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Eric Sung的见证《父親》

from Eric Sung’s blog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 父親 我父親93歲, 2/23/2012進了加護病房,  姊姊和我分別在2/28和3/2上飛機. 我3/3深夜回到台北, 早上去加護病房看父親. 他眼神呆滞, 身體不時的抽搐, 看起來非常的痛苦. 想Hug他一下都沒辦法, 因為他身上接了各種管子和儀器. 醫生說, 就算他能渡過危險, 也不見得能恢復意識. 他大部份的器官已經衰竭, 為了延續生命, 身上接的東西都不能拆除. 醫生要家屬决定, 狀況更糟時, 要不要進一步急救. 我默禱後簽字, 大部份項目都放棄了. 回到病床邊, 輕輕叫他一聲, 他眼神還是呆滞, 但是眼角流出了一滴眼淚, 讓我看了心碎: “主啊! 求祢引領我父親, 讓他能平安的走完最後這段路.” 我62歲, 從小和父親沒有什麼話說, 幾乎沒有互動. 這一生, 為兒女, 我有偷偷掉過眼淚. 為父親, 我只有過心酸, 那是在2010年10月, 安排他去護理之家住時, 心裡不忍. 2/26阿德講道, 用靈與零這兩個字起頭, 我還在想, 我和父親之間, 好像是零互動. 主日崇拜後, Jeff過來關心我父親的病況, 我才講了兩句, 眼淚奪眶而出. 雖然馬上抹乾, 強顏歡笑, 卻止不住鼻涕. 才知道父親身上的痛, 我也有感覺. 回想幼稚園, 小學, 初中, 我的每一位級任老師, 都請父親去過學校, 對他說: “這孩子本性不錯, 只是… (只是再往下講的, 就讓父親很難堪了.)” 每年, 總有好幾次這種情形, 也沒見他動怒. 小學六年級時, 有一次我對老師出言不遜, 父親給了我一耳光, 這一生就只被他打過這麼一次. 調皮搗蛋, 他能接受; 言語冒犯老師, 他不能接受, 他還算蠻合理蠻有原則的. 高中的時候, 我曾經有點看不起我父親, 因為我母親很暴躁, 常對他發脾氣, 他總是沒什麼反應. 在家在外, 都好像只是一位安份守己的公務員, 看起來就很沒搞頭. 後來我和家附近角頭的流氓起了衝突, 被堵了兩次. 他問了大致的狀況後, 交給辦公室的安全部門處理. 帶頭的那位流氓, 就突然全家都搬走了. 從此我再也沒看不起我父親, 在家裡吃不開真的算不了什麼. 1971年1月, 考大學兩次落榜後, 我需要服三年的兵役, 走前和父親還是沒什麼話聊. 只記得他提起, 一位每年來拜年的朋友對他說: “你這個兒子將來麻煩大了.” 他那個落寞的神情, 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1980年12月, 我在Texas A&M唸到了EE碩士學位. 打電話告訴父親時, 沒安什麼好心的要求他, 在那位朋友來拜年時, 提一下我唸到了碩士學位. 我是想還父親個面子,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提的, 那個農曆年之後, 那位朋友再也沒向他拜過年了. 2002年3月, 父親83歲的時候, 摔壞了坐骨. 可能是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哥哥,姊姊都在這個年齡左右去世, 讓他覺得自己也差不多了, 意志消沈, 不肯好好復健. 10年過去, 連自己操作輪椅都沒學會, 非常可惜. 我從小和父親沒有什麼話說, 幾乎沒有互動. 他是無神論, 帶他信主的難度很高. 2/28/2009, 只有我倆在家, 相互還是沒有什麼話講. 我坐在電腦前面發呆時, 突然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在催促, 要我現在就帶父親信主. 我心裡想, 他這麼頑固, 時間也不夠, 怎麼可能呢? 但是催促的感覺更強烈了, 我只好順服, 馬上禱告, 求主預備父親的心. 神掌權, 我只是傳話的器皿, 有什麼說什麼. “爸, 你的姊姊,哥哥,弟弟,妹妹全是基督徒, 我也是. 他們現在都在天上了, 世上的日子很短, 很快的我也會去. 你知道嗎? 基督徒能在天上再相見. 如果你是基督徒, 將來我們都可以再相見.” 他點頭後, 我告訴他: “成為基督徒非常簡單, 只要你願意承認衪是你生命的主宰, 向衪表明你有很多過犯, 但是願意從現在開始把生命交在衪手中, 讓衪帶領你走完前面的路, 衪一定會原諒你, 讓你成為基督徒. 我為你做這個禱告, 好嗎?” 他點頭說: “好.” 簡單到完全不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握住了他的手, 為他做了决志禱告, 他不但說了阿們, 還有向我說謝謝. 感謝讚美主三年前就為我父親預備, 如果還沒有决志, 現在真的來不及了. 也感謝主為我預備, 在2008年底, 我三福的final exam剛被當掉, 所以我還記得怎麼做决志禱告. 從前, 牧師講馬太福音第20章”葡萄園的比喻”, 我雖然聽懂了, 對於沒信主的人, 能吃香喝辣, 百無禁忌, 臨終受洗, 也進天堂, 心裡還是覺得不公平. 這次, 從不斷的為父親禱告中, 我終於清楚的體會到, 當我們在有知覺的時候, 藉著禱告和讀經, 身心靈得到成長, 帶給我們的那些平安喜樂, 是何等的甘甜. 我們因為信主, 享受到了莫大的恩典. 父親决志後, 我沒有幫助他繼續成長. 所以, 他並沒有因著信主, 享受到同樣的恩典. 那幾天, 我挑了幾段經文唸給他聽, 已經太遲了, 這個虧欠, 真的是遺憾終生. 主啊! 求祢赦免我的罪, 願我的禱告還能蒙祢的應允. 求祢憐憫, 帶領我的父親, 走過死蔭的幽谷. 他身上的痛, 心裡的痛, 求祢都親自安慰. 感謝主, 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阿們. […]

87)不用自憐

  The Hiding Place一書作者名叫 Corrie Ten Boom,書中提到她年輕時跟一位青年人談戀愛,儘管Corrie全心全意愛對方,但對方最後選擇跟她分手,並且跟她其中一個好朋友結婚。相信每個人都能夠體會Corrie那時候的心情,被愛人拋棄,對方還愛上自己的好朋友,她實在感到心痛欲絕。回到家中,她父親好言相勸,他這樣說:Corrie,你現在失戀,面對這種情況,你有兩個選擇,一是心存怨恨, 讓內心的苦毒慢慢蠶食你;或你把你的愛轉向和澆灌那些有需要的人。你可以過一個充滿愛的生活,把你的愛帶到最需要愛的地方。Corrie最後選擇後者,當德國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的時候,Corrie跟她的家人冒險在家裡地下室收藏上百的猶太人。   爲什麽有人覺得自己可憐?因為他們常把眼目放在自己的需要,但聖經卻教導我們看顧有需要的人。所以不妨睜開眼睛,看看周圍的人事物,有很多人等著我們去關懷,等著我們向他們傳福音。當我們看到外面需要那麼大,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多,我們絕對不會自憐自哀,因為我們可以把愛和關懷帶到有需要的人身邊。   很多方法可以幫助信徒的自憐,信徒可以成為別人的幫助,寫信給海外的宣教士,邀請朋友到家裡共進晚餐,到醫院探訪患病肢體,到老人院關懷孤苦伶仃的長者,參加教會關懷活動。這些都是不費一分一毫的工作,但意義卻是非常重大,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一方面把愛帶到人群當中,一方面除去內心的孤獨感。如果經濟能力尚可,可以為有需要的人弄一些飯食,接送那些行動不方便的人,寫問候卡給有需要的肢體,送一些簡單禮物(鮮花、餅乾等)給有需要的人,為新移民作義工工作,偶然作一些不用回報的善事。   重點是什麽?不要向神抱怨說自己多可憐,埋怨說自己很孤單,倒不如對神說,我怎樣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怎樣把神的愛和關懷帶到有需要的人哪裡?多想到別人的需要,少想到自己的可憐,你就不會感到孤單。

86)平信徒與神職人員

  所以我們看到,神的呼召不是光給神職人員這方面的職業,神的呼召是給每一個正當的行業。無論神呼召一個信徒作神職人員的事奉,或作平信徒的工作,基本上是沒有差別,工作性質不同,但目標、目的、方向都是一樣,神職人員不用看自己高人一等,平信徒也無須輕看自己所做的。對基督徒來說,無論是開企業當雇主的,或幫老闆打工的雇員,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崗位就是事奉工場,也是為神作見證的平臺。作企業或做生意的,可以儘量以合法方法為公司賺取利潤,提供員工的福利,讓工人毫無生活的掛慮,另一方面,公司決策者也可以在這個行業上發揮他們最大的影響力,造福社會,造福人群,為神做美好的見證。美國快餐店Chick-fil-a企業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這家企業總裁是基督徒,做生意的宗旨就是以聖經為本,員工福利優厚,禮拜天例牌休假,讓員工有時間休息,到教會敬拜神,和家人享天倫之樂。員工每個人都有受訓的機會,升遷是按工人靈性、能力、和品格作決定。經常透過各種渠道回饋社會,支助有需要的社團或群體,因著他們的各種善行,神的名字得到高舉,神國可以擴充。   一個企業可以為主發揮正面影響力量,個別基督徒同樣在他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主作美好的見證,神期盼信徒在自己的工場發揮光和鹽的功能,無論工作態度、個人行為操守、待人處世之道,他們都可以在他工作周圍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能力。   那麼教會牧師傳道人怎樣跟平信徒來分擔神的工作?我們可以把那些在企業作生意的或個人在工場工作的基督徒,看作是被指派作為神國度第一線戰士,他們是神國度的精兵,蒙受呼召在個別職場上發揮光和鹽的作用,至於另一批蒙受呼召在教會服事的神職人員,他們神國軍隊的後勤部隊,他們的責任是幫助、餵養、支持、照顧在第一線打仗的基督徒,讓他們服事更有力量和持久。這樣看來,後勤部隊的傳道人比較厲害?還是第一線的戰士最重要?其實兩者都不能缺乏,沒有後勤部隊,第一線戰士無法長期打仗,沒有第一線戰士,後勤部隊無法有效擴展神的國度,兩者都很重要,所以不要把工作劃分不同的階級,認為後方做補給的會得更多的獎賞,前線打仗的賞賜比較少,這絕對不是聖經的教導。信徒不管是神呼召在第一前線,或後勤補給,都一樣有價值,重點是必須知道神呼召他們做什麽工作,並且在那崗位上忠心服事神,讓人看到基督徒所擁有的馨香之氣,別人因他們見證而歸向神。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85)神的蒙召

  不少基督徒認為牧師傳道人的工作是神特別蒙召,所以以為神職人員身份地位高人一等,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神職人員的工作需要神蒙召,難道平信徒的工作不需要神蒙召嗎?從林書豪和Tim Tebow這兩個年輕基督徒身上,我們就能夠找到答案,神沒有呼召他們作傳道人(至少目前沒有),但神卻把他們放在一個特別的平臺,做神要他們做的工作。所以我們看到,信徒蒙神呼召就不一定停留在與教會有關的工作,對基督徒來說,如果我們知道這是神指派我們要做的工作,管它是教會的傳道人,球場上的職業球員,或快餐店的服務員,這些工作在神眼中都是神聖,沒有分優等或次等的工作,因為這都是神蒙召的工作。   其實這個理念隨時在舊約找到明證。神揀選利未人作祭司,神也從各支派選出合宜的雕匠、石匠、藝術家、木匠、金銀銅器巧匠等做會幕和宮殿的工作,神呼召不同行業的工人到會幕或宮殿作神家的工作,這些工人不是在那一刻才懂得作這些雕刻、製造器皿的事,神其實很早就「呼召」他們,賜他們智慧能力,在不同地方操練學習,時候到了,就吩咐這些工人到會幕或其他不同地方來服事神。這樣看來,難道這些工人的重要性低於會幕裏面的祭司嗎?絕對不是,無論祭司所做的工作,或器匠的工作,如果都是神呼召的,這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神呼召祭司作會幕的工作,同樣神也呼召建築師、藝術家、金銀銅器匠等做神的工作。   從舊約回到我們新約時代,如果今天神職人員的工作(宣教士或傳道人)需要蒙神呼召,那麼平信徒所做一般工作其實也需要蒙神呼召。一個渴望得神祝福的基督徒,無論是在選擇工作,進入哪一個行業,在哪一家公司上班,他應該認真尋求神的心意。每個信徒都是神所創,祂也賜每個人不同天賦和才幹,我們生長在不同環境,受教育的機會有異,每天接觸的人也不一樣,神都可以透過我們周圍環境,要我們為祂作見證,在世人面前榮耀祂的名。對信徒來說,每一個職場都可以用來服事神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與神一同配搭,認真尋求神在我們身上的心意,回應神的呼召,做神要我們做的工作,去神要我們去的地方。   怎樣知道神要我們做什麽工作?很簡單,看看那些為神製造金銀銅器皿的工人、雕刻師、藝術師,神呼召他們,就賜他們在這方面特殊技能,因此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上得心應手;同樣的,如果神呼召我們做某一類的專業,祂也會賜下智慧和能力,讓我們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上應付自如,這些工作不見得帶來榮華富貴,但卻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我們內心的平安和喜樂就印證這個專業是神呼召我們來服事祂,而職場正是神要我們服事的崗位。倒過來,如果我們不是按神心意作工,眼目放在功名利祿而不是神的心意上,也許我們可以得到地上短暫的滿足感,但內心卻沒有喜樂和平安,上班尤如背負重擔,工作不但沒有果效,工作也會帶來苦惱,原因是我們沒有按神心意作是你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失去神的祝福。因此無論在一家飛機公司作工程師,或在一個教會當傳道人,道理都是一樣,信徒必須要走在神的旨意裏面,他才能夠真正蒙受神的眷顧和祝福,他才能在工作神享受平安、喜樂、和滿足。   認識一位基督徒,30歲神學院畢業就被按立成為牧師,他本身卻沒有牧會的恩賜,年齡過輕而且人生經歷也不足,無論講臺、主日學、輔導各方面,他都無法滿足弟兄姐妹靈裏面的需要,教會只有司琴缺席才讓他客串彈鋼琴,牧養教會前後五年,教會人數來來去去只有四五十人,他自己感到氣餒,弟兄姐妹對他也感到無可奈何。他私下曾經說,當初走傳道人的道路,以為那是最容易得到人尊重的捷徑,可惜適得其反,他最終發現,因為他服事缺乏果效,反而成為別人的笑柄。   一位神學院畢業的牧師曾經這樣說,過去跟他一起念神學院的同學,95%以上都患有嚴重的自卑感和自大狂,他們所以要去念神學,乃是因為他們認為那是一條很快受到人家尊重的路。(劉志雄,不一樣的人生,P31)。達拉斯神學院院長也曾經這樣說過,神學院畢業的學生,能夠獨當一面牧養教會的,不超過15%。   正如我前面講過,對信徒來說,每一個行業都需要神的呼召,不管是工程師、醫生、清道夫、侍應生、或牧師傳道人,如果不是神的呼召,抱著錯誤心態和動機進入服事工場,最終不但自己受到虧損,在服事上看不到果效,也很容易成為別人的笑談。得不到神的尊重是小事,天國永恆國度失去神的賞賜這才划不來。有人抱著虛榮心進入職場,有人是爲了賺更多的錢,信徒不管是為名、為利、為地位來決定職業和工作地方,這鐵定失去神的祝福,因為這不是神要我們做的事情。倒過來,信徒隨著神的心意,做神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會受到神大大的祝福。想想看這位年輕牧師,如果他不是走傳道人這條道路,乃是按照神的意思當一位工程師或醫生,他在神所指派的工作崗位上向人傳講福音,在同事朋友面前有美好的見證,在教會作有效的服事,把孩子培育成為天國精英,相信他更蒙受神的接納,他在地上蒙受神的祝福,天國的賞賜也是大的,因為他忠心完成神給他的託付。 (再續)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