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孩,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板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蓋子,免費讓這小男生拿一把糖果,但這男孩卻沒任何動作,老闆看他沒動靜,就親自抓了一大把,然後放在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親好奇的問他,為什麼自己不去抓糖果而要老板動手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智慧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比較容易謙卑,但智慧人並非完全,因為他們是人,所以會犯錯,但他們不會堅持己見,過則勿憚改,也願意接受別人的指責,聽取別人的訓言,所羅門在箴言書多處講到,作一個智慧人,他們必須有受教的心: 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箴言書9:9 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箴言書15:31 你要聽勸教、受訓誨、使你終久有智慧。箴言書19:20 褻慢人不愛受責備.他也不就近智慧人。箴言書15:12 這裡提到好幾個非常重要的字彙,「勸教」、「受訓誨」、「聽從責備」、「教導」,這些這是智慧人所擁有的特點。 布思•塔金頓Booth Tarkington是20世纪美國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他的作品《偉大的安伯森斯》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和《愛麗絲•亞當斯Alice Adams》均獲得普利策獎Pulitzer Prize-winner。當塔金顿聲名最鼎盛時期,一次在一個紅十字會舉辦的藝術家作品展覽會上,他作為特邀的貴賓参加了展覽會。期間有兩個可愛的十六、七歲小女孩到他面前,虔誠地向他索要簽名。那天他沒有帶墨水筆,於是問對方是否可以用鉛筆。小女孩沒有拒絕,爽快答應,並且顯得很興奮。當他在對方精致的筆記本瀟灑寫了幾句鼓勵的話,並且簽上名之後。女孩看過簽名,皺著眉頭說:「你不是羅伯特•查波斯啊?」「不是!」然後很自負地告訴她,「我是布思•塔金顿,是《愛麗絲•亞當斯》的作者,曾經两次得過普利策獎。」小女孩轉頭向另外一個女孩,聳聳肩說:「把你的橡皮借我用。」那一刻,布思•塔金頓所有的自負和驕傲瞬間化為泡影。從此以后,他時時刻刻告解自己:無論自己多麼出色,别把自己當一回事。 任何人所擁有的一切,與天地宇宙相比,都不過是滄海一粟,實在微不足道。有一句格言這樣說,「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毁。」意思是說,别人稱讚我,當謙虛低調,如此自己品德上增加一個優點;如果自我誇耀,這只會敗壞自己名聲,品格上多了一個污點。智慧人永遠要保持一顆謙卑的人。謙遜的人使人親近,使人信賴,受人尊敬。人學會謙虛就顯得進步,人變得成熟,也變得有智慧。
多年前去世的蘋果電腦公司的創辦人Steve Jobs,不到20歲就成了蘋果電腦公司,成為百萬富翁,但他個性很難與人合群,沒想到被自己公司的董事局炒魷魚,但他在失敗中奮發圖強,自己成立另外一件軟件公司,憑著他的才智,他再次成為呼風喚雨的人物,最後蘋果公司低聲下氣懇求他回到蘋果電腦公司重新掌托。不到三年,他把公司從破產邊緣起死回生,一件一件新產品陸續出爐,ipod,iphone,ipad,蘋果電腦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業公司。如果從人來看,Steve Jobs應該擁有最高的自尊,但細心分析,事實並非如此。從能力來說,他也絕不懷疑自己能夠點石成金的能力,但講到價值感,這卻是另一回事。他出生被父母遺棄,被養父領養,他聽過福音,卻與真理擦身而過,他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他痛恨父母遺棄他,因此拒絕與父親相認。他埋頭搞他的發明,只不過想從世人的掌聲找到自尊。跟他一起共事的人,沒有幾個能夠與他合得來,因為他太過唯我獨尊。他基本上不是一個喜樂的人,他要用各種發明來維持他的自尊,所以他需要不斷研發東西,連死他仍然思想自己的工作,這是一個缺乏自尊的人的痛苦。 在台灣出生的黃美廉,自幼因罹患重度腦性痳痺導致五官扭曲,四肢不停地抽勳,說話困難,生活上一些看來十分平凡簡單的事,如走路、刷牙、洗臉、穿鞋子等,對她來說要花上很長時問練習,靠看強大意志和集中力才能做到。但她卻以無比的毅力,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畫展,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因為不能講話,她必須以筆代口)。一位學生問她: 「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 你沒有怨恨嗎? 」這個問題讓在場人士捏一把汗,深怕會傷害她自尊。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我怎麼看我自己」這幾個字。然後回頭看看大家,又轉頭繼續寫:一,我好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四,上帝這麼愛我;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六,我有可愛的貓;七,還有….。這時候,講堂鴉雀無聲。她回頭看看大家,又轉頭寫下她的結論: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眾人安靜了幾秒鐘,一下子,全場爆發如雷掌聲與無數感動的淚水。許多人因她的樂觀與見證而得到激勵。 Steve Jobs因他的許多發明而得到世人的稱許,也他因此引以為傲,沒錯,他擁有高度能力感,但他卻因拒絕了神而始終找不到他的價值感,所以他只有在工作上不斷找出路,以新產品找突破,好維護他殘缺不全的自尊。倒過來,黃美簾雖然身體殘障,但她在神裡面找到她的價值感,在工作上顯出她的能力感,因著這個崇高的自尊,她從沒有因別人的冷嘲熱諷而輕看自己。盼望黃美簾的見證能夠成為更多信徒的激勵。
一對夫婦,結婚30多年,兩個孩子先後長大,成家立業。夫妻兩人年齡相差其實只有六歲,但先生不知道是先天因素還是多愁善感,頭髮早已經丟光,而太太因為個性喜樂,經常運動,養生有道,外表與實際年齡差十幾歲,因此兩人外出,別人還以為他們是父女。先生已屆退休年齡,一場大病讓他身體每下愈況,並且晚上經常失眠,情緒非常低落,整天哀聲歎氣,醫生除了開抗憂鬱症藥,也建議他尋求專業輔導。協談過程中,他提到最近在教會看到一位相熟的老太太,因為年老,所以走路要拐杖,這老太太跟他年齡相差不到兩歲,於是他開始擔心自己遲早跟她一樣走路需要拐杖;除此以外,他擔心自己的婚姻保不住,太太看來那麼年輕,如果日後她與人私奔,到時候誰來照顧他?當問到他擔心太太移情別戀可有根據?他吞吞吐吐提到公司的兩個同事有外遇,他哥哥和嫂子年初也出現婚變。如果把這位尋求幫助者周圍所發生的事連貫起來,就很容易看到他為什麼會患上憂鬱症,看到用拐杖的老太太就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是如此,看別人婚變和外遇就擔心自己婚姻保不住,這些不是事實,但他卻作最糟糕的猜想,這正是思想扭曲的結果。 有人說,除了人的思想,人身體其他方面是會自動調適的,譬如說,身體過熱,人體會自動流汗排熱;遇到危險,我們心跳會加速,血壓升高,瞳孔放大,因為身體需要全動員,要準備逃命。但思想這方面卻不是自動自發,是由人自己操縱,對事情喜歡或不喜歡,對別人憎恨或饒恕,看事情正面或負面,都是由個人思想決定,而思想卻會影響情緒,而不幸的是,扭曲的思想會衍生許多問題和後遺癥。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正在鬧情緒,對自己或者周圍的人事物感到生氣,心情沮喪或憂悶,不妨安靜自己,查看是否出現思想扭曲的出現。譬如說,懷疑丈夫有外遇,女朋友移情別戀,可以自我查問,有足夠證據證明這是事實?還是個人猜想、無中生有?如果遇到挫折或失敗,好像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他需要查看自己是否落在隧道視野陷阱,沒有看到一個更廣闊的視野?最後,如果經常對自己、家人、同事諸多挑剔,不能容忍他們一點點過失,當事人不妨查問自己是否有完美主義傾向,經常看事情非黑即白?當事人如果能夠經常作類似的自我反思,省察自己是否有過多錯誤思維,學到聖經所講到的「心意更新」,避免那些思想扭曲的陷阱,這對他們身心靈都有莫大的好處,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和諧,人也會變得比較喜樂。 講到心意更新,這裡也應該稍微講一下有關人生理方面的知識,對醫學有認識的人都知道,人的腦部有分右額葉或左額葉,兩者具有不同功能。左額葉尤如車子的油門,推動(push)人主動採取行動,而右額葉尤如車子的剎車,把叫人拉住(pull back),小心不要橫衝直撞;譬如說,當一個人到深山野林打獵,左額葉讓他感到興奮,「鼓吹」他不斷向前尋找獵物,而右額葉則叫他放慢腳步,提高警覺以防萬一,如果右左額葉能夠達到平衡,經常使用,這是一個健康現象,推拉(push& pull)都有分寸,問題是,有人太過激進不懂得節制,有人過於被動懼怕而不敢往前,這是右左額葉出現失衡造成的結果。從人的情緒角度來看,左額葉是與人積極情緒有關,而右額葉卻牽涉到消極情緒,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了解到,患有焦慮症的人,他們的右額葉通常過於活躍,好處是他們處理事物經常防患未然,總是作預備不時之需,缺點是,他們也經常把可能出問題的狀況過度誇張,譬如說,當聽到公司裁員,首先猜想自己第一個遭殃,跟著擔心家庭經濟無法維持,將來找不到工作等,他們比較少用左額葉理性和正面思想部分。心理健康的人,他們面對公司裁員,他們用積極態度面對,透過理性分析,他們會告訴自己,以自己學歷和工作經驗,只有花點時間,應該可以找到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他也會想到神過去引領他度過許多困難,深信神在這未來生活為他預備。 對容易患焦慮症的人來說,他們的右額葉部分通常過於活躍,凡事慣性往壞方向思想,這導致他們情緒傾向消極,對這種個性的人來說,他們最大的挑戰就是更多激活腦部的左額葉,學會以理性層面分析事情,以積極態度面對困難;當然,對慣性思想消極的人來說,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尤如一個習慣右手寫字的人,突然要改用左手,這並非難如登天,但卻具有挑戰性,也是考驗一個人的毅力。
他曾經是台灣電視臺一個很有名氣的新聞主播,人長得帥氣,很受女孩子的靑睬。儘管他已經結婚,但偶然還是會跟那些送秋波的女生打情罵俏,但上得山多終遇虎,他與一位有夫之婦發生不應有的關係,而且被傳媒逮個正著,醜聞曝光之後,他工作丟了,婚姻危在旦夕,台灣傳媒把他的故事炒得熱烘烘,情人丈夫要找他算帳,各方壓力讓他喘不過氣,走投無路下,他到美國投靠一位親戚,一方面暫避風頭,同時也給自己有喘氣休息的機會。親戚很想幫助他,卻感到有心無力,於是轉介他到輔導中心。首次協談,他提到自己是在一個破碎家庭長大,父親年輕時經常在外面拈花惹草,把家庭搞到天翻地覆,沒想到,他長大之後,居然走父親同樣的老路;協談過程中他也無意中提到,有算命先生曾經為他批命,說他一生會有桃花運,尤其提到出事那年的運程,勸他小心防範,因為命中註定他會出現桃花劫。這外遇丈夫結果如何,在此不多談,但從算命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他是一名基督徒,儘管「命中」他會有所謂桃花運,但這不見得有桃花劫。上帝早在聖經定了十誡要人謹守,因此,如果他遵守神的吩咐不作違背神吩咐的事情,他的家就不會遭遇到分崩離析的厄運。 先天後天都會影響我們思想和行為,但最終人還是需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任,從這個出外遇新聞主播的故事我們也看到,一個人的一生、他的家庭,甚至生活是否幸福快樂,往往來自個人的決定。 提到個人的決定,讓我們看看一個聖經人物,其一生的命運因個人決定而作180度改變。 她是舊約時代一位摩押女子,她嫁給一個以色列人,但不幸的是,她丈夫年輕時就過世,更不辛的是,丈夫的哥哥和父親跟著也相繼離開人間(若在今日時代,算命先生一定認為她是一個大剋星),一時間,一家人只剩下這摩押女子、她婆婆、和嫂嫂,最後嫂嫂聽從婆婆吩咐,到別處自由發展,只剩下她和婆婆兩個人。從世俗的角度來看,這女子一生註定是悲劇收場,第一,她是一個外邦女子,在以色列社會不被重視;第二,她是一個寡婦,再嫁的機會微乎其微;但這個女子作了一個非比尋常的選擇,但選擇跟她婆婆回到以色列家鄉,願意一生侍候這位婆婆,並且把婆婆所信的神作為她所信的神。結果她一生改變了,神大大賜福給她,她後來成為了以色列大衛王的曾祖母,她的名字叫路得。 人的一生幸福快樂不是在乎先天或後天,乃在乎他個人的抉擇,不管他出生如何卑微,家庭是否病態或健全,他仍然有能力作一個負責任的人。另一方面,從路得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儘管個人並非生長在認識上帝的家庭,他周圍環境和教育與神背道而馳,他仍然可以選擇作神的兒女,從此他的一生不再一樣,他的後裔命運也很不同。
無意中翻開一期舊的讀者文摘,封面是一位已經息影多年的香港女星,名叫蕭芳芳。根據讀者文摘的調查,香港人認為她是最信得過的人。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蕭芳芳是何許人,但六十年代的香港人對她卻毫不陌生,她的電影可以說是陪著那一代的香港人一起長大。蕭芳芳1947年生在上海,兩歲隨父母到香港,六歲喪父,七歲開始當童星,在六十年代,她和當時另一位女星陳寶珠在香港紅透半邊天,而當事業到達最高峰的時候,兩人卻隱退到美國留學,陳寶珠不久輟學結婚,而蕭芳芳拿到兒童心理學碩士之後回港,後來有機會在電視界大展才華,紅極一時;不久,她再次淡出娛樂圈,把時間和心力都放在她個人創辦的「護苗基金」上,為保護十八歲以下人士免受性侵犯,做出莫大貢獻。 在挑選誰是「最信得過的人」的過程中,《讀者文摘》編輯同顧問先挑選80個名人和40個行業,再供受訪者挑選。入圍者包括高官、議員、藝人、運動員等,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排第第三,是唯一打入十大的高官;自稱代表香港人的當年特首曾任權只是排第四。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80位卻是國際武打搞笑的成龍,不知道找他作做代言人的商家看到調查報告之後是否考慮與他續約。 為什麼成龍在80人名單中排在最後一位?香港報界的分析認為這是由於許多負面新聞的影響,這包括多年前牽涉其私生活的新聞,和過去他經常講一些不合香港人胃口的政治偉論,成龍好像刻意製造愛國愛香港的形象,但適得其反,許多人不買賬,儘管他已經成為國際電影明星,但他的電影角色模式比不上過世的李小龍,給人的形象不中不西,而且他在各地參與社會服務的表現可以說是泛善可陳。 此外,讀者文摘還要求受訪者表達四十個行業的信賴程度,結果平均分最高的幾個行業是消防員、救護人員、醫生和藥劑師,排名最低的是地產代理、市場推銷員和算命師,這顯示服務社會的人信任度較高。這也解釋為什麼蕭芳芳能夠獲取冠軍,蕭芳芳過去形象一向十分正面,印象中她從沒有負面新聞。跟她同一輩的,都知道她年輕時非常力爭上游,而近幾年,她無論在電影及慈善方面均表現出色,儘管備受耳患困擾,但仍熱心為護苗基金工作,這些香港人都看在眼裏,所以許多人都認同和信任她。 回頭再談最信任的行業,為社會服務的消防人員和救護人員普遍別人信任,那麼人神職人員呢?,在40種行業中,他們剛好是在中間,排名20(根據讀者文摘的調查)。為什麼神職人員連前十甲不入,也許神職人員一些醜聞經常見報,而且一般人認為神職人員經常自掃門前雪,只花時間牧養教會,不常參與社區服務,因此普羅大眾對神職人員的形象好壞參半,這點是值得我們信徒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