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接納他人原來模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的行為可能讓人感到不悅或厭煩,有時甚至叫人反感。這些反應雖然正常,但長期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只會消耗我們的精神和精力。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學會接納對方本來樣子。仔細想想,有誰會因為我們的不斷批評而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這根本不可能的!相反,我們越是批評或指責,衝突只會愈演愈烈,關係變得更糟糕。

以比約恩在泰國修行的經歷為例,在寺院生活中,他是無法選擇自己的房間或室友,因為這一切都是早已安排,並且會定時更換。可想而知,比約恩經常會與不同的人共同生活,其中不乏一些他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寺院如此安排是有原因的,就是讓修行者放下對房間和室友的執著。正如前面所說的,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令人厭煩的人,這可能是由於對方說話聲音大、缺乏禮貌、外貌不佳,或者身上有特殊氣味等等。然而,這些多半是主觀的感受。如果我們過於在意,不僅會讓自己疲憊不堪,也會破壞人際關係,而試圖改變他人,更是徒勞無功。

比約恩在他的書中提到,在多年修行中,他逐漸領悟到一個道理:無論起初多麼討厭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能熬過「艱難」的適應期,便會發現對方其實並沒有那麼討厭,甚至有可能會慢慢喜歡對方。秘訣在於,接納對方本來樣子,並挖掘他們的優點。當我們的心態改變,學會接納並欣賞他人的長處,彼此的關係往往會變得密切。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忽略或包容他們的缺點,是建立和諧和健康人際關係的關鍵。通過積極關注他人的優點、減少批評和指責、建立積極的溝通,以及自我反省和成長,我們可以創造更溫暖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美國著名導師查理芒格曾經指出,怨恨和嫉妒是極其愚蠢的情緒,因為它們對生活有著極大的破壞性。他強調,自憐與自私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他建議,與其專注他人的缺點,不如學會欣賞他們的優點。這不僅減少自身的精神消耗,還能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帶來快樂和滿足感。

查理芒格的觀點與比約恩的理念相輔相成,強調在與他人相處時,應關注優點而非缺點,學會欣賞和包容,人這樣做,不僅能改善人際關係,還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積極心理學研究也證實,以積極樂觀心態面對人生,可以提升我們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當我們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並表達感激時,對方因此感到被認可和尊重,這自然有助彼此建立深厚的互信關係。

通過自我反思,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這種心態使我們變得更加謙遜,並增強了對他人的同理心,從而更容易包容他人。學會理解和包容他人的缺點,有助於減少衝突和摩擦,使生活更加和諧。

高偉雄每週的話

Previous article

710我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