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 堅持

  他剛從一家大學結業,決定到一家電臺找工作,期望有一天能夠成為一位體育節目的廣播員;因為手頭拮据,只好搭順風車回到老家芝加哥,他逐家電臺碰運氣,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回。 但每一次挫敗,他就想起母親曾經這樣對他說:「任何際遇到頭來可能都是對我們有益處的。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看到將來,要是沒有當初的失意,就不會有今天的收穫。」 後來他到了一家電臺的播音室,一位好心的女士告訴他,大電視臺通常不會雇用沒經驗的人,所以不妨到小鎮碰運氣,小電臺也許給你一個機會。 於是他又坐順風車回老家芝加哥的迪克遜,但那裡也找不到任何空缺。一天父親對他說,Montgomery Ward最近開了一所新店,正在找一位運動員好負責管理體育用品部,這年青人以前在高中參加過足球隊,心想這是大好機會,於是大膽申請,結果還是碰壁。 但他仍然記得母親那句話:「任何際遇到頭來都是對我們有益的。」 他借了父親的車到Iowa達文港(Davenport)的WOC(World of Chiropractic)電臺求職,節目總監對他這樣說,「對不起,我們剛聘請了一位廣播員。」 當他離開辦公室的時候,他實在感到心灰意冷,再也抑制不住內心那份挫敗感,他大聲吶喊說:「如果在電臺找不到工作,我將來又怎能成為一個節目廣播員?」 在等電梯的時候,WOC電臺節目總監突然跑出來對他說:「你懂不懂足球?」青年人點點頭,總監叫他站在麥克風前叫他講一個虛構的球賽。 年青人稍為整頓自己的思路,把前一年的一場球賽略為組織一下,大約講了15分鐘,節目總監就告訴他,「這禮拜六的比賽讓你評述。」 回家途中,年青人又想起母親那句話:「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情況會好轉,要是沒有當初的失意,就不會有今天的收穫。」 後來他也想到,要是當初得到了Montgomery Ward那份工作,他的人生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呢? 這年青人的名字叫Ronald Reagan,他後來成為美國第四十屆的總統。

230)Ted Turner

  對華人來說,Ted Turner這個名字不見得每個人都很熟悉,但CNN這個名字,應該都耳熟能詳,這是一家美國有線電視台,24小時轉播世界各地的新聞,而Ted Turner正是這個傳媒帝國的大老闆。多年前他憑著才能,從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起家,不但讓這間電視臺在美國稱王,後來甚至成為世界傳媒的霸主。當1990年美國派兵攻打伊拉克,美國軍隊攻到哪裡,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從CNN的電視轉播馬上看到戰爭的實際情況,CNN當時傲稱,世界可以透過他們,親眼看到歷史的演變和發展。Ted Tuner也因CNN的成功而成為世界知名人物,《時代》周刊把他列為1991年度風雲人物,2001年他更上一層樓,成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副董事長,個人資產一度高達48億美元,在美國超級富豪中排名第26位。 儘管Ted Turner在事業上名成利就,但你可知道,他其實活得極其痛苦,他多次對CNN員工說,有一天他會死於非命,要麼他會自殺,要麼他會死於他殺;據說,他連被殺的台詞也預備好,他會對那將要殺他的人這樣說,「謝謝你這麼晚才來奪取我的性命。」Ted Turner預言自己將來慘敗收場,認為有一天他會被人唾棄且遭眾叛親離。 為什麼一個如此出類拔萃的人居然會如此負面地看他自己一生?這一切都拜他父親所賜。 Ted Turner 在1938年出生於美國的Cincinnati。及長,母親就帶著妹妹一起隨當海軍的父親四處奔波,而把他留在家鄉的寄宿學校,因此Ted Tuner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對他的關愛;最慘的是,他父親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可能出於小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注,Ted Tuner童年在家喜歡做搗蛋事,結果父母的關注沒得到,換來的卻是父親的拳打腳踢。而且他父親也是一個酒鬼,身為長子的他往往成為老爸情緒發洩的對象。他父親也一心望子成龍,但他教育兒女卻有一套似是而非的哲學理論,他想辦法培育兒子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卻要他沒有安全感,這老爸的確做得到了這一點,但代價卻很高,他造成了兒子嚴重心理創傷。這父親要求兒子每兩天讀一本書,如果沒有做到,就用鐵衣架痛打作懲罰;孩子六歲就送到寄宿學校接受獨立訓練;11歲時,他跟父親學獨木舟,但從頭到尾都被罵不中用,當父親問他獨木舟好玩嗎,如果回答不中聽,接下去就飽以老拳,因此Ted Turner從不敢在父親面前說NO,也不敢表達任何負面情緒,一旦父親看到他哭或生氣,那天就只有挨打的份。他母親最後棄丈夫而去,據說最大的理由就是受不了丈夫對他們的兒子管教過於嚴厲。高中畢業之後,他本來要到Brown 大學修讀希臘古典文學,但父親對他大潑冷水,最後Ted Turner中途輟學。 1963年,Ted Turner的父親自殺身亡,留給他的遺產是一家不顯眼並且欠債纍纍的廣告公司,而Ted Turner只花了一年的時間把這家廣告公司重新整頓,到了60年代末,這廣告公司已經有相當可觀的盈利,二十年後,這家小公司已經擴展成為世界級的廣播帝國,從這實在看到Ted Turner的領導才能。 儘管Ted Turner在事業上有非常出色的成就,但童年時代父親那種不人道的教育方式卻造成他心理失衡,輝煌成就帶給他自豪,但缺乏安全感也叫他變得格外自卑,不如他的他瞧不起,勝過他的他嫉妒,下屬的建議他拒绝接纳,外人的批評他聽不入耳,所以可以想像他的人際關係是何等薄弱。還有一點,Ted Turner的父親生前是一個浪子,到處拈花惹草,很不幸地Ted Turner跟他父親沒兩樣,曾經有人稱讚他太太很漂亮,他回應說,她一定要這樣,否則下一個女人會比她更漂亮,這點可以看到女性在他眼中的地位是何等低賤。 說來諷刺,他輕看女性,卻迷上一位叫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女人(這女士並非珍芳達),後來甚至為她放下自尊而尋找心理治療,經過心理學家診斷,他總算知道自己患上性格違常,也明白問題的根源源自他的原生家庭,藉著心理學家悉心幫助,TedTurner個性上有明顯的長進,人際關係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不過,當他第三任妻子珍芳達信主歸向神時,他氣不過最後決定跟對方鬧離婚,可見他尚未克服他自大性格。

229 The Window。

G. W. Target寫過一個短篇故事,題目叫:The Window。 故事裡面講到兩個男人,他們都因患了重病而住院,兩個人剛好被安排同住一室。其中一個每天需要在床上坐起來,好幫助他排出肺部的液體,而他的床正好靠近房間唯一的窗口;另一個男病人因病情嚴重,他不能隨意移動,只能一直躺在床上。 兩男人百無聊賴,只能彼此聊天解悶,從他們的妻子和家庭,講到他們的家園、工作、過去在軍隊服役、甚至到過那裡度假等。而每天下午,靠窗口的那男士都會從床上坐直,然後向室友匯報他從窗戶往外所看到的情景,這對那只能一直躺在床上的病人來說,這也聊勝於無,至少讓他不至於與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脫節。 從窗口往外看,剛好對著一個公園,而且公園景色實在美不勝收,靠近窗口的男病人這樣說。公園有湖,湖上有鴨子和天鵝游來游去,湖邊有孩子玩遙控模型船,五彩繽紛的花叢中有情侶們手牽著手在散步,不遠處可以看到高大的古老橡樹和城市的輪廓美景。當靠近窗口的男病人在描述他所看到的精緻情景是,房間內另一個男病人就閉上眼睛,盡他幻想能力想像外面風景如畫的情景。 一個溫暖的下午,靠窗口的男病人在描述一個剛好經過的遊行隊伍,雖然房間另一個這病人沒有聽到樂隊遊行的聲音,但他可以根據對方口中所描繪的字眼,就能夠想像到外面令人嚮往非常的歡樂情形。就在這一刻,一個不期然的念頭從這個遠離窗口病人的腦袋閃過,這實在很不公平,為什麼他的室友有這個權利看到這一切漂亮的事物,但他卻沒有這種美好機會?這非常不公平! 這個不公平念頭慢慢在這病人頭腦上發酵,起初他還帶有一點內疚,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發覺自己實在錯過太多美好的事,內疚轉成嫉妒,嫉妒成了怨恨,怨恨帶來是苦毒,苦毒讓他根本不能入睡。「我的病床應該靠近窗口,為什麼不是他而不是我。」這念頭不斷盤踞在他心頭。 一天深夜,他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而靠近窗口的男病人正不斷咳嗽,看來他肺部的液體使他呼吸有困難,他嘗試摸索那緊急求救按鈕但徒勞無功,房間雖然昏暗,但另一病人其實也看到這男病人意願,但他卻視若無睹,這是躺在那裡不動。五分鐘過後,咳嗽的聲音停止了,呼吸聲音也沒有了,然後一片沉靜,像死一般的寂靜。 第二天早上,巡班的護士來到房間,才發現靠近窗口的男士已經沒有任何氣息,他身體早已經變得僵硬,護士感到非常難過,沒有說任何話,馬上打電話叫醫院服務員那屍體移走。 當一切回歸平靜的時候,留下來的那個男病人要求移到靠近窗口的病床上,護士沒有異議,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一切弄得妥當,護士門一個一個離開房間。 男病人慢慢靠著一隻胳膊肘把自己的身體撐起來,深想他終於能夠得償所願,可以盡情享受外面公園的美麗景色,等他往外查看的時候,他突然臉色大變。 他看到的是一片白色的牆壁。 快樂是我們自己所創造,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非常羨慕別人所擁有的,不管是名、利、財富等,等這些夢想某一天真的實現了,才發現原來只是空白一道墻,並非當初自己所聽到或想像中那個美輪美奐的情況,為什麼?對一些人來說,某些事物可能是非常平凡無奇,非常微不足道,但同樣的事物,在其他人眼中,卻帶給他心靈裡的平安、喜樂、和滿足,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得到?因為他們能夠從更高層次來看一些平凡的事物,從神的角度來欣賞周圍所發生的事情,而其他人呢?卻因為缺乏在這方面的心靈操練,不能在平凡事找到樂趣,反而一些不如己意的小事上衍生出苦毒、嫉妒、和惱恨。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28 感恩與知足

  他名字叫何榮鋒,四川人,他家上有一姐,下有一妹。他們家裡貧窮,三人相依為命。1993年,何榮鋒17歲那一年,他跟兩個朋友到浙江找工作,到了浙江仙居時,盤纏用盡,只能夠沿路行乞。 三人陰差陽錯地來到仙居的楊府村,看到一位女士,就跟著她後面,當這女士到了家門,看到三人,就轉身問他們怎麼了?三個小伙子當時蓬頭垢面,坦言對她說,他們身無分文,已經幾天沒有吃飯。這位好心的女士動了慈心,帶他們進了家門,給他們做了一桌飯菜。這三個小夥子可能確實餓壞了,每人吃了滿滿3大碗飯。之後,女主人拿熱水給他們泡腳,因為他們腳上都是血泡。當晚,這女士還出去找了幾家工廠,為他們介紹工作。但無結果,於是在次日上午給了每人10元,準備好一些紅糖饅頭片,讓他們搭車去台州黃岩投靠親戚。 這位浙江女子名叫戴杏芬,是仙居縣福應街道楊府村人,和丈夫經營麵館,錢雖然掙得不多,但日子過得很滿足。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過了20年,麵店女主人一天收到一個電話,對方是一位中年男子。據他所說,20年前當他還是一個小夥子,跟幾個好朋友曾經流浪到臨海,當時饑寒交迫,卻蒙女主人善心收留一兩天,現在他事業有成,願意知恩圖報,他自我介紹,名字叫何榮鋒。 原來何榮鋒離開浙江仙居之後,輾轉流落到瀋陽,經過20多年打拼,最終成為當地家具和塗料行業的知名人物,現在是瀋陽玖玖利峰集團的董事長。在他創業打拼過程中,他時刻銘記這位慈心麵店女主人臨走前對他的忠告,就是誠實守信。多年來,他的確做到了,也是因為他憑着這人生信條,他成為當地商業界知名人物。 難得的是,當何榮鋒事業有起色後,他開始尋找20年前這位恩人,但當初他將戴杏芬聽成了「代信芬」,無論信件聯繫,還是公安局查詢,都無結果。直至2013年5月,何榮鋒請一位來自仙居的生意伙伴幫忙,囑他去一趟楊府村,終於打聽到戴杏芬的消息。 何榮鋒和戴杏芬在電話聊了10多分鐘,大部分時間,都是何榮鋒在激動地講述。戴杏芬邊聽邊流淚,何榮鋒20多年堅持尋找和感恩的心,深深感動了她。 何榮鋒很快從瀋陽趕到臨海,他拿出一份禮物,一張百萬元現金的支票。 但何榮鋒沒想到,對方居然拒絕接受他這份龐大的禮物。戴杏芬說﹕「他能感恩,讓我很感動」,但面對無異於天文數字的100萬元,她認為「這不是我該得的,不能要一分。」 2013年國慶前,他又來到仙居楊府村戴杏芬家看望她們,他看恩人房子已經很舊。這一次,他拿着5萬元現金和價值不菲的補品,想讓恩人修補房子,補養身體。 「必須要收下,這是我的心願。」何榮鋒说。但他離開後,不忍當面拒絶的戴杏芬,打聽到他的卡號,把錢退了回去,補品也寄了回去。「不管他生氣不生氣,我都不能收,他出息了,我很高興。幫助人是應該的,不圖金錢回報。他能記得我、掛念我,已經讓我很知足。他能感恩,讓我很感動。」 戴杏芬在外地實習的大女兒知道這件事後,發微信給她:「媽媽,你真棒,我為你驕傲。」 聽到戴杏芬和何榮鋒的真實故事,實在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兩個人的互動關係編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多年來,來自網路上傳來的新聞總讓人感到中國新的一代都是見利忘義、忘恩負義、好吃懶做的一群。但現在看到一個普通麵店女主人,不但仗義救人,而且非常知足,作善事不求回報,不貪圖別人一分一毫,這實在難得。另一方面,何榮鋒因著恩人的善行,牢記對方的吩咐,一直秉承誠實守信這句勵志的話,憑著這信條而開拓他成功的事業,同樣難得的是,他也持守中國傳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美德,多年來,積極打聽恩人消息並且兩次以不同方法表達感激之情。 戴杏芬和何榮鋒的故事在中國社會實在是鳳毛麟角,但願他們的勵志故事能夠振奮中國新的一代,成為更多人的模範。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27 . 急什麼?

  有一對父子耕種著一塊地,一年當中總有幾回,兩人要趕著牛車,裝著地裏收成的農產品,運到城裏販售。父子兩人性格迥異,父親總是不疾不徐,兒子卻是做什麽都心急。 一天清早,父子兩人套好牛車,裝好農產品便上路,兒子心裏盤算著,如果走快點,日夜兼程,第二天大清早便可到達集市。因此,他一直鞭打著牛,不讓牛兒有半點兒休息機會。 「不要這麽急,孩子,」父親說,「前面的路還長得很!」 「如果我們在其他人前面到達集市,我們的東西便能賣個好價錢。」兒子說。 父親沒有作聲,他只把帽子往下拉,就坐在牛車上睡著。兒子一個勁地吆喝趕牛,牛卻好像不管他的心急,總是保持穩健的步伐。 四個鐘頭過去,行了十多哩路,看到路邊有一座房子,不知什麽時候,父親醒了,他笑著說:「這是你叔叔家,讓我停下來跟他打個招呼。」 「我們已經慢了一個時辰。」兒子很不情願地說。 「就幾分鐘而已,你叔叔跟我們住得這麽遠,我們一年也難得碰面。」 父親不疾不徐地說。 兩位老人家談笑風生,一旁的兒子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一個小時就這樣過去,終於上路了,這回換父親趕車,來到一個岔路口,父親走了右邊的路。 「左邊的路近。」兒子說。 「我知道,」父親回答,「不過這條路風景優美。」 「爸爸,你為什麽不珍惜時間?」兒子不耐煩地問。 「我可珍惜時間! 這就是為什麽我要欣賞這裡的美景,我要享受每一刻的光陰。」 蜿蜒的路穿過碧綠的草地,野花遍地開放,小溪流水潺潺,但兒子的心思完全不在這些事情上。父親盡情地享受野花的芳香,傾聽著淙淙流水。興之所至,竟把牛拉住,把車停下來,說: 「就在這兒過夜!」 「我以後再也不和你趕集了,」兒子大聲地說,「你只顧看你的落日美景,你只顧聞你的野草芳香,我們要賺錢呀!」 「噢,這回你倒是說對了。」父親笑著說。才幾分鐘的工夫,父親已經鼾聲雷動,而兒子凝視著夜空中的星星,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天還沒亮,兒子就搖醒了父親,他們套上牛車,繼續趕路,行了三、四哩路,遇到了一個趕集的人,他的牛車跑到水溝中。 「停車幫幫他。」父親對兒子說。 「不知又要耽擱多久。」兒子怒氣沖天。 「不要生氣,孩子,要是是我們的車落在溝裏呢?人總有落難的時候。」 兒子卻還是怒氣難消。 他們把落在溝裏的牛車拖上來時,已經八點多了,正準備上路時,一道閃電劃破天空,接著是一聲悶雷,前方的天空瞬間一片黑暗。 「城裏可能下暴雨。」父親說。 「要是我們趕緊的話,下雨之前一定賣完了。」兒子生氣地說。 「不要這麽急,孩子,前面的路還長的很。要學習慢慢享受生活。」父親語重心長地說。 他們傍晚時分才趕到山頂,下了山就可以進入城裏了,可是他們停在山頂上卻好久沒有動,一直就這樣注視山下,誰也沒有說話,許久,兒子才扶住父親的肩,說:「爸爸,我明白了,你是對的。」 他們掉轉車頭往回去,在他們身後的山下,那座城市早已經變成廢墟,這城市叫廣島。 (故事原文出於Billy Rose手筆)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