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萬事互相效力

一位主內肢體分享他的故事。他是達拉斯一家公司的工程師,某天開會,因一個project的處理方式不同而與同事產生衝突。到了中午,討論暫停,各人到餐廳用膳。這弟兄對衝突一事仍然耿耿於懷,謝飯禱告的時候,兩節經文出現他腦海,「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是謝恩」,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他如何謝恩?為與人吵架感謝神嗎?這實在很慌眇。另一段經文是,「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弟兄想到,跟同事吵架算不算是萬事?如果是,誰得益處?跟他起衝突的是個非信徒,如果對方知道自己是基督徒,他會怎樣想?基督徒也不過如此,那麼驕傲,自大,自我為是,說話態度那麼囂張,瞧不起別人?一瞬間,弟兄立刻冷靜下來,跟先前的他不再一樣。

一個信徒在這種情況能夠如此反思,看得出他是一個有深度,也是一個成熟的基督徒。一般缺乏深思的人,他會繼續生氣,把怨氣指向對方,指責別人無理取鬧,很少人會自我檢討。 Rick Warren 曾經說過,與人爭執中,儘管自己90%對,10%錯,成熟的人應該為10%的錯自我檢討。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保羅這句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一點都不陌生。下面我們花點時間來討論這段經文的意義。

『萬』在希臘文裏的意思是一切所有的,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事。萬事中不僅包括美好的事情,加薪、買房子、投資賺錢、工作上有成就、結婚、懷孕生孩子,萬事很多時候也包含患難、挑戰、壓力、逼迫,車禍、解僱、生病,甚至前面所提到,與人起衝突。

萬事互相效力,怎樣互相效力?自然而然?主導的人是誰?對我們基督徒來說,主導者就是神自己,一切事情發生前前後後都是神在背後穿針引線。對非信徒來說,事情發生可能是巧合,但對信徒來說,萬事背後有一種無形的手在作工,就是神在督導。

詩篇大衛這樣說:「上帝啊,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詩篇39:9)。任何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沒有偶然這種事,都是有神的安排,為著要信徒得益處。信徒也許表面搞不清楚所以然,但經過一段時間,神會給我們一些啟發,最後突然恍然大悟。

跟著下來,要討論有兩點,得益處?得什麼益處?

有信徒女朋友跑了,他對神埋怨。不久,教會來了一個女生,是基督徒,個性溫柔善良,這信徒於是說,「神為我預備一個更好的,感謝神。應驗了,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得益處是這個意思嗎?

弟兄有感動,寫了一張支票奉獻給一個弟兄,他用愛心無名氏名義捐出去。一個月之後,在禱告會中聽到收到支票弟兄的見證。弟兄邀請慕道友學生參加一個佈道會,到學生住所的停車場,沒注意到一個牌子:「非居民車子會被拖走。」結果他被罰200塊,內心感到憤憤不平,為神做事居然如此下場。一個禮拜過後,他收到奉獻200塊,內心平靜下來,又是同一句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這裡的益處是講什麼益處?失去女朋友找到一個更好的,失去一個工作,找到一個薪水更高的;拿了罰單卻從它處得到補償,這是益處嗎?這跟心理學的甜檸檬心理有何分別?跟阿Q精神有何不同?

很多時候,信徒對「益處」的理解未免過於狹隘,信徒直覺很容易在患難之後所得到的益處,放在世上的名利、財富、成功、享受、榮譽、物質等這些事情上,完全失去這句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裡面真正含義。

信徒如果把「益處」理解為世上的好處,就像進入一個寶山,揀了一些彩色漂亮的石頭,轉身就離開,沒有真正得到寶貴的珍珠寶玉。真正的益處是神要借著這些試煉,屬靈生命得到改變,品格得到提升,人變得聖潔,對神有更深的認識,讓我們更像耶穌基督;另一方面,神也因此得到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