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 魷魚遊戲的反思
就算沒有追蹤韓劇,或訂戶Netflix,最近幾個月都有聽過Netflix的魷魚遊戲,這套韓劇推出不到一個月,成為串流平台歷來最受歡迎影集。據說,全球吸引了超過1.11億個訂戶收看。「魷魚遊戲」故事內容是透過韓國兒時一個遊戲,講述人性醜陋,講述因為背負巨額債務而被逼到懸崖邊的456人冒死參加遊戲,爭奪幾百億韓圜的最終獎金。
一共9集《魷魚遊戲》內容極為暴力殘忍,描繪人人在生死關頭,背信棄義,用盡各種卑劣手段達到個人目的。一場生死遊戲,令人性畢露。除了畫面及情節駭人,故事更深層的意義是呈現出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觀眾意識到這些人都可能存在於自己生活的社會中,故事內容很寫實,人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會做出很可怕的事情來。
劇中有一些令人覺得反思的金句:
「你那樣待在那裏還是會死」
「我再次給你們選擇的機會,你們要回去過着被債主追債像垃圾般的餘生,還是要抓住我們給的最後一次機會?」
「這裏是地獄,地獄哪有什麼規則?」
「你知道身無分文的人和家財萬貫的人的共通點嗎?就是人生毫無樂趣可言」,
人如果把這些話放諸現今世界,其實一樣合用,正因為這樣,劇中人的遭遇與世界每一個人可以產生共鳴,無怪全球這麼多人收看這個節目。
有意思的是,魷魚遊戲一方面反映當今現實社會不公義不公平的一面,但同時不斷嘲諷基督教信仰。在第一集,走投無路的男主角遇上前來搭訕的地鐵大叔,第一句就說,「我不信耶穌」。在遊戲期間,編劇安排一名信徒角色,讓另一名少女在旁奚落他信仰的偽善,這少女的父親雙手染血,殺害妻子又性虐待自己女兒,而這父親卻是一個牧師。劇集也特意安排一位虔誠信徒的角色,而旁人卻對他冷嘲熱諷,最後這信徒也不得善終。
為什麼基督教在韓國如此受到輕看?要知道,現今韓國有29%人口自認是基督徒,這個數字在1900年僅1%。
19世紀,基督教進入韓國,此時朝鮮國王漸漸失去權力,來自美國的宣教士傳打造學校、醫院和大學。到了1910年的日本殖民時代,基督教更成為抗日的精神堡壘。根據學者研究,當時的韓國人感到沒有希望,他們不能依賴中國、俄羅斯、美國和其他國家,此情此景,他們只能求助上帝。
戰後,基督教色彩並沒有從韓國褪去,反而變得更強烈。工業成長帶來社會變遷,這都助長基督教在韓國的地位扶搖直上。韓國最大的教會是位於首爾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擁有超過83萬名信眾,創立者是趙鏞基,被認為是最成功的傳道人。
然而,進入21世紀,這個在東南亞國家立足的西方宗教,卻蒙上腐敗的氣息,並帶給韓國社會矛盾和不安。2014 年,趙鏞基被判貪污1200萬美元教會資金,趙獲得緩刑,但他兒子卻鋃鐺入獄。2018年,韓國另一所大型教會的領袖李載祿被判15年監禁,他先前聲稱「執行上帝的命令」,強暴了8位女信徒。這些事件導致2015年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0%的韓國人信任基督教牧師。
2009年,由於宗教團體的壓力,韓國高中科學教科書中刪除了一些進化論的章節。此外,教會還反對LGBTQ遊行、抗議商店引入對穆斯林友善的清真認證肉類,其他關於教會內部權力鬥爭、政商勾結等消息,可以想象,基督教信仰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多麼負面。
讓人反感的,除了教會本身腐敗,還有結構性因素。韓國學生學業壓力巨大,社會貧富差距嚴重,青年失業率和自殺率高企,而牧師卻堅稱基督教信仰能夠勝過一切,但在56%無神論者的廣大群眾眼中,基督教的宣稱是一個騙局多於拯救。
一套「魷魚遊戲」韓劇居然能夠引起全球人們的關注,這反映當今各種社會問題;另一方面,這部韓劇如此毫不留情挖苦教會黑暗的一面,也實在值得每一個信徒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