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 才幹的比喻

在馬太福音25章中,耶穌講述了一段才幹的比喻,揭示了信徒生命的真正意義。我們的人生、能力、時間、財富、機會,甚至每一個呼吸,都是從神而來的恩賜,目的是讓我們為主所用,最終得着永恆的賞賜。讓我們以這個比喻作深入探討,思想如何忠心服事神,投資祂的國度。

一、生命屬於神,才幹是祂所賜

比喻中,主人將才幹分給三位僕人,各人按着自己的才幹領取責任。這裡的才幹,不單指金錢,也可以是我們的能力、時間、機會或資源。這提醒我們,生命的一切都不是屬於我們的,而是主人(神)出於恩典賜予的。

現代社會常鼓勵人們為自己而活,追求個人成就和滿足,但作為信徒,我們的生命和才幹並不屬於自己。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19-20所說:「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我們的生命是神賜的,目的是為祂的榮耀和國度服務。

二、神按祂的心意分發

比喻中,主人按着各人的才幹,分別給了一人五千、一人兩千、一人一千。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因為神是根據祂的旨意分發恩賜的。祂了解每個人的能力和使命,所以祂的分配永遠是正確的。

因此,我們不應該用比較的眼光看自己和他人,而是專注於自己所領受的。五千和兩千的僕人都得到了主人的稱讚,因為他們忠心管理所賜的才幹,而不是因為他們擁有的多少。每個信徒都應當認定:神賜下的才幹是最適合我們完成神的使命。

三、信徒最終要向神交賬

比喻中,主人回來時,要僕人們「交賬」,查看他們如何使用所賜的才幹。五千和兩千的僕人忠心服事,將神給予的才幹提升加倍,因此主人稱讚他們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而那隱藏一千才幹的僕人,卻被責罵為「又惡又懶的僕人」,並失去主人所賜的一切。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最終,我們都要在神面前交賬。羅馬書14:12說:「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神關心的不是我們擁有了多少,而是我們是否忠心使用了祂所賜的,為祂的國度投資,造福他人,榮耀祂的名。

四、懶惰是罪,不能成為藉口

那只得一千才幹的僕人,因為懼怕失敗,就將才幹埋藏起來。他的懶惰和消極態度受到主人嚴厲責備,並稱他為「惡僕」。這個比喻指出,懶惰不僅是浪費神賜予的恩賜,也是得罪了神。

今天,有信徒可能因為害怕失敗、害怕他人的評價,或對服事缺乏熱情,而選擇忽視神賜的才幹。事實上,這是對神不忠的行為和態度,神盼望我們勇敢地運用祂所賜的恩典,即使面臨挑戰,也要全力以赴。

五、服事神需要冒險精神

比喻中的五千和兩千的僕人,他們選擇了積極地去投資才幹,而非將其隱藏。無可否認投資是伴隨風險,但他們相信主人的賞賜比眼前的風險更大。這種冒險精神,體現了他們對主人的信任和忠心。

服事神同樣需要信心和勇氣。無論是傳福音、關懷他人,還是在職場中為主作光作鹽,我們都需要跨出舒適區。主並不要求我們一帆風順,但祂喜悅我們全心全意地投入祂的事工。

六、忠心者多得恩賜

主人對那忠心的僕人說:「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馬太福音25:21)這應許告訴我們,忠心於小事,是神賜下更大恩賜的前提。

在現實中,許多人渴望得到更多的機會或恩賜,卻忽略自己在小事上的責任。神看重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是否認真對待祂賜下的每一個機會?越忠心於當前的任務,神就越願意託付我們更大的使命。

七、永恆的賞賜

主人對忠心的僕人說:「你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這不僅僅是對僕人的稱讚,更是進入永恆祝福的邀請。信徒忠心服事的福分不僅限於今生,更延續到永恆。

相比之下,那懶惰的僕人不僅失去所賜的才幹,還被主人丟在「外面黑暗裡」,是何等的遺憾!這提醒我們,不要專注於眼前的利益,而要將目光放在神永恆的獎賞上。

結語

才幹比喻提醒我們,信徒的一切才幹都來自神,我們是這些恩賜的管家,而非擁有者。我們的生命、能力、時間、機會和財富,都是為神的國度服務的工具。不要因懼怕而隱藏才幹,而要勇敢地為主而活,用忠心和信心回應祂的呼召。

最終,我們都要向神交賬,祂會按我們的忠心賞賜我們,讓我們進入祂永恆的國度,享受祂的喜樂。願我們以此為目標,將神所賜的才幹最大化地運用在祂的事工中,成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得着那永恆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