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鏡子

  我常常把這件糗事,告訴我的朋友。 有一天,我穿著剛洗好的洋裝,配上新買的時髦外套赴宴。宴會中,心情愉快,百事無礙,直到宴會結束時,巧遇一個高中同學。她拍拍我的肩膀把我叫到一邊,告訴我兩件事。一件是新買的外套,價格標籤就正正地掛在我的衣領背後,一件是我的背後裙擺上還釘著洗衣店做的記號的紙標籤。當天出門所見之人,不下兩百人,沒有一個人肯告訴我的驢相。啼笑皆非之餘,我終於明白了兩個很簡單的道理— 一個是:一個人光有面前的鏡子是不夠的,「背後的鏡子」更重要。 一個是:泛泛眾人不太可能做你的「背後的鏡子」,只有知心的真朋友才會告訴你「其實不美」之處。 古人沒有明鏡,便叫人以「歷史」為鑑,今人四處得鏡子可照,可是只照到正面的門面。雖然你以為你已經做得圓滿得體,可是自己的盲點所不及之處,可能正是眾人在背後訕笑你的地方,而且大部份的人為了保持禮貌,或因為事不干己而保持沈默。最慘的是,你不自知的毛病在你的仇家心裡,正是拍手喝采的題材。背後的鏡子,照射出來的常常是你自己潛意識想掩蓋的,也可能是你自己的火侯才智太低而看不見—通常你不會喜歡聽,也可能會聽不懂。可惜,為人處事,往往這些才是你最應該聽的。 誰可以做你的「背後的鏡子」?這要看你「照鏡子的誠意」有多少。許多人根本不願照鏡子,別人的評語全被他當做惡意擋回去;有些人只能照使自己顯得美麗的鏡子,只接受別人讚美他的訊息。不過,大部份人都還能明白,不管好壞,面前的鏡子映照出的那個人,自己都要負責。只有極少數的人明白,背後的鏡子才是最重要的一面鏡子!像白雪公主的後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勤於照鏡子的女人,可是照鏡子只照自己的顏面之美,背後的陰險,皮下的嫉恨都視而不見,只因為她沒有一面「背後的鏡子」來立竿見影,照出她的污穢之處。 珍愛「背後的鏡子」,對別人的直言建言,就會萬分寶愛而不會抗拒否決。一個幸福的人,是有許多「背後的鏡子」—真正幫助你成長發展的親友的人。 這一次糗事帶給我的經驗與領悟,曾經得到一個朋友的共鳴。她告訴我,她有一次興匆匆地應邀參與一群她仰慕多年的名人聚會,心中興奮之外又感榮幸。過了幾天,當天的其中一位打來電話說:「你知道嗎?那天我們都在笑你呢……妳自己不知道嗎?妳的毛衣都穿反了。」這件事使她感慨萬分,為什麼當天幾小時的聚會裡,就沒有一個人主動告訴她這一件小事呢?她回憶當天因為興奮而匆匆套上毛衣出門,沒想到餘留如此不堪的滋味在心頭。 一件美事,結果,竟然是如此不美。 沒有「背後的鏡子」,對真正愛美的人,真正想求善向上的人而言,是多麼寂寞的滋味!那些忙著問魔鏡「誰才是最美的女人」的女人,可曾主動掀開私心深處來照照射穿欲望真相的鏡子?那些自以為面面俱到的主管或部屬,可曾虛心地尋找客觀公正的「背後的鏡子」,探訪同事不肯明言自己的缺點?井底之蛙的以管窺天,正是因為你什麼鏡子都沒有。 今日的我,已經擁有好多「背後的鏡子」,因為我鼓勵自己「聞過則喜」,雖還沒有達到完美實踐的境界,但至少他們都明白:指出我的缺失,會得到我的感激而非怨恨。今日的我,也鼓勵自己去做別人的「背後的鏡子」,只是覺得對方是可取的、能自我反省的、有潛力的,我都會直言告訴對方他的盲點,我願意冒著得罪人的危險使對方可以更出色、更有益於社會。這樣雖然使我成了一個「意見多又愛挑毛病」的非傳統角色,但我至今還在這條路上努力,因為我知道:「背後的鏡子」多,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合理! 我們的人際關係中,需要更多「背後的鏡子」;我願意做別人「背後的鏡子」,是因為我的誠意更高。 多麼希望能有更多像我這樣的傻子!雖然我願意做吃力而不討好的事,但總願意有人相伴而不寂寞。

給糖哲學

  自從多年前成立,就駿業宏發、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盈餘竟大幅滑落。這絕不能怪員工,因為大家為公司拚命的情況,絲毫不比往年差,其至可以說,由於人人意識到經濟的不景氣,幹得比以前更賣力。 這也就愈發加重了董事長心頭的負擔,因為馬上要過年,照往例,年終獎金最少發兩個月,多的時候,甚至再加倍。 今年可慘了,算來算去,頂多只能給一個月的獎金。 「讓多年來已經慣壞了的員工知道,士氣真不知要怎麼滑落!」董事長憂心地對總經理說:「許多員工都以為最少加兩個月,恐怕飛機票、新家具都訂好了,只等拿獎金就出去度假或付帳單呢?」 總經理也愁眉苦臉了:「好像給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現在突然改成兩顆,小孩一定會吵。」 「對了!」董事長突然觸動靈機:「你倒使我想起小時候到店裏買糖,總喜歡找同一個店員,因為別的店員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顆顆往回扣。而那個比較可愛的店員,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後一顆顆往上加。說實在話,最後拿到的糖沒什麼差異,但我就是喜歡後者。」 沒過兩天,公司突然傳來小道消息KK「由於營業不佳,年底要裁員,尾牙的雞頭,只怕一桌一隻都不夠。」 頓時人心惶惶了。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 最基層的員工想:「一定由下面殺起。」 上面的主管則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從我開刀!」 但是,跟著總經理就做了宣布:「公司雖然艱苦,但大家同在一條船,再怎麼危險,也絕不願犧牲共患難的同事,只是年終獎金,絕不可能發了。」 聽說不裁員,人人都放下心上的一塊大石頭,那不致捲鋪蓋的竊喜,早壓過了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眼看除夕將至,人人都做了過個窮年的打算,彼此約好拜年不送禮,以共度時艱。 突然,董事長召集各單位主管緊急會議。 看主管們匆匆上樓,員工們面面相覷,心裡都有點七上八下:「難道又變了卦?」 是變了卦! 沒幾分鐘,主管紛紛衝進自己的單位,興奮地高喊著:「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整整一個月,馬上發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 整個公司大樓,爆發出一片歡呼,連坐在頂樓的董事長,都感覺了地皮的震動KKK。 與其因最好的企盼,造成最大的失望,不如用最壞的打算,引來意外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