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属灵感动,还是个人情绪?


——属灵人的话语,不轻浮也不冒进

在教会中,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我有一个属灵的感动……”
这句话听起来很“敬虔”,但同时也常让人困惑、甚至造成张力:到底这是从神来的感动,
还是只是个人的想法、感受、情绪加上一点属灵语言的包装?
一、属灵感动当然存在,但不可滥用
圣经清楚教导我们,圣灵会感动人、引导人、提醒人,甚至责备人,这是信仰真实的一部
分:
“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马书 8:14)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翰福音 16:13)
然而,同样的圣经也提醒我们:要凡事察验,不可轻信。
“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约翰
一书 4:1)
换句话说,圣灵感动是真的,但不是每一个说“我被感动”的人都真的被圣灵感动。很多时
候,我们所谓的“属灵感动”,其实只是内心的不舒服、道德上的不认同,或一种“我看不惯
”的心理反应。
二、属灵感动的真假,从人本身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我们不能也不该论断人心,但圣经教导我们用“果子”来辨别树: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 7:16)
如果一个人常常表现出稳重、理性、清晰逻辑、有圣经根据、处理事务有分寸、有教会公
认的属灵成熟度,那么当他说:“我有一个感动”,我们可以更愿意认真听,放在祷告中查
验。
但若一个人:
经常在教会里搬弄是非、口无遮拦;
情绪化、缺乏反思,习惯“讲属灵的话”却不付代价;
自以为敬虔,却不接受劝诫、不懂分寸;
那么,他说“我有圣灵的感动”,我们就必须谨慎:这是否真的是从神来的声音,还是他自
己内心的声音被“属灵化”了?
成熟的信徒,不是爱讲“我有感动”,而是常说“我们一起祷告查验”,并愿意接受他人的印
证与提醒。

三、为什么“真正属灵的人”,反而少说“我有感动”?
请仔细观察,在教会中那些真正属灵、成熟的长辈,他们很少轻率说:“圣灵感动我……”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
神的感动不是拿来压人的武器;
神的声音不会带来骄傲、混乱或分裂;
真正从神来的感动,是经得起时间、查验与群体印证的。
他们更常说的是:
“这事我在祷告中有一个感动,还需要再确认。”
“我里面有一个负担,你们也看看有没有同感?”
“这话我说得不一定准确,但你可以自己祷告思想。”
正因为他们属灵,所以他们不轻易代表神说话,也不会用“神感动我”来提高自己讲话的分
量。他们谦卑、自省,知道人心诡诈,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冒名顶替为“神的声音”。
四、教会如何建立“健康的属灵感动文化”?
鼓励真诚分享,也鼓励查验与印证
感动可以讲,但不能一讲就代表神;我们可以一起祷告、分享,彼此印证。
教导信徒用“圣经+果子”来辨别
是否合乎圣经真理?是否带来爱、和平、谦卑?是否让人得造就?
生命比语言更重要
不要看一个人是否会讲属灵术语,而要看他的生命、态度、处理方式是否成熟、温和、
敬畏神。
不要用“属灵感动”来发泄情绪或掌控他人
如果你只是生气、不舒服、看不惯,千万不要加一句“神感动我说出来”,那是冒用神的
名。
五、结语:属灵感动不等于属灵成熟
属灵的感动是美好的,但要记住,属灵感动需要被辨别,属灵语言也需要有生命支撑。
成熟的信徒不是不讲感动,而是讲得谨慎、谦卑、有分寸。
而教会健康的属灵文化,也不是鼓励“谁喊得大声谁属灵”,而是让每一位信徒都操练听神
声音,也愿意接受别人的提醒与查验。
愿我们都学习属灵的敏锐,也拥有属灵的谨慎。
愿我们讲出来的每一句“感动”,都能带来造就、合一和荣耀神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