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非凡教練

  Dave Belisle是美國Cumberland少棒隊的教練,他所執教的球隊代表Rhold Island參加2014世界少棒大賽。今年八月份他的球隊在一場淘汰賽中不幸以7-8敗於芝加哥的Jackie Robinson,可以想像這隊球員的心情,事後每個人都抱頭痛哭,但教練Dave Belisle卻趁著這個機會,對球員講了一番有振奮人心的話,這些話後來被抄錄下來,傳媒一致認為Dave Belisle教練這番訓言對新一代年青人帶有非凡鼓舞作用。 節錄如下: 「你們不妨把頭抬起來,你可以把頭抬得更高一點,眼睛看著我。要知道,你們過去一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的,在整個賽季和整個比賽中,你們沒有讓任何一個人失望過,我們一起走過一趟令人難以置信的旅程,我們非常認真打這場球賽,看看比分,最後是 7-8,安打數比是12-10,球賽打到最後一分鐘才決定輸贏,我們從沒有放棄過,這就是我們比賽的精神,我們把這種打不死的精神拚出來了。」 「為什麼我們會流眼淚,我相信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是我最後做你們的教練,球賽結束之後,我們各奔前程,我會繼續做球隊的教練,但你們會往不同地方繼續你們的學業和前途,但不管如何,我知道一樣事,那就是你們帶給這支球隊過去所擁有的榮譽和自豪,這是沒有其他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日後你們無論往哪裡去,這份光榮會跟隨你們一生,你也把這份光榮帶給Cumberland這個城市,你讓這城市每個人都感到興奮雀躍,是不是?你甚至讓這個州每個人感到鼓舞,也讓New England每個人感到鼓舞?我相信連電視台ESPN也為你們感到鼓舞。」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喜歡那些拚到最後一刻的鬥士,那些具永不言敗精神的運動員,他們喜歡那些決不放棄的人,如果每個運動員在球場上都抱持著你們這種拚勁到球場,這就不是一場簡單的球賽。」 「過去整個球季,我們一直都有很多的體會和學習,相信你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們有過美好的時光,我們有很多的歡樂,日後你有機會重遊這個地方,人們看著你們,說,『你們真棒!』每個人都會說:『你們真的很棒,很了不起。』」 「你要哭就盡情地哭吧,哭不礙事,因為我們不再一起打球了,但我們可以成為永遠的朋友,我們少棒生涯結束了,但我們是帶著自豪來結束。」 「冠軍球隊只有一支,但世界上好的球隊卻很多,我們就是其中一支好的球隊,想想看,我們是世界上其中一支好的球隊,你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 「現在是見你們父母的時候,他們為你們感到自豪,還有一件事。我想讓你知道,我愛你們,我會永遠愛你。你們給了我在我的運動和教練生涯中最珍貴的時刻,我已經執教了很長時間,你帶給我一個美好的回憶,謝謝你們。」 這群年輕人有幸在他們生命中遇到一位這樣至親至愛的教練,雖然他們在一場球賽中落敗,但人生成長過程上了寶貴的一課。他們學會一樣事情,人生中沒有常勝軍,勝利並非代表一切,輸球也不表示失敗,最重要的是全力以赴,抱著不言敗的勇氣面對每一個困難,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繼續前進面對挑戰,這才是最重要。相信經此一役,他們的心智會變得更成熟,對失敗會有一個新的解讀。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17 神揀選軟弱的

  在一個初中生的夏令營,Tony Campolo牧師是那一年的營地輔導員,在他眼中,這些初中生都是非常不成熟的孩子,因為只要有機會,這些初中生總是想辦法做一些搗蛋事,找那些好欺負的孩子好好整他們。很不幸,在這個初中夏令營中,卻有一個最容易被欺負的對象,他的名字叫Billy。這男生患上很嚴重的腦癱,而這群初中生就想盡辦法找他麻煩。 Billy因為腦癱,無論講話走路都跟常人很不一樣,當他一拐一拐地在營地走路時,這些搗蛋鬼就跟在他後面,模仿Billy怪誕的走路動作。那一天,Tony牧師看到他向人問路,他問其中一個初中生,「請問……禮……品店…..在哪…..裡?」,Billy結結巴巴地說,很自然他的嘴是歪歪的,結果那些初中生就模仿他結巴講話方式,「就在……對面……馬路……Bi..lly。」然後一夥人彎著腰大笑。看到這種情景,實在不得不對這些搗蛋鬼發火,但你又能做什麼? 不過叫人感到最憤怒的是,那一天週四早上,輪到Billy的小組帶領群眾作早晨靈修,實在出乎意料,他們小組居然把一個揚聲器交給Billy,指派他出來帶領學生們作靈修,每個導師都知道這些搗蛋鬼別具用心,不是為了別的原因,只不過是找機會奚落他,取笑Billy,叫他感到尷尬。看來他們是得逞了,因為當Billy一拐一拐走到臺前的時候,他們小組的人早已笑到人仰馬翻。 Billy花了幾乎五分鐘的時間,才講了七個字,這七個字是: 「耶穌……愛……我……和……我……愛……耶穌。」 當Billy講完這七個字,沒有人講一句話,場內猶如死一般的寂靜,看看周圍,出人意料之外,許多初中開始男生嚎啕大哭,居然出現一個靈性大復興。Billy簡單的幾句話比任何一個講員的信息更有威力。Tony Campolo牧師說,日後他到過許多地方,遇到很多宣教士和傳道人,他們對他說,「還記得我嗎?我當年就在那個夏令營被神所感動,我把一生奉獻給神。」當那些輔導員想盡一切辦法勸那些孩子們把生命交給上帝,一生為神所用,但都不得要領,但上帝卻選擇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子,患有腦癱,講話口齒不清的人來完成祂自己的工作,神實在奇妙無比。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哥林多前書1:27-28:29。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16 生命影響生命

  Helen Mrosla是一位修女,也是一位數學老師,很多年前她在明尼蘇達州的Morris市一所中學教書,而Mark Eklund是班上一位三年級學生。 修女回憶那些年,全班34個學生,每個都很討人喜歡,而Mark Eklund卻是獨一無二的學生。他外表乾淨,很樂天派,即便偶爾調皮搗蛋,但依然是討人喜歡。 Mark經常講話,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未經允許不能講話。不過,讓老師印象深刻的是,每當老師不得已指出他過錯時,他都非常誠懇地說:「謝謝你的指正! 」 一天早上,Mark又一次講個不停,修女老師非常不耐煩,盯著Mark說:「你再講話,我就拿膠帶封住你的嘴巴! 」還不到十秒鐘,一個學生脫口而出:「Mark又再講話。」老師為了顧全面子,說話算話,所以只好當著全班同學面前處罰他。 接下來的一幕卻是叫人畢生難忘。當修女老師走到講桌前,打開抽屜拿出一卷膠帶,然後一言不發地走到Mark的桌前,撕下兩截膠帶,在他嘴上貼了個大大的“X”,然後轉身走回教室前面。Helen老師瞟了一眼看Mark的反應,結果看到他朝老師眨眼睛,而當老師回到Mark桌前給他撕下膠帶時,他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謝謝你的指正,老師!」 某一個禮拜五,修女老師吩咐班上的同學們,把自己之外的其他同學的名字寫在兩張紙上,並在名字與名字間留點空隙。然後叫他們想想每個同學,有什麼是他們最欣賞的地方,並把它寫下來。同學們在那堂課剩餘時間內完成了這項任務,並在下課離開教室時他們把各自寫的兩張紙交給了老師。 到了禮拜六,老師把每個同學的名字各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把同學們對他的評價列在上面。到了禮拜一,老師把各人的單子分發給他們。可以想像,全班同學收到單子後的反應,他們臉上起了笑容。「我真有這麽好嗎? 」有人輕聲說,「我從不知道別人那麼喜歡我! 」 後來再也沒有人在課堂上提起過這些紙,老師也不清楚學生們下課後是否與父母談論過。 不久後Helen修女就被調去教初中數學。幾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在她還未意識到的時候,Mark出現在了她的課堂。他比以前帥氣,人也更變得彬彬有禮和成熟,上了九年級的他不再像三年級時那樣愛講話了。 就這樣,這一批學生畢業了。 幾年後的一天,Helen修女度假歸來,父母來機場接她。媽媽斜斜地瞟了爸爸一眼,只說了一句話:「John Elkund家昨晚打了個電話過來。」「是嗎? 」Helen說,「好幾年沒他們的消息了,不知道Mark怎麽樣了。」爸爸輕聲地回答道:「Mark在越戰中過世,明天舉行葬禮,他父母希望你能參加。」 葬禮結束後,Mark的父母找到了Helen修女。「我們想給您看一樣東西,」他爸爸說,「Mark過世的時候他們在他身上找到了這個。我們想您可能認得。」他打開皮夾,小心翼翼地取出兩張破損不堪的筆記本紙。很明顯,這兩張紙用膠帶修補、反復摺疊過。Helen不用看也知道,這就是當初那兩張紙,是她當年把Mark的同學們對他的表揚都寫在上面。「我們非常感激您所做的,」Mark的媽媽說,「我們看到Mark在學校裏的表現越來越好。這都歸功於您和您這張單子。」 這時,Mark的同學也圍過來。Chuck靦腆地笑著說:「這張單子我現在還保留著,就在我家書桌的抽屜裏。」他的妻子說:「Chuck叫我把這個放在我們的結婚紀念冊裏。」「我的也在,」Marilyn說,「就在我日記本裏。」接著,另一個同學Vicki從手提袋裏取出錢包,給大家看那張已經磨損了的紙。「我一直把這個帶在身上,」Vicki眼睛一眨不眨地說,「我想我們都保存著自己的單子。」 那一刻,Helen修女終於坐下大哭起來。 「有時候,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對他人卻可能意義非凡。在這個社會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們哪裏還會記得某天人生終會走到盡頭,更不知道那一天何時到來。所以,趁一切都還來得及,去讚美你愛著、關心著的人吧! 」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15))不是一件小事

  Dr. Paul Brand是一位英國醫生,也是一位基督徒,多年來他在印度從事痲瘋病人的服事。 當他在印度的Vellore作醫療工作的時候,一位痲瘋病人名叫John Karmegan來找醫生幫忙,根據醫生們的診斷,John的痲瘋病情已相當嚴重,他身體因病菌侵蝕,手腳也無法復元,但醫生們仍然為他提供一個住處,並雇他在醫療中心工作。 John的半邊臉基本上已經癱瘓,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微笑,因此每當他想笑時,那不均衡的臉部表情就凸顯了他那癱瘓的臉,外人看到他的臉,自然反應就是恐懼和不安,因此John總是克制自己不要笑,日積月累,他的個性就顯得愈來愈偏執。 John因著那張損毀的臉,也嚴重影響他與人之間的人際問題,他憤世嫉俗,經常故意製造麻煩,好藉此發泄他對外頭世界的不滿。醫生們在幾個不同的場合曾經當面揭穿他的不誠實和偷竊行為。John為了發洩內心的不滿,對上司唯命是從,並且找一些殘酷方式對待其他病人。當時每個人都認為這傢伙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John的情況引起了Dr.Paul Brand的母親的注意,這位母親常關心那些不受歡迎的人,她花很多時間陪John和關懷他,最後甚至帶他認識耶穌,後來John在痲瘋病院受洗成為一個基督徒。 但信仰並沒有讓John的態度改變多少,他憤世嫉俗的心仍然跟以前一樣,只能說他在病人中間多交了一些朋友,但仍然無法克服過去遭人白眼和歧視的心理障礙,他好像早認定世上每個人對他總是冷漠無情。 但有一天,他居然問Dr. Paul Brand是否可以參加當地Vellore一家教會的崇拜。 Dr. Brand只好硬著頭皮拜訪那教會的領袖,並向他們描述有關John的情形,而且對他們保證,雖然John的外貌是有缺陷,但他的病情已被控制住,不會對其他會眾造成任何威脅。教會牧者同意讓John參加崇拜聚會。「他可以領聖餐嗎?」醫生問,因為這教會向來共用一個聖餐杯。教會領袖們彼此對看,稍微沈思一下,最後同意允許John跟他們一起領聖餐。 跟著那個主日,Dr. Brand帶著John到教會。實在很難想象,一個心靈曾受過嚴重創傷,患有偏執妄想的痲瘋病人,第一次踏入教會的情況會是怎樣,Dr. Brand也不知道教會的會友是否能接納一位痲瘋病人。在唱第一首詩歌時,一名印度人側身看著他們兩個人,那人可能覺得很奇怪,怎麼一個白人站在一個滿身潰爛、幾乎體無完膚的痲瘋病人旁邊。但奇事發生了,那印度人放下聖詩,微笑地看著John,並且示意叫John過去坐在他身邊的空椅子。John感到非常驚愕,猶豫一下,他終於拖曳著身子,靠著半身的力量往前移動到那椅子坐下。 那天所發生的事相信成了John生命中的轉折點。 許多年後,Dr. Brand有機會再次造訪Vellore,順道到一間專聘用殘障人士而設的工廠參觀。經理帶他看一部為打字機制造小螺絲的機器。他們走過嘈雜的工廠,經理說要為醫生介紹一位曾經獲獎的員工,那人曾經獲得該集團在全印度工廠中品質最好,被退貨次數最少的獎勵。當他們走到那員工的工作位置,他轉身跟來賓打招呼,Dr. Brand看見John那張熟悉的面容,一張扭曲不漂亮的臉孔。 John抹去手上的油脂,露出一張是Dr.Brand所看過最醜陋但卻是最可愛和最有光彩的笑容,John拿了一把使他得獎的精細螺絲給醫生看。 Dr. Brand後來說,一個簡單的接納動作看來不算什麽,卻對患有嚴重缺陷的John來說,卻產生了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他因著外表不雅觀,一輩子被人歧視。但耶穌基督改變了他,John找到了他的歸屬感,他也成了一個新造的人。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214 有關快樂的事

  聯合國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gramme年初發表2013世界快樂報告,在156個國家中,在華人地區,台灣排名42,香港64,中國是93。排前面五位的都是歐洲國家,分別是丹麥、挪威、瑞士、荷蘭和瑞典。美國雖然是算富裕國家,排名也不過是17。不過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戰火連天的以色列居然排名11,而南美洲經濟差強人意的巴拿馬和墨西哥居然排在美國前面。 西歐和北歐的國家,她們政治穩定,又有很好的福利,因此沒有失業和醫療費用的壓力,他們快樂是能夠了解的,但看看拉丁美洲國家,巴拿馬和墨西哥經濟治安都不好,犯罪率奇高,為何他她們的快樂指數高於兩岸三地的華人區?看看以色列,這個一直跟周圍中東國家水火不容,但快樂指數居然排名11。中國經過30多年經濟改革,從一窮二白的日子爬到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百姓的生活指數大大提高,中國人出門旅遊成為列國商家爭奪對象(因為出手豪華大方),但中國人的快樂指數普遍降低,台灣和香港也好不到那裡去,兩岸三地的經濟發展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但各種調查都指出,這三個地方普遍都不是快樂的城市。 中國人地區爲什麽不快樂?隨意收集兩岸三地的各類型調查,從報紙、網頁、專欄等大概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經常讓這些地區百姓感到憂心的事,可能離不開下面五點:沒有能力安居樂業,收入不夠高、社會不和諧、工作有壓力等。找不到理想伴侶。還有一點,從聯合國這個快樂報告中發現,國家愈是富裕,百姓普遍不快樂,爲什麽?因為從電視廣告、高速公路的Billboard,街頭的宣傳單張,都好像不斷提醒每一個人,世上有很多物質的東西是你沒有的,52吋HDTV,新出的ipad,高速的smartphone,你有了沒有?別人都有,為什麼你沒有?專家認為,人多看這些,免不了感到不快樂。而兩岸三地華人區今天的生活情況豈不是這樣嗎? 調查個人的快樂與否,問卷通常不會問:你房子大小?開什麽車子?你是否有iphone?經常去夜總會?不是的!有人對拉丁美洲幾個國家做了一些精神快樂的調查,他們問這些人幾個問題:你昨天受人尊重嗎?你昨天有沒有笑?你昨天有沒有做過一些有趣的事?這些問題是反映出一個人在心靈精神的問題,而不是擁有多少物質的問題,不是房子多大,車子多名貴。許多人住豪宅,開高檔車子,吃山珍海味,但內心卻一點不快樂。 台灣牧者王陽明寫了一本很寫實的著作,書名叫《窮得只剩下錢》。書中有一個精彩小故事,談到一位旅居美國、事業成功的女企業家,有一天接待來訪的高中好友,她開著名車,載著好友來到有游泳池、花園的豪宅中,顯然這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居所。高中好友很自然地問起:家人呢?結果才知道,女企業家的先生有外遇,很少回家;而她的孩子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人生,也住在別的城市。在這個空蕩蕩的豪宅中,女企業家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我現在「窮得只剩下錢」! 很多人無法明確分辨什麼是感官層次的快樂和心理層次的快樂,一般人所追求的快樂多半是感官層次(sensory),譬如說,吃好,穿好,住好,性慾的滿足等,這些感官快樂是短暫的,也容易消失;相對的,從心理層次發展的快樂卻是持久,帶來的是平靜、安詳和穩定。因此,快樂主要不是感官帶來的快樂,乃是來自內心的滿足,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層次所產生的正面情緒,這些包括慈愛、饒恕、包容、和知足等,而這正是聖經鼓勵信徒不斷追求的。所以,許多研究指出,固定到教會的信徒基本上是比一般人快樂。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