燁給四年後的自己寫了一封信:四年後的我是一個堅強、有個性、愛挑戰的學霸,希望能說好每一個字,克服每一個困難,努力實現每一個目標。   大一時,她遭遇了一生最大的挫敗,英語一向非她所長,期末需要補考,但補考日期剛好與她爺爺出殯時間產生衝突,在家人勸說下,她哭着回學校參加補考。那痛苦的經歷後來不斷提醒着她,這是懈怠的後果,從此以後,她就額外珍惜學習時間。   由於聽力障礙,她必須花數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努力學習。既然英語是弱項,她就每天不停地背單詞、做閲讀,就連假期在家,每天早起第一件事、睡前最後一件事,就是學習英語。在她努力不懈下,她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畢業典禮的演講中,高羽燁感謝了母校的接納和包容。她說自己清楚記得,輔導員幫她過生日的情景,由於聽力障礙,老師們課後幫她輔導和複習功課,「是你們不厭其煩手把手的教導,才有了我今天些許成績。」   大一,因為會簡單的手語,她加入學校的公益社團益方社手語部。大二,她在學校的勤辦擔任國旗督導員,多次利用專業特長為各類活動作攝影工作。大四實習期間,她作為志願者參加中國新加坡合作的聾人社會公益服務。   大學期間,在老師的指導下,高羽燁完成了面向手語族用戶的人機交互APP界面設計。據她所說,這款名為「手語族」的APP,既是她兒時的願望,也是結合160份調查問卷和聾人朋友、手語朋友的需求基礎上而設計的一款特殊APP。   在專業課學習方面,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高羽燁就回寢室查找相關的資料惡補,或直接向老師、同學請教。大學四年,她獲得了綜合課程奬學金、國家勵志奬學金、亞洲大學生生肖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優秀奬、勤工助學工作奬、榮譽學生等多項榮譽。   過去跟她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同學這樣說,「我最佩服的不是她展現給別人看到付出多少努力,而是她能淡定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把自己變得和大家一樣,正常上下課、交作業、正常與人交往,這才是可貴的。」在同學的眼裡,高羽燁一直是個認真的女孩。   高羽燁在演講中這樣說:「到了今天,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四年前的我,告訴我的親人、老師和同學,我做到了!」   而華東理工大學一名老師在朋友的圈子中這樣寫:「一個聾人女孩,自強不息,華理為你驕傲。」   高羽燁將於2017年8月赴美國加勞德特大學深造。值得一提的是,高羽燁到美國留學,並不是繼續學習原專業,而是學習美國手語和英語書面表達。現在的高羽燁,會中文、英文、上海手語和簡單的美國手語,她希望幾年後自己學成歸來,能夠從事與失聰者相關的設計、社會工作或教育事業。   欲看高羽燁在華東理工大學2017屆畢業典禮的致辭,請連接下面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8uwr05ENg

363)新造的人

  我剛過50歲生日,人生可以說走了大半,但卻面臨生活上一個重大的考驗,跟我結婚20多年的配偶要求離婚,並且下令要我搬走,她的理由是,她再不想跟我過貌合神離的婚姻生活,最慘的是,兩個孩子也認同他們母親的看法。   雖然我工作尤如鐵飯碗,但我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我沒有一個談得來的知己,與親戚關係淡薄,親兄弟多年不來往,世上我找不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我其實一直都在欺騙自己,我內心存有太多的怨恨、苦毒、和內疚,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能夠照顧我自己的人就是我自己,藉著暴飲暴食和色情刊物遮蓋我內心的痛苦,我用高墻保護自己,不讓任何人親近我。外表來看,每個人都覺得我和謁可親,關心別人,但骨子里我最不希望別人與我過於親近。   當我問太太,我怎樣做她才回心轉意?她說除非我變成另一個人。   我躺在一家廉價旅館的床上,瀏覽各種色情網站,過去我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逃避問題和減輕內心痛苦。   我成長在一個破碎家庭,父母長年不和,父親個性消極,對我和弟弟的事從不過問,正因為我從小得不到家庭溫暖與關愛,唯一幫助我忘記傷痛的方法就是寄情於色情刊物,誓沒想到沉迷色情事物基本上摧毀我的一生。   在廉價旅館呆了一個晚上之後,我轉到一家比較高級的旅館,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則無法入睡,就在那一刻,神的靈感動了我,聖靈提醒我過去曾經接受了耶穌基督作個人救主,我已經領受了救恩的滋味,只是我一直沒有把自己的生命交給耶穌,讓祂來掌管我的生命。   我痛定思痛,在旅館打了一個電話給附近一所我熟悉的教會,跟教會牧師聯絡上,並談到我當時面臨的處境,牧師邀請我參加他們教會一個成癮康復專案(addiction recovery program)   透過教會的查經小組和心理治療師的幫助,我慢慢看到自己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基本問題,他們也幫助我理出問題的根源。我發現自己過去一直在逃避,不肯面對自己,並且用徒勞無功的方式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恐懼。   其實過去許多主內肢體向我提及教會的成癮康復中心,但我總以為靠著自己的努力,我可以處理自己的成癮病 ,我現在不得不承認,我的驕傲自大並沒有真正解決個人問題,現在我知道我需要外來的幫助。   回顧我的一生,我體會到我無法從任何人身上得到我所渴望的愛和關注,不管是妻子、家人、親戚、同事和朋友。我母親是個易怒的人,父親神隱,經常人在心不在,所以我從小就體驗到,遇到任何事,求人不如求己;另一方面,一旦遇到不開心的事,唯一處理方式就是壓抑自己,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孤獨性格,凡事獨來獨往。到了17歲,我巴不得趕快離開我恨之入骨的家,不到一個月,我就沉迷在毒品和色情刊物,而這正是遮蓋我孤獨痛苦的唯一途徑,我從小在教會長大,明白聖經的教義,為了減輕我內心的罪咎感,我最後停止參加教會各種敬拜與活動。大學第二年我決定停學,並且離開原居地,搬到德州的達拉斯。由於學歷有限,我只能夠在餐館工作,近水樓台而認識後來的太太,之後兩人開始同居,但不久我就發現,我與太太互相吸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兩人背負著童年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包袱。   兒子出生不久,我們回到教會,但我沉溺色情刊物和食物的惡習尚未戒除,我曾經受洗歸於基督,也認識基督,但我心中的神與地上那若即若離的父親沒兩樣,我認為神根本不在乎我的死活,也不會關心我在家庭上、婚姻上、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難。我相信神為我預備救恩,除此以外,我認為靠祂不如靠我自己。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也看不到自己有任何價值,我很想得到愛,卻拒人千里之外,很明顯,這種心態嚴重影響我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影響我與太太兩人的婚姻生活。   在成癮康復進修課程中,我最終明白到聖經的真理,神愛我,過去如此,今天如此,將來也是如此,我從聖經的話語中更領受到神對我的饒恕和接納,當我清楚明白神的信實,藉著聖靈的幫助,我的靈魂再次得到潔淨,我可以克服我的軟弱,我終於拿出勇氣對人坦誠開放自己,這包括我的太太和孩子,我不怕對人說出我的痛苦、生活上的懼怕和掙扎,而當我願意開放自己,我感受到主內肢體對我的接納,我更得到家人的體諒和和關懷。在我太太眼中,她看到一個嶄新的丈夫,而孩子也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父親。   這是一個咨詢者個人見證,蒙他允許,在此轉載。

362) 母親才是MVP

  2016-2017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收科,眾望所歸,Golden State金州的勇士隊(Warriors)奪得季後賽的總冠軍,而球隊的靈魂人物Kevin Durant爆冷門成為今年職業籃球聯賽的MVP(Most Valuable Player)。跟與每場比賽結束后一樣,Kevin Durant總要擁抱他的母親,在淚水與歡笑交織的頒獎儀式上,他含淚感謝自己母親Wanda Durant。這位新科MVP在演講時幾乎從頭哭到尾,其間數度哽咽,在他看來,這位當年靠著當郵差辛苦把兒子養育成人的母親,才是真正的MVP。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NBA球場上,只要他母親在場邊,Kevin Durant賽后總會第一時間給母親一個擁抱,任何場合,他總是將母親挂在嘴邊。這位在NBA鼎鼎大名的母親就是Wanda Durant。從姓氏上就能看出來,Kevin Durant一直是隨母姓。   Kevin Durant出生僅8個月,他父親Wayne Pratt就拋妻棄子遠走他鄉。由於Kevin Durant出生時,父母並沒有結婚,因此Kevin Wayne Durant成為他的名字。從這個時候開始,Wanda Durant這單身母親就肩負起供養Kevin和他哥哥Tony兩人生活重擔。   Wanda Durant當年曾在華盛頓特區一圖書館任職,但生活並不如意,兼職工作也做得很辛苦,最終她選擇辭職另謀出路。不過在華盛頓,對於一位單身黑人母親來說,想要找到一份高薪職業並且兼顧兩個孩子並不是一件易事,但天無絕人之路,通過自己的努力,Wanda Durant終於謀到一份郵差的工作。她一邊在郵局上班作送信工作,一邊照顧兩個兒子,有很長一段時間,兩個孩子都是在外婆和姨媽家借宿。   孩子漸長,Wanda也不好意思老是麻煩自己的母親和姐姐,一個偶然機會,她為兩個兒子找到一家康樂中心,起初目的是為了周末可以「寄存」孩子。Kevin當時只有8歲,他長得高瘦,性格內向。當時的Wanda Durant誓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無意的決定,卻改變兒子Kevin的一生。   就在這家康樂中心,Kevin認識了自己籃球生涯其中一個最重要人物,就是他籃球啟蒙教練Charles Craig。每次訓練結束,如果母親尚未來接Kevin,教練就帶他看電影,有時甚至還塞點零用錢到他的口袋,這段時間,Charles  Craig給了Kevin Durant從未感受過的「父愛」。不幸的是,Charles  Craig在2005年3月30日卷入一起槍擊事件而喪生,年僅35歲。從高中到大學再到NBA,Kevin  Durant球衣號碼一直是35號,正是這個原因。   Kevin 13歲時,他父親Wayne Pratt回來了,為了兩個孩子,Wanda選擇和Wayne復婚,但她生活壓力並沒有因此減輕。從10歲開始,Kevin就告訴母親,有一天他要成為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為了讓兒子能夠實現他的理想,薪水不高的Wanda通過親朋好友的介紹,請來了Taras “Stink” Brown做Kevin的私人教練。從這個時候開始,小Kevin就開始接受嚴酷的體能訓練。 但苛刻、嚴厲、和魔鬼般的訓練弄得Kevin苦不堪言,多次他曾經告訴教練他要放棄進入NBA的夢想,但在最關鍵的時刻,又是母親Wanda出來拉他一把,除了循循善誘,Wanda很多時候是對兒子下命令:必須苦練!一般來說,這種家長式的訓話容易滋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可是Kevin卻不會,因為他非常明白母親的心情。Kevin就如此堅持下來。從2007年進入NBA開始,身高超過2米10的Kevin Durant從未遭受大的傷病,而這一切,與魔鬼教練當年對他的殘酷訓練不無關係。   當Kevin Durant舉起MVP獎杯的時候,他如此說,「這是我的獎杯,也是我母親的獎杯。媽媽,估計你已經忘記了為我們付出了多少,但是我一直記得。一個只有21歲的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所有人都指責你,他們都說我們不屬於這裡。於是我們自己搬家,從一個公寓到另一個公寓,我最幸福的時刻是,當我們搬到第四個公寓裡時,屋子裡沒有床,沒有家具,我們只能相互抱在一起,那時我知道,我們已經度過了一切難關。當幸福來臨時,我不知道別人會怎樣,但當我回頭看,是什麼讓我走到今天。我本不屬於NBA,是你讓我一直保持信念,沒有讓我流浪街頭,你把所有的食物都給我們,自己卻餓著肚子睡覺。為了我,你犧牲了太多,你才是真正的MVP!」   Wanda Durant多年對兒子的辛勞和栽培,總算得到她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