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要是心態與至少心態


在奧運比賽中,對於獲得金牌、銀牌和銅牌的運動員而言,情緒反應可能與認知剛好
相反。拿到冠軍理所當然是最興奮的一位,而獲得第二名的理應比第三名更加高興。
然而,實際上,銀牌得主往往是三者中最不開心的一位。為何如此?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當金牌和銅牌得主得知自己的成績時,他們的臉上通常會立
即露出喜悅的表情。相比之下,銀牌得主卻常常顯示出失望的表情,有些人甚至勉強
微笑或淚流滿面。
舉個例子,1992年奧運會後,有研究人員對金、銀、銅牌得主的情緒進行了調查和評
估。他們讓不知道比賽結果的受試者根據運動員的面部表情來打分,分數範圍從1(痛
苦)到10(狂喜)。結果顯示,金牌得主的評分最高,而銅牌得主的表情比銀牌得主
看上去更高興。

這種現象背後的邏輯關系可能與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情緒反應有關。銀牌得主可能會因
為與金牌的微小差距而感到遺憾,他們可能會專注於“差一點就能夠獲得金牌”的想法。
相反,銅牌得主可能會感到慶幸,因為他們差點就無緣獎牌,所以相比之下,能夠獲
得銅牌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成就。這種對比心理導致了銀牌得主相比於銅牌得主更可能
感到遺憾和失望。
在討論事後心態時,我們可以區分出兩種主要的思維方式:一種是“要是”心態,另一種
是“至少”心態。“要是”心態體現在人們對過去的事件感到遺憾和不滿,常常陷入對可能
已錯過的機會的反覆思考和悔恨中。相反,“至少”心態則表現為一種樂觀的思維方式,
即使面對不理想的情況,也能從中找到積極的一面來安慰自己。
“至少”心態使得人們在遭遇不順時,仍能夠積極地尋找一線安慰,思考情況可能有更糟
糕的結果,因而對當前的處境感到滿足和感激。以銅牌得主為例,盡管他們沒有贏得
最高榮譽,但他們仍然能夠樂觀地看待自己的成就——至少他們贏得了獎牌,這種“至
少”心態讓他們能夠感到自豪和滿足,甚至和金牌得主一樣開心。
相比之下,“要是”心態的銀牌得主可能會專注於他們與金牌的微小差距,沈浸在“要是
我做得更好一點”的遺憾之中。這種思維方式阻礙了他們認識到自己已經取得的巨大成
就,導致他們感到遺憾和失落。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兩種心態對個人的情緒健康和總體幸福感有著深遠的影響。“
至少”心態有助於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積極和樂觀的態度,促進情緒恢覆和心
理韌性。而“要是”心態則可能導致情緒困擾,影響個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了解並識別這兩種心態在我們生活中的表現,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期
望,以及如何在面對挑戰時保持積極的心態。這不僅適用於競技體育中的運動員,也
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幫助我們更加珍惜現在,樂觀面對未來。

高偉雄每週的話

Previous article

690-Edith E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