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良好人際關係三個重點
一位隻身從香港到美國唸大學女生,在偶然的機會中遇到一個比她大十歲的男人。少女豆蔻年華,以為找到心中的白馬王子,一頭就栽到裡面,認識不到二個星期就與對方發生肉體關係,最後懷孕被迫成婚。婚後,才知道自己丈夫是名符其實的花花公子,平常不務正業,偶然在餐館打工。
太太為先生前後生了三個孩子,先生人過中年,人比較收斂,最後開了一家快餐店。過了半年,先生經常早出晚歸,打聽一下才知道先生跟快餐店的一個女職員搭上。先生從實招來一點不否認,太太一怒之下與先生大打出手,但一個弱小女子怎能與一名大男人對打,結果臉手青一塊黑一塊,上班時還謊稱是自己走路滑倒跌傷。自這次之後,先生就變本加厲,一次趁家裡中午沒人,公然帶情婦回家幽會,剛好給太太碰到,在怒火中把他們趕出去,先生乾脆留在情婦家,長達二個禮拜不回家,太太受不了,就跑到對方家大吵大鬧,並威脅先生說,「如果你再不回家,我就跟你離婚。」先生理都不理她,最後這太太跪地求先生回家。
你以為這先生日後會善待她嗎?
人際關係過程中,不管是情侶、夫妻、或朋友關係,要維持彼此健康的互動,有三樣事情必須避免。
第一,不要求被他人接納(asking for acceptance)。看前面例子就知道,這太太在她先生心目中完全沒有任何地位和自尊,太太越是低聲下氣,先生越瞧不起她。人也許在某些情況可以作出一些讓步,但也必須維持個人基本尊嚴,想想看,一個人如果自貶身價,她/他如何得到他人尊重呢?耶穌為了順服神而自願上十字架,但當羅馬士兵用不合理方式對祂,耶穌也作出應有的回應,「耶穌說了這話、旁邊站著的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他說、你這樣回答大祭司麼。耶穌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甚麼打我呢。」約翰福音18:22-23
第二,避免攻擊他人(being an attacker)。如果你是一個成人,你會想盡各種方法,在言語上侮辱一個五歲孩童,或用武力攻擊一個三歲小孩子嗎?稍為有點理性的人,都不會這樣做。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就是當人遇到一個在智力上或能力超越他的人。攻擊他人正表示某人內心一份非安全感所導致的極端對立行為,因著個人自信心不足,而對方的存在讓他心感威脅,所以想盡辦法攻擊對方。換句話說,只有那些缺乏自信、有高度自卑感的人,他們比較容易作出攻擊傷害他人的行為。
另一方面,受到別人攻擊的人,他們通常怎樣回應?對方會因他人責罵或攻擊而改變行為嗎?絕對不會,雙方關係不但遭到破壞,遭遇攻擊者通常會想辦法報復。在某個大學城裡,一位老師對著班上大學生喊著說,「停在外面的車子是誰的?」一位學生立刻舉手。教授繼續大聲喊叫說,「那是給老師停車的地方,不是給當學生用,馬上把車子開走,不然我就叫校警拖走它。」這學生趕快把車子開走,但從此以後,這教授發現他車子輪胎被弄破,有時候甚至還少了一個車輪。
工人學生都是人,都有人的自尊,上司老闆在說話語氣態度上讓人感到不被尊重,下屬表面不會做聲,但暗地會唱反調不合作。面對教授也是一樣,學生雖然沒能力直接對抗,但可以背後整蠱對方。
第三點,避免自吹自擂(bragging)。如果你遇到一個喜歡自吹自擂的人,你對他的印象是正面還是負面?相信答案已經寫在墻上。經常在他人面前誇耀自己,講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的人,迫不及待要告訴別人他怎樣怎樣,這表示他們缺乏自信,需要別人認同。當然,人與人相交,總想顯露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是需要技巧,如果處理不恰當,容易在他人心目中呈現反果效。所以說,最自卑的人,也是表現得最自大。
多年前我輔導一對白人夫妻,丈夫六十歲出頭,太太約半百,兩人態度和善,很能接受我對他們夫妻關係的分析,並且採納我的建議。協談幾次,效果不錯,夫妻關係有好轉,值得一提的是,這夫婦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過他們從事什麼工作。時隔兩年,無意中在電視新聞看到他們接受訪問,丈夫原來是一家慈善機構的總裁,手下員工過千,而太太是一家中型銀行的副總裁。我看到之後感到非常愕然,這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
這讓我體會一件事情,一個人起初別人不知道他有何特殊之處,之後別人發現他非同凡響,別人對他敬重程度就大大提高。倒過來,如果一個人把自己描繪到怎樣了不起,後來別人發現他不過如此,他反而被人輕看藐視。同一個道理,在社交媒體當中,最好盡量低调介紹自己,日後他人知道原來你是那麼出色,反而會對你另眼相看。
作一個總結,維持良好人際關係,記住三個重點:不強求他人的接納,避免攻擊他人,無論任何場合不吹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