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一個禮拜一樣,拿一張白紙,左右分成兩欄,左邊的上方寫上不快樂,右邊寫上快樂,想想看,你會把下面的性格放在那一欄?正直、衝動、溫柔、為人著想、容易動怒、自律、挑剔、頑固。相信你很容易把一個人的某種個性歸類於快樂還是不快樂。快樂者的個性包括:正直、溫柔、為人著想、自律,不快樂者:衝動、容易動怒、挑剔和頑固。 很明顯的,具有某種性格的人,他們基本上不容易快樂。上一次提到,一個懂得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他們大部份時間是比較快樂。他們擁有的性格包括:溫柔、自律、經常為人著想等。這些美德可說是喜樂的起點,人必須學習把焦點從自己轉移到別人身上,不要停留在只關心自己,乃要學會關心周圍的人。一個人整天只是想到我、我、我,他會變得非常淒慘 。 去年感恩節大減價,我在網路上訂購了一個電子產品,價錢便宜,還免郵費,不到三天,我就收到寄來的東西,自然心情奇佳,但快樂心情維持不到3分鐘,因為我發現電子公司弄錯,他們寄錯產品給我。由於聖誕節快到,我無法以電話聯絡對方,只好以網路與公司接洽,我按照該公司退件手續,貼上該公司電郵給我的UPS bar code,準備有空就把弄錯的產品透過UPS寄回去,沒想到,不到一分鐘,我就收到該電子公司寄來一張10美元的帳單,退件的郵費居然由我負責,你能夠想像我當時的反應,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明明是他們搞錯,怎麼要我來填數?一下子我心情低落下來。我嘗試以電話與這家公司聯絡,但因為節期臨近,我無法與他們聯絡上。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這時候我自我反思,難道就是爲了區區10塊錢,把自己的心情搞成這樣,值得嗎?不到兩分鐘,我的心情恢復正常,而且根據我對這家公司的瞭解,他們不是奸商,我知道日後我還是可以向這家公司討一個公道。不過退一步來說,就是損失那10塊錢,為此讓自己難過五分鐘也不值得。一個轉念就把一件簡單事擺平了,不過事情並沒就此結束。 我趁午餐空擋時間,準備到附近的UPS把這個郵包寄出去,到了UPS郵店,才發現,大部份員工外出用膳,只剩下一個員工,而當時只有一個顧客,我猜想我不需要久等,但過了七八分鐘,這員工都沒解決這個顧客的問題,打聽一下,才知道這顧客需要一個人作擔保,換句話說,他要另一個員工簽字才可以。我內心開始有點煩躁,到底要回辦公室還是再等一下?這對我又是一個考驗。這時候我又問自己,難道又讓這件小事破壞自己的心情嗎?於是我改變自己的態度,而且跟這等待的顧客聊天,我甚至開玩笑說,如果他不介意,我可以幫他作保證人。跟對方聊了不到五分鐘,UPS另一位員工用膳完畢回來,他很快就把前面那顧客的事情辦完,我也順利把我的包裹寄出去,我總共在UPS待了不到二十分鐘。 我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經常遇到,人很容易被一些瑣碎事情搞到心煩意亂,簡單一件事情可以把一整天的心情搞壞,但當我們安靜思想一下,許多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糟糕,而每一件事情多少都在考驗我們的人生觀和我們的品格。沒錯,我們可以爲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大動干戈,搞壞自己的心情,嚴重的甚至破壞我們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只有稍為轉換一個念頭,大事可以化成小事,小事變成無事。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拿出一張紙,分左右兩欄,左欄列出一般人認為(或你認為)叫人不快樂的事情。相信這個不會難倒人,叫人不開心的事情實在很多:生病、貧窮、孤單、生病、工作壓力、財務困難、車禍、下大雨、塞車等,你可以列出許多讓你感到不開心的事情。現在轉到右欄,試試列出一般人認為(或你自己認為)叫人感到「快樂」的事。乍看之下,把左欄項目換成相反詞就是了,但當你想深一層,卻不是那麼一回事,身體沒病痛,財務沒困難,開車沒出車禍,天沒下雨,交通也沒塞車,一切都很順利,那麼,你就感到快樂嗎?你知道答案:這不見得。這實在很值得我們思考。想想看,上一次讓你心裡感到快樂很長一段時間是什麽時候?是在怎樣的情況? 說實在,世上太多事情的發生會叫人感到不快樂,但這些都是偏重負面情況的出現,譬如患病、孤單、貧窮等,但當我們把這些負面事情挪走,那又怎樣?我們仍然不快樂。然而,許多人花很多時間去處理這些負面的事情,嫌身體太胖就跑去減肥,覺得孤單就跑去夜總會唱卡拉OK,失業就隨便找份差事,滿心以為這就是解決不快樂的處方,最終發現,上面所列出來的林林總總其實與快樂扯不上關係。 許多研究指出,一個人的快樂指數與外在環境無關,有人把那些中了樂透彩券者與那些身體有殘障的人作比較,發現兩者快樂程度相差不大。另一個研究訪問1956年的美國人,評估他們那時他們的快樂情況,30%美國人認為自己非常快樂;50年之後,調查結果居然還是一樣。想想看,過去50年,無論生活水平、人民醫療、財富和福利等都比以前大幅度增長,但人民快樂程度根本一樣,爲什麽?因為一般人不懂怎樣創造快樂,而只是想到如何除去內心的不快樂-避免孤單寂寞、注意飲食不要患病、運動維持健康。 怎樣才能夠得到長久的快樂?根據分析,能夠帶給人長久快樂的通常是與人有關的事情,譬如說,母親剛生孩子、愛人談戀愛、同事關係良好、家人相處融洽等。原來快樂其實與人際關係是分不開的,這種人際關係包括夫妻、情侶、同事、親屬、家人,換句話說,快樂是與LOVE息息相關。爲什麽小孩子總是那麼快樂,因為他們感到別人愛他們,而他們也能夠愛別人。想想看,一個人在工作上很有成就,是老闆眼中的寵兒,薪水高,但他跟太太的關係卻是一塌糊塗,甚至正在辦離婚,你認為這人會很快樂嗎?絕對不會。 還有,快樂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意思是說,人爲了愛可以不顧一切地付出,以母親和孩子為例子,母親為孩子付出的愛可以超越一切,甚至到了一個忘我的階段,好像她與孩子到了一個沒任何疆界的情況;而母親的心情更會隨著孩子的情緒而起伏。付出的愛越多,得到的愛也越大,內心感受的那份快樂也越深。 所以我們看到,快樂與愛是相連接的。除此以外,快樂與感激態度也是分不開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同意,一個擁有感激態度的人,他也是一個經常喜樂的人;反之,越是不懂得感激的人,他也是一個不快樂的人。 所以有人說,感激是好關係的根源,當夫妻之間缺乏這一點,關係就出現問題,一個人如果忘記當初爲什麽要跟對方結婚,忘記過去談戀愛時那美好時光,不懂得感激自己的配偶,那麼他的婚姻也慢慢走向滅亡。夫妻之間唯有學會互相感激,懂得彼此欣賞,美好婚姻關係才能夠維持,人也因此感到幸福快樂。婚姻關係是如此,家人、朋友、同事、主內肢體的關係也是一樣。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金壽映是一個韓國人,她在世界的知名度比不上自創《江南Style》的PSY,或溜冰世界冠軍金妍兒,但她的勵志故事卻成為許多人的鼓舞和激勵。 金壽映出生在韓國麗水市的一個貧窮家庭,父親是一位建築工人,母親做一些零工。她念中學時,個性很叛逆,參加幫派活動,騎摩托車,與人打架鬥毆。期間她辍學、離家出走後開始吸毒和喝酒。後來因為聽到一首歌叫《回家》,裏面歌詞說:由於你還年輕,你應當有一個更好的將來。就這樣她踏上回歸路,開始她新的生活。 但她從前幫派的隊友沒有「遺棄」她,經常出現在她家門口,試圖將她奪回來。學校的同學也沒有接納她,處處與她作對,但她的毅力勝過一切艱難,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適應,她定下自己的夢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記者,但得來的回應不是激勵或鼓掌,乃是周圍的冷嘲熱諷,包括她的父母。 但她沒有因為外人的嘲笑和輕看而動搖自己的夢想,在別人不看好的情況,她居然被韓國極付盛名的延世大學所錄取,大學二年級甚至獲得獎學金支付學費。讀書期間,她開始自己的夢想踏上第一步,成了一位網絡記者,甚至獲得2000年最佳網路記者獎。畢業後,她成功進入美國金融界颇負盛名的高盛集團。但就在這個時候,她卻發現自己得到癌症。 不幸中的大幸,她的癌症發現尚早,她一面治療,一面上班,但突如其來的病卻讓她在忙碌和盲目的歲月中突然領悟過來,在這時刻她體會到,原來死亡可以隨時來臨,明天不見得會臨到,今天可能是人生最後的一天。 在高盛工作期間,她每天都在思考:「僅此一次的人生,究竟該怎麼過呢?」儘管每天看著螢幕上有數百億元進進出出,但對她來說,那是沒有任何意義,這讓她想起大學時期背著行囊在全世界東奔西跑到處旅行那種激動的情景,這個時刻,環球旅行的夢想又重新浮現在她眼前。 於是她將自己這輩子想做的事情全寫下來,總共有73項,這包括到非洲、埃及與印度旅行、看歌舞劇、參加馬拉松、學跳拉丁舞、作慈善、寫書等。以前,她以為來日方長,可以慢慢等著實現,現在她覺得時日無多,於是決定在死前完成自己的心願。她第一個夢想就是離開韓國,很自然,她必須辭去在高盛這薪水優渥的工作,但這不是容易的事情,家人反對,朋友不諒解,不過她還是踏出夢想之路的第一步。 金壽映不但要圓自己有生之年的美夢,更難得的是,她也到處鼓勵別人追求他們的夢想。她到世界各處採訪,學習當地語言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夢想是什麽?從中國、美國以及印度等二十多個國家的79個城市,她已經向313位當地人詢問同樣一個問題,她讓受訪者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夢想,並拍攝照片和視頻。她計劃收集365位世界各地受訪者的夢想,在網站上展示,從而激發更多的人尋找自己的夢想,並爲自己夢想而奮鬥。在她的計劃中,她準備10年後再次回訪這些受訪者,看看他們的夢想是否實現,他們的生活有什麽改變。 說來很諷刺,金壽映寫出自己夢想清單的時候,是被醫生宣佈得了癌症。爲了不要平凡過完這一生,她列出73項夢想清單,並且傾全力去實現,五年來,她已經完成了將近一半。她現在成為一位知名的演說家,透過出書、網絡、和演講,不但分享自己夢想的經歷,也鼓勵許多人把握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正如她所相信的,每個人都有夢想,但許多人卻不敢往前踏出第一步。金壽映後來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她第一本著作,書名叫:每天都是最後一天。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上一個禮拜講到知識與智慧的分別。那麼人怎樣得到智慧呢?就是必須熟悉神的話,多瞭解聖經的真理。 先看一個小故事。 一對年輕情侶因為意見不同引起衝突,因此到團契輔導夫婦家尋求協助,男方把他的看法告訴作輔導的丈夫,他聽完之後,就說,「你是對的」;之後輪到女方述說她的故事,輔導聽完,他也說,「你是對的」。輔導太太聽到之後,把先生拉到房間說,「男生說完,你說他對,女生說完,你也說對,怎可能兩邊都對?」丈夫聽完之後,對太太說,「你也是對的。」 你說丈夫有智慧嗎?是非黑白都無法分辨清楚,相信你也不會找這個人作你的輔導。 能夠分辨對錯是非黑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夫妻爲什麽吵架,上司和下屬爲什麽起衝突?都是因為雙方的對錯標準不一樣,所以才勞師動眾,尋找牧師、導師、或法官的幫助,期盼一個有智慧的第三者能夠協助他們解決問題。但問題是,有誰的衡量標準是正確無誤的?人很容易受到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社會文化影響他們對事情的看法和判決,今天大眾傳媒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衡量對錯的標準,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便無法協助別人作有智慧的判斷,自己也無法作一個明智的決定。 美國的童子軍過去都是一個觀念保守的組織,是維持傳統家庭的一個團體,這個民間機構過往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念與聖經原則都非常吻合,但這個超過百年的傳統目前受到很大的挑戰,這個團體正在考慮修正一個慣例,就是允許同性戀者作為孩子的導師,不過讓許多父母感到迷惑的是,連Bill Gates和Hillary Clinton也插上一嘴,他們都贊同這個提議。中國有一個名作家,他女兒四五歲的時候,他在自己的博客說,當他女兒到了十八歲的時候,他送給女兒的禮物是一句話,「記得帶避孕套」,這個人的名字叫韓寒,據說中國有80%的人贊成他所講的話。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社會的價值觀跟過去很不一樣,同居、墮胎、離婚、婚外情、同性戀,這等事情過去都是禁忌,但現在許多人認為這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許多人認為人權至上,只要兩廂情願,不傷害到別人,彼此不應該干涉。如此類推,作假、貪污、欺騙也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反正每個人都這樣做,不這樣做就是笨瓜,不合潮流,小心不要被人抓到就好了,這就是當今的社會文化。 有人說,文化可比喻成一家商店,這家商店因為曾經受到一些頑童搗蛋作亂,店裏貨品和價目標籤亂作一團,本來昂貴的東西卻貼上非常廉價的價格,而一些價值不高的貨品卻標上很高的價錢,現今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是這樣,搞不清楚人生中哪一個項目是重要的,哪一個是次要的,生命中重要的品格、健康、家庭、心靈、人際關係不當一回事,次要短暫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卻捨命追逐。不但價目標籤搞錯了,冒牌貨品也層出不窮,每個人都想追求幸福快樂,天倫之樂、心靈滿足、內心平安等,但這世界幸福快樂的仿造品滿街都是,於是夜夜笙歌,天天卡拉OK,色情場所、賭場、酒吧等成了許多人最嚮往的事情,沒錯這些東西可以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卻導致長期的痛苦。唯有智慧人,他們擁有區分、判斷、瞭解價值貴賤的能力,他們也可以分辨幸福快樂貨品的真偽。 人如何得到這些分辨能力?他必須懂得真理,「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詩篇19:7;「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書9:10。一個人唯有認識耶和華,明白聖經真理,他們便不會受到屬世文化的影響,他們能夠按照聖經的教導而明辨真理,辨別對錯,明白是非和黑白,也能分辨何謂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不會用世人衡量的標準作不明智的決定,他們能夠按照聖經真理生活,協助迷失的人。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如果神問你,在你生命中,有哪一樣東西是你最渴望的?我可以馬上圓你的夢,你會如何對神說?許多年前,神曾經如此問所羅門王,而他沒有求富貴,也沒有求榮譽,或求享樂和舒適,他向神求智慧。神非常欣賞所羅門這要求,於是神成全了他,最終所羅門王成為世上有史以來最有智慧的人。 許多人不知道智慧的重要性,智慧可說是與我們生活每一個層次息息相關。 什麽是智慧? 智慧是從神的角度看事情。智慧不是知識,從很多地方我們都可以得到知識,上學、修課、培訓、看雜誌、閱讀書本、自修等,人可以透過許多不同渠道獲取知識,但知識豐富並不保證人就有智慧,我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不乏受過高深教育的人,但他們不見得有智慧;反而,有些人受教育不多,但處事卻很有智慧。 爲什麽智慧對我們來說是那麼重要?因為人生中許多問題的產生,主要原因是人缺乏智慧,他們做了很多不明智的決定。譬如說,爲什麽有人出現財務問題?因為他做了許多愚昧的財務決定(道聼塗説亂買股票);爲什麽有人婚姻關係破裂?因為他在婚姻關係上做了一個愚昧決定(搞婚外情)。總歸來說,人生許多問題源於不明智的抉擇,人自作聰明,自以為是,不遵從神的教訓而做出不合乎神心意的決定:有人用旁門左道賺錢,最後在經濟上搞到一團糟;有人爲了滿足個人情欲亂搞男女關係,結果在婚姻關係上弄到人仰馬翻;有人在選擇工作上,以為是出人頭地的捷徑,最後把事業搞到一塌糊塗。所以可以看到,人生問題往往是源於一個錯誤的決定,缺乏智慧的抉擇就會帶來痛苦的後果。 看下面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當我還在擔任工程師的時候,我的頂頭上司,比我大至少二十歲,且職位比我高許多,正所謂位高權重,許多人對他望而生畏。而後,神呼召我,從一個修理機器的人,轉去幫助心靈有需要的人。十年過後,我這位頂頭上司也從職場退下來,時隔多年,只有一次在一家餐館見過他,稍微跟他聊過天。最近從朋友那裡得知,他成了齊人,但可惜的是,他無法享受齊人之福。 他年輕的時候就結婚,太太爲他生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都品學兼優,長大後都事業有成,夫婦都為這幾個孩子感到驕傲,而他在自己事業上也出類拔萃,從一位普通工程師晋升到高級主管,晚年帶著最高榮耀退休。夫妻本來可以安享晚年,他卻無法安分守己,在某一個場合中遇到第三者,但糟糠之妻卻不肯如此下臺,「難得的是」,第三者不介意兩婦共事一夫,於是出現三人共處一屋的景況,於是無論到哪裡,出入餐廳、坐飛機旅行,都出現三人行這個奇怪現象。表面來看,這好像是齊人之福,但他內心的痛苦只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自知。因為自從出現第三者後,他過去的朋友全與跟他劃分界線,結婚的深怕自己的婚姻跟他一樣出現第三者,與他不相熟的,把他看作是異類。他的三個孩子呢?每個都為自己母親憤憤不平,認為這父親簡直是無理取鬧,而且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根本不知道怎樣稱呼這個新來的女人。過去逢年過節兒女們都帶著孩子回家相聚,從此之後,他們再不願意踏入家門一步,於是家不再是家,但他又捨不得這個「得來不易的女人」。原配是無可選擇才瓜分自己的丈夫,想當然,她也絕對不會善待這個新來的女人,一個是撒萊,一個是夏甲,家裡會有安寧嗎? 有個老故事是這麽說的,兩個建築工人坐下來一起吃午餐,其中一個打開便當盒就抱怨:「實在討厭!肉卷三明治……我討厭吃這種肉卷三明治。」他的朋友什麽話也沒說。隔天兩人又碰面吃午餐,同樣地,第一個工人打開便當盒往裏面看,這次他更火大了,說:「怎麽又是肉卷三明治?我痛恨肉卷三明治。我討厭肉卷三明治。」他的同事一如前日,仍然保持沈默。第三天,兩人又要準備吃午餐,第一個工人打開便當盒,又大叫起來:「我受夠了!日復一日都是一樣的東西!我要吃別的東西!」他的朋友插嘴說:「爲什麽你不乾脆叫你太太幫你做點別的?」第一個人滿臉疑惑,答道:「你在講什麽啊?我沒有結婚,午餐都是我自己做的。」 覺得好笑嗎?想深一層,很多煩惱是自找的。 有知識但缺乏智慧的例子可以說是多得不可勝數。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