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信條天使三個問題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裡,一個鞋匠在守了一整天空盪盪的店舖後,拖著一身疲累,返回他那破舊的小屋。  “家裡沒剩多少麵包了吧!”他如此想著。  “這個冬天,一刻比一刻更冷。”他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拉緊他唯一一件,薄薄的外衣。  “唉!好些個日子沒有收入了,太太一定又會板起了臉孔。 他慢慢的踱著步伐,影子在月光的渲染下拉的長長的…….就像他的心情一般,又沈又重! 突然,街角那月兒眷顧不到的地方,彷彿有一個白色的東西在蠕動….因著好奇心的趨使,他走向前去, 哎呀!是一個人呢!!冷列的寒風中,他竟然是光溜溜的一絲不掛! 鞋匠走到他的面前,蹲下,那人緩緩的抬起頭來,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不行啊!這樣下去,你會凍死的!”鞋匠脫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身上,除下了腳上的鞋子,替他穿上。那人依舊動也不動。 “走吧!到我家去!”鞋匠說著,卻不敢相信自己的舌頭。 門,咿呀一聲,開了,鞋匠太太迎了出來,臉上的表情瞬間換了個樣,因為,他丈夫的衣物竟然全穿在一個陌生人的身上。 “給他一些食物吧!”鞋匠這樣對他的妻子說。 “你瘋了嗎?我們只剩一塊麵包當今天的晚餐了!”鞋匠太太大聲抱怨著。 壓低了聲音,鞋匠說”給他吧!我們一餐沒吃算不了什麼,可是他看起來好像已經餓了很久,要是再不吃些東西,他會死的。” “好吧!既然你這麼說…”鞋匠太太動容了,她將櫃子裡僅剩的一塊麵包拿給了那位全然陌生的人,而他,看到了夫妻倆溫暖的臉龐,蒼白的臉上,浮起了一抹微笑。這是他第一次露出笑容。 就這樣, 鞋匠夫婦收容了這個倒在雪地的年輕人,並且教他做鞋子和修補的技巧,很快地,他學會了鞋匠所有的本事,並且在鞋匠的店裡幫忙照顧生意。 他有一雙巧手, 做的鞋子既堅固耐穿又美觀,修補的技巧更是高明,幾乎讓人挑不出破綻。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小村子都知道鞋匠的店裡來了一位手藝精湛的大師。 自此以後,鞋匠的店生意越來越興隆, 鞋匠夫婦的生活也越來越舒適,他們十分感激這位陌生人的幫助,好幾次,他們想為他做點什麼,只是他從來未曾開口說過話。只是默默的坐在窗邊,工作,沈………………. 一天,一輛豪華的馬車在鞋店的門口停了下來,車門開了,走出來的是整個小鎮最有錢的人,他走進店裡,丟給鞋匠一塊皮革,不可一世地說:”這是一塊上好的小牛皮,我要你幫我作一雙長統馬靴,要堅固的,你要給我保證能夠穿一年!” 奇怪的,年輕人看到了富翁,臉上竟然出現了笑容。這是他第二個微笑。 富翁走了之後,鞋匠把牛皮交給了年輕人,他知道這是一個他可以完全信賴的人。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年輕人裁好了樣式, 鞋匠接過去一看,天啊!!那是一雙短靴的格式!!  “我,我不是告訴你要作一雙長統的靴子嗎?結果你竟然…….. 我的天啊!!你要我怎麼賠給人家??” 就在這個時候,富翁的僕人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一進門就大聲嚷嚷:”不用做了!不用做了!!””方才在回家的路上,因為馬車失去了控制,我的主人跌出了車外,當場死亡。所以他的家人想要求你改做短靴,才好當他的陪葬品。” 就這樣,匆匆的,六年的歲月消逝了,年輕人一直留在鞋匠家中,還是不說一句話,只是時常望著窗外,沈思……….. 有一天,鞋店來了一位婦人帶著對雙胞胎,其中的一個跛了腿。坐在窗邊的年輕人看到她們,站了起來,他笑了。這是他第三個微笑。 “我想替她們各做一雙鞋子。”婦人說。 “那是妳的女兒嗎?真是可愛啊!”鞋匠稱讚著。 “不是的,我只是代她們母親照顧她們。那可憐的女人在六年前生產的過程中去世了。而她們的父親也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孤苦無依的她們。因為我自己當時也正好生產完,有充足的奶水可以哺育她們,於是便接下了這個工作。再加上許多鄰居們熱心的幫忙,勉強將她們扶養到這麼大。” 說著說著,淚水滑落了那女人的臉龐。鞋匠也灑了幾滴同情的淚水。 送走了婦人和那對可愛的姊妹,年輕人對鞋匠說,這也是他頭一遭開口:”我要走了。回到我原來的地方。” “為什麼?”難掩臉上的驚訝,鞋匠問,”從來你不曾告訴我們從哪裡來,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家人,現在你要離開,往哪兒去呢?” “我是一個天使,來自天上。我原來的工作是帶領離開了身體的靈魂往他們該去的地方。六年前,我帶走了一位婦人的靈魂,她就是剛才那對雙胞胎的母親。她在生產過程中去世,壓到了其中一個嬰兒的腳,所以造成了她的殘缺。” 看一眼鞋匠不敢置信的表情,年輕人繼續說著,”那位母親苦苦哀求我,不要帶走她。因為她的孩子們已經沒有了父親,要是再失去母親的照顧,她們一定沒辦法生存下去。我一時心軟,答應了她的請求。上帝知道後,非常忿怒,祂取回了母親的靈魂,也把我貶下了人間。你根本不了解人類!〞祂說。〝你不知道他們心裡有什麼,上天將給他們什麼,他們周遭的人又是怎樣的影響他們。〞 〝去!〞祂斥責著,〝到人間去!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於是我來了。就在六年前你發現我的那個夜晚。”我親自體驗人類的生活,希望能從其中了解上帝的旨意。而當我見到那對姊妹的時候,我知道……..上帝已經原諒我了!因為祂已告訴了我那三個問題的答案!” “當你的妻子將你們櫥櫃中僅有的那塊麵包遞到我的手中時,從她的眼神,我解決了第一道難題。 ~人們的心中,有愛!!因為〝愛〞,使他們甘願付出所有。~  “當我見到那位富翁時,我解決了第二個疑惑。  ~人們不知道,自己的下一刻鐘會遇上什麼!~ 當他興致勃勃的準備做一雙能夠穿上一年的皮靴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瀕臨死亡。我知道………..因為我看到我的一個同伴正站在他的身後。  ~因為〝無知〞,使他們無所畏懼。~ “當我見到那兩個小女孩的時候,我心中讚美天主,因為他使我清楚的了解了第三個問題的答案。  ~人,可以仰賴陌生人的幫助而生存!~ 她們的母親之所以會求我不要帶走她是因為她覺得,沒有親人的照顧,這對雙胞胎根本沒有存活的希望。 但她永遠不會知道,有個陌生的女人,代替她盡了母親的義務;有一群人,正幫忙撫育著她的孩子。因為這份〝莫名的感情〞,使得人間充滿了溫暖。” 這就是我聽來的:生活的信條。與你們分享我的感動! 也許我說得不夠好,無法讓你們體會其中的深意……… […]

別再往前跑了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過一短篇故事:有個農夫,每天早出晚歸地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農夫說,只要他能不斷往前跑,所有他跑過的地方,不管多大,則那些土地就全部歸給他。 於是,農夫興奮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來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裡的妻子、兒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來耕作、賺錢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真的累了,農夫上氣不接下氣,實在跑不動了!可是,農夫又想到將來年紀大,可能乏人照顧、需要錢,就再打起精神,不顧氣喘不已的身子,再奮力向前跑! 最後, 他體力不支,「咚」,倒躺在地上,死了! 的確,人活在世上,必須努力奮鬥;但是,當我們為了自己、為了子女、為了有更好的活,而不斷地「往前跑」、不斷地「拼命賺錢」時,也必須清楚知道--有時,該是「往回跑的時候了」!因為,妻子、兒女正眼巴巴地倚著門等你回來啊!「快往 回跑、快回來呀!」你再不「往回跑」,可能大家都再也見不到面了! 英國文豪培根說:「機會老人先給你送上他的頭髮,如果你一下子沒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他的禿頭了!」的確,不能一直想「等我賺夠了錢」,有時不妨想想,該是往回跑的時候了」;否則機會一錯過,就會有遺憾喲!

挑剔-一個實驗

  有一天,凱瑟琳在閱讀的時候,突然注意到一句話“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她感到這話是神正在提醒她,今天不要批評別人。的確,我們大部分人有相同的問題,就是習慣批評別人。她不願承認自己是這樣的人,她試著置之不理,這感覺卻一直在她心中,與她辯論,直到她終於願意嘗試,凱瑟琳決定做一個實驗──盡管只是一天──她將禁止自己批評別人。對她來說,那真是一次嶄新的經驗。 整個早上,她一直在想今天結束時將會是如何。與丈夫和朋友共進午餐時,除了她自己比平日安靜以外,一切都跟平時一樣。她所以安靜,是因為不願意把自己的論斷加入談話。她並非決意不說話,只是不批評而已,當她意識到自己在對別人談論的人和事欲熱衷地評論時,她就把自己的嘴巴閉起。這時她驚訝地發現,平日她的話語有多少批評和論斷的成分。 於是她一直安靜,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她自己的驕傲於是受到一點小小的挑戰。 直到下午,才發生一件特別的事,她的思想和創意如同水閘被打開的水一般湧現,那是好久好久都沒有發生過的情形。到當天結束時,她驚訝地發現停止批評所帶來的結果:寫信鼓勵朋友、為一位大學朋友祈禱祝福、請求孩子的寬恕,這些想法都很自然地出現,因為中間沒有批評的意念來攔阻。 凱瑟琳一天的實驗,後來成為終身的習慣。

別對親密的人潑冷水

  在尋找殺害情侶或夫妻親密夥伴關係的兇手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一些外在的理由,比如外遇或第三者,比如經濟狀況劇烈改變,分隔兩地,我們也很容易把罪過推給一些模糊的藉口,比如個性不和,比如愛情沒有了,比如人生觀不一樣。人性習慣將對彼此關係的不滿訴諸情緒,推到極致,於是「和他(她)在一起真是生不如死」這樣的話語,不斷出自當初也愛得死去活來的人口中。   誠然愛情本身就很容易因年久失修而變質,但我們的某些態度問題,更會讓彼此關係變得痛苦不堪,其中一個雖不致命但也算是愛情慢性致死之一的大兇手,就是潑冷水。   親近生侮慢,越熟的人越容易彼此潑冷水。人們自然而然用來對付潑冷水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反潑冷水回去,二是保持沈默,警惕自己,不再將自己快樂或得意的事告知這個人。兩種都使雙方疏離。   有一位建築公司的高級主管對我說,他最不能忍耐的是就是他的太太有意無意的潑他冷水。當他打電話給太太說,今晚不能回家吃飯,因為公司同仁決定一起為他慶祝四十歲生日時,他這位曾是他大學同班同學的妻子馬上嗤之以鼻的說:「喔,你何德何能,為什麼人家要幫你慶生?」一句話使他滿腔熱情結成冰,心想:「早知妳這麼刻薄,下次不回家吃飯,我就不告訴妳。」   其實,他的太太說的話並不表示瞧不起他,也許心裡是有點「酸」,只是單純的「不會說話」。被人指責「不會說話」的人,通常很少認為那是自己的短處,反而會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很「直」,暗暗以為是優點,如此一來,改進的可能性就很低。   我曾在百貨公司逛街時看到一對中年夫妻,太太剛從特價櫃上挑起一件衣服,先生馬上火眼金睛的大聲斥責:「醜死了,放回去!」太太一驚,馬上縮手,以尷尬的眼神看著和她拿起同樣衣服的人,然後低頭遁去。我們一邊以同情的眼光看著這位太太,一邊為自己的審美品味被殃及而心有不甘。肆無忌憚公開批評一個人穿著用品,構成的傷害和當面斥責他是白癡並沒有兩樣。   親子關係亦然。一位朋友說起她和母親的關係自小就疏離,長大之後頂多能相敬如「賓」的原因,就是她母親潑冷水的專長。她自小成績優秀,考第二名時,母親先問的第一句話竟是:「第一名多妳幾分?」得到第一名時後,她原以為會得到讚賞,母親卻說:「成績好沒什麼了不起,女孩子品德最重要。」母親生日時她將零用錢買了她覺得很漂亮的生日禮物,母親卻覺得浪費錢要她拿回去換,她嘟著嘴抗議「好心給雷擊」,母親卻說:「沒揍妳已經很好了。」甚至當她長大成人後和母親一起買衣服,站在試穿鏡前,母親也在她背後「讚賞」她:「沒想到妳全身上下,就這雙小腿長得還可以。」   挑剔鬼、潑冷水、沒建設性的批評,可不能辯稱是「忠言逆耳」,說者不見得開心,聽者更是大大傷了心。 人非鋼鐵,愛一個人能承受幾次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