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 自律

古語說,食色性也,意思是說,人性原本就充滿了各種欲望,所以人生在世,處處都是誘惑,如果沒有自律,人就會被誘惑和欲望左右,甚至淪為它们的奴隸。《道德經》中也有類似的忠告:“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過分追求外部的誘惑和自身的欲望,會使人迷失自我,甚至招災惹禍。

「五色」指各種色彩、視覺刺激。太多炫目的顏色會讓人眼花繚亂,難以辨別事物的本質。

「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五種基本音調,代表各種音樂或聽覺享受。過度的音樂刺激會讓人聽覺麻木,不能欣賞聲樂真正意義。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等味覺享受。過多的美食追求會讓味覺變得挑剔甚至麻木,反而失去單純對飲食的樂趣。寓意是,不應貪圖口腹之慾而忽視健康。

 「馳騁畋獵」指騎馬狩獵等激烈的活動,這裡象徵追求刺激和冒險的生活方式,過度追逐這等活動會讓人心神不寧、躁動不安。

「難得之貨」指稀有珍貴的物品如財富或奢侈品等,這些東西會引發人的貪念,導致失德或互相傷害,這是對過度物質追求的警示。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自律是心靈的守護者,幫助我們在誘惑中保持方向感和內在的穩定。當人們沉迷於追逐絢麗的色彩、震撼的音樂和美味的佳餚時,往往會忘記當初的初心。感官的愉悅雖令人陶醉,但它是短暫的,隨之而來的是空虛和無止境的渴求。如果缺乏自律,人很容易陷入感官的漩渦,逐漸喪失內在的平安與寧靜。

許多人誤以為自律是生活的枷鎖,是對自由的壓抑,實際上,自律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途徑。缺乏自律的人,往往成為外界誘惑和內心欲望的俘虜。一個無法控制購物慾望的人,可能因一時的滿足而陷入債務;一個不懂克制情緒的人,可能因一時衝動而傷己傷人。相反,自律者表面似乎放棄即時享樂,卻換來更大的自由和掌控力。他們不被欲望所牽制,而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與目標生活,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談到自律,信徒不期然想到聖經中的參孫。他是神所揀選的拿細耳人,天生具有非凡力量,可以以一己之力戰勝成千上百的敵人。然而,他的一生卻因缺乏自律而走向悲劇,最終受盡羞辱。

參孫的力量來自於神,而神也為他設立了明確的界限——作為拿細耳人,他不可剃髮、不可飲酒、也不可接觸不潔之物。這些看似外在的約束,實際上是為了幫助他培養自律。然而,參孫卻放縱情慾,沉迷於女色,無視父母和神的警告。他輕率地將自己與神立約的秘密告訴他人,最終落入非利士人手中,不僅失去了神賜的力量,還被剜去雙眼,淪為羞辱的對象。

參孫的一生印證了《道德經》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他被感官的誘惑所蒙蔽,最終失去對生命的掌控力。他的失敗並非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自我節制。這提醒我們,無論擁有多大的天賦或神賜的恩典,若沒有自律,這些恩賜隨時可能成為毀滅自己的工具。

真正的自由並非隨心所欲,而是擺脫外在誘惑與內在衝動的束縛,活出對神對都有意義的生命。自律使我們拒絕短暫的滿足,追求高層次的幸福與成就。參孫的故事清楚地提醒我們,缺乏自律可能帶來人生的失敗,而選擇自律,則是邁向生命豐盛的起點。

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12所說:「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自律是自由的根基。雖然一切看似可以去做,但真正的智慧在於選擇那些對生命有益的事,拒絕被任何事物掌控,從而活出真正的自由與充實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