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家之主

    A)                序言 Weldon Hardenbrook寫了一本書叫「失落的男人氣概」Missing From Action:  The Vanishing Manhood in America,其中一章講到缺乏氣概的四種男人,這四種男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碰到。   第一種被稱為大男人。電影裏面所看到的藍保、Rocky、阿諾正是表表者,這些人完全沒有感情,視律法如無物,他們不會低頭,死也不認錯,經常滿身臭汗,喜歡我行我素。他們好像打不死,你不過最好不要惹他們,否則會吃大苦頭。   第二種被稱為世界級笨蛋。你看過電影回到未來嗎?男主角的父親正是屬於這一類,這種男人是如假包換道地大笨瓜,連一個小孩子都比他們聰明能幹,所以家裡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他們,這類人個性消極被動,人生哲學是絕對不要跟人起衝突。   第三種男人是屬於非男非女型。前幾年因中毒過世的麥克傑克森Michael Jacksons正是代表人物。一個心理學家問他七歲的侄兒,到底麥克傑克森是男生,還是女生?小孩子說:是男也是女。   第四種男人被稱為偽君子。這些人專門踩低別人抬高自己,家人、朋友照踩,無一倖免。他們喜歡講一些低俗笑話挖苦別人,以為這樣會提高自我身份,但在別人眼中他們只是小丑一名。偽君子不被人尊重,外人也瞧不起他們。這等人其實自我形象很低落,他們也知道自己沒多少斤兩,爲了以策安全,他們學會與別人保持距離。   在這本書的序言中,提到一位美國1930年代的職業拳手James Braddock,儘管在拳壇和人生際遇多次遭遇挫折,但他人窮志不窮,有一個不言敗的決心。他在擂臺上毫不留情擊打對手,但他從不用拳頭對待太太、孩子、和一般人;生活潦倒時,孩子被迫寄放別人家,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找妻子發洩,他默默承擔一家之主的責任。他愛妻子愛兒女,做到養家、顧家、愛家、和教導孩子的責任,並且以身作則作兒女的好榜樣,他是妻子所敬重的丈夫,三個孩子引以為傲的父親,他活出一個好男人的角色。   爲什麽今天的社會不容易找到像Braddock這一類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主要兩個原因,現代社會的人,根本搞不清楚他們活在地上的人生目的;不過更重要的是,傳統家庭架構基本上已經瓦解,男孩子成長過程看不到一個好男人的榜樣,長大成家之後,他又怎能活出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的角色?一代傳一代,於是成了惡性循環。   身為男人,神賦予無比的權柄,神也要求他們負上莫大責任。怎樣才算是聖經講到的男人?這一章我們要從家庭的角度來看一個男人,怎樣成為妻子所敬重的好丈夫?成為兒女心中引以為傲的好父親。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無論是東方或西方國家,道德觀念和人際關係每況愈下,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從基督徒信仰角度來看,美國社會基本上摒棄了當初建國時候的基本信仰,人們普遍抱著「合則來不合則去」的心理,家庭可以說名存實亡。最糟糕的是,連基督徒家庭也是一樣,離婚、再婚的情況跟教會以外的情況不遑多讓。臺灣、香港、中國大陸過去幾十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國家奉為規範的基督教信仰精粹沒學到,但敗壞的風氣和墮落的道德卻照單全收,今天中港台家庭離婚率直追西方國家,家庭支離破碎到了空前絕後的境界。儘管當前的中國在經濟物質上的富足,超越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但人心敗壞也陷入讓人搖頭歎息的地步。   建立一個健全穩定的家庭本來就是神的心意,神創造人類原先就有一個幸福家庭的藍圖,當神造亞當之後,那時尚未有夏娃,神就說,「這人獨居不好」,於是神用亞當的肋骨造了夏娃,然後吩咐他們生養眾多,亞當從單身貴族到結婚,然後養兒育女,揮灑出一幅美麗家庭的圖畫,這就是所謂天倫之樂,也是神創造人類時,為幸福快樂家庭所設計的藍圖。可惜的是,亞當夏娃因為做了神吩咐他們不可做的事情,咒詛來到世界,罪孽臨到人類家庭,世人再也看不到家庭歡樂,嫉妒、仇恨、兇殺,各種罪性充斥每一代家庭,代代相傳。   神對人的咒詛延傳千代,直等到新約時代神兒子耶穌犧牲在十字架上,這個咒詛才得以破除,神為人開啟救贖之門,神也透過使徒講出家庭重建的法則和訓誨。使徒保羅在新約書卷談到家庭和睦相處的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夫妻之間如何在基督裏面彼此相待,另一個原則講到父母跟兒女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兩個家庭和睦的教導,將過去人類幾千年以來的家庭成員互相敵對的詛咒打破了,夫妻可以恢復神當初設計的婚姻關係,家庭可以回到神所建設的幸福美滿的圖畫。   作一個好丈夫 這兩個家庭和睦相處精髓記載在以弗所書兩段經文裏面: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弗所書 5:25-29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 6:3   這兩段經文道出了神對一個男人在家庭所委任的角色和責任。Howard Hendricks是達拉斯神學院教授,在他所開的「基督徒家庭」課程中,第一堂他就開門見山地指出「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他說,在家庭中角色決定了「關係」,而關係就奠定兩個人的責任。從5:22-24節看到,神賜給男人一個特殊位置(scriptural position),一方面他在家庭中具有當頭的角色(v23),但他也是妻子的好情人(v28),是兒女眼中的好父親(6:3)。下面讓我們一一分析這個身為一家之主的男人角色和他的責任。   丈夫當頭的角色 聖經中所謂的「當頭」的角色,與一般人心目中所想的「頭」可能有所不同,在未講到怎樣才是一個『頭』以前,讓我們先談談什麽不是『頭』。   第一,不是在上咆哮發號施令。 很多人誤解「頭」的意思,以為既然是頭,「頭」講什麼家人就要聽什麼,「頭」下一道命令,其他人就按吩咐辦事,一個命令一個動作,不得回嘴,不能討價還價。對不起,這不是聖經所說當頭的意思,神沒有把一個海軍上將或陸軍將領放在家裡,手拿著一根指揮棒在老婆孩子頭上發號施令,而且相信沒有一個妻子能長期夠忍受整天咆哮的「頭」。   第二,他不是高一截。 […]

101)百折不饒

  蘇俄在1957年十月四日成功發射他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當這顆衛星在美國West Virginia一個煤林(Coalwood)小鎮的夜空劃過,卻激發當地一位青年人的夢想,也改變了四個年青人一生的命運。   生長在這個小鎮的男孩子,長大之後只有兩條選擇的道路,一是在當地煤礦作曠工,一是謀求獲取大學球隊獎學金進入大學。 但Homer Hickam這個高中生,他既沒有當礦工的念頭,但也沒有健壯的體格踢足球,但他卻因著蘇俄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而夢想要造一艘火箭,於是他連同三個志同道合的好同學一起研究如何製造火箭。首先他們在Homer家裡地下室開始,多次失敗並沒有未讓他們萌生退意;不過叫他最難過的是,Homer從頭到尾受得不到他父親的支持。他父親是煤林礦場的高級主管,老大幸運得到大學足球隊靑睬而得以進入大學,因此這主管父親期盼老二Homer日後能夠繼承父業,接任礦場主管職位。當初他以為小兒子搞火箭是年輕人一時性起,熱情很快就冷淡下來,因此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但當看到兒子對研究火箭的事越來越認真,甚至看作是日後要追尋的人生目標,老父親就想盡辦法阻止。   儘管受到各種的難阻,經過多重的失敗,四個高中生最後把一支小火箭射上天空,這個「了不起的大事」因此引起當地新聞記者和學校的注意,於是火箭四人幫(Rocket Boys)這個稱號不脛而走。但好景不長,煤林小鎮附近樹林發生一場不知名的大火,警察當局找不到原因,而四人幫發射失蹤的火箭立刻遭到質疑,警方在未確認的情況下,立即逮捕發射火箭的四個男孩。經此打擊,火箭四人幫失去信心和自尊,更不幸的是,礦場此時出現意外,Homer父親因傷住院,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對Homer可以說是雙重打擊,看來他不得不放棄他的夢想。   父親受傷住院,哥哥進了大學,家庭生活擔子於是落在Homer身上,無可奈何,他只好絕學,戴上曠工帽子到礦場工作,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法忘記他最惦念的火箭事情,那段日子實在最難熬。但他並未因此放棄自己的理想,他白天在礦場工作,晚上不斷作計算分析,他想知道,到底失蹤的火箭跑到哪裡去?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終於找到計算方程式,並且準確算出失蹤火箭可能掉落的位置,果然他和另一個同學就在那地方找到那失蹤的火箭,證明深林大火與他們發射火箭無關,因此還了他們的清白。這時他父親已經康復過來,可以回礦場上班,因此Homer決定辭掉礦場的工作,四人幫再度合作,藉著高中老師Miss Riley的鼓勵和支持,他們參加了當地的科學展覽,並且以火箭以及發射器的研發而有機會參加全國的科學競賽,最後他們的火箭研究推進器榮獲當年的冠軍獎,這四個年輕人因此獲得四所大學的獎學金而入讀大學。   Homer父親也因著他出色表現而慢慢接受他,父子關係因此得到改善。火箭四人幫臨別所發射的最後一枚火箭,也是由Homer父親親自主持火箭發射點火儀式。Homer畢業後到了美國天空總署就職,一生致力在火箭研究的工作。   以前我也曾經提到,一個人的成功有三個要素:熱愛、樂觀、和勤勞。熱愛是指一個人對某樣事情擁有獨特興趣,這可以看作是來自上天的呼召,不管別人如何嘲笑和批評,他就是專注他所熱愛的事情;樂觀是指他擁有一顆百折不饒的決心。成功不是垂手可得,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挫折、困難、打擊,唯有那些不肯放棄,並且抱著一個樂觀的心情迎接每一天,成功是指日可待;當然,光有熱愛和樂觀仍然不夠的,他必須付出汗水,不斷求上進,找出問題所在,想盡辦法解決問題。這個火箭四人幫就是具有這成功三個要素,最終他們得勝了,為自己日後開出一條成功的道路。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第十二章 克服沮喪

第十二章        克服沮喪   A)    序言 這是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生的故事。他在中國湖北念高中,當年以高考最好的成績進入清華物理系,學士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被譽為最年輕的副教授。1992年他到美國普渡大學深造,四年後拿到他的核能物理博士學位,之後回中國工作。2001年他帶著太太和兩個孩子移民到加拿大的多倫多。由於找不到適合工作,他再次回到學校念書,四年後他拿到多倫多大學化工博士學位,讓他感到失望的是,他還是無法找到與他專業有關的工作。爲了維持生活,他曾經到一家油漆工廠打工,但這種工作收入不高,無法維持他的家庭開支,因此他心情越來越憂悶,在異邦生活,他感到寄人籬下和英雄無用武之地,經濟壓力和失落感加深他的抑鬱症,2006年七月,這個擁有雙博士學位的清華大學高材生,從多倫多高速公路的大橋躍下,結束他44年地上的生活。他的名字叫蔣國兵,北美許多華人都聽過他的故事,尤其是住在多倫多的中國華僑,他的自殺帶給當地華人很大的震撼。   當人遭遇失敗或遇到突如其來的打擊時,他們不一定會馬上產生自殺的念頭,通常他們會走過一段極低沉的幽谷,若苦悶積在心頭一直找不到紓解,而打擊又接二連三臨到,內心的痛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當痛苦累積到他們認為無法忍受時,最後他們可能以自殺來尋求解脫。落入這種光景中的人,在現代心理學上已冠上一個特有的名詞,那就是「抑鬱症」。   抑鬱症的定義   抑鬱症又稱為抑鬱症,也有人稱之為沮喪,英文叫Depression。怎樣判斷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根據美國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IV),其對抑鬱症的診斷如下:   ‧整天感到心情煩悶 ‧對周圍事物毫無興趣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體重明顯下降或增加 ‧行為舉止過於激動或呆滯 ‧感到疲倦或失去活力 ‧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或有嚴重罪疚感 ‧思考或注意能力減退 ‧反覆想到死亡,有計劃或嘗試自殺   事實上,平常人也會出現上述的症狀,但一個人如果呈現上面所提到的其中六個現象,而且持續時間已超過二個星期,那麼他應可被診斷為患有抑鬱症。   華人過去對抑鬱症認識不很深,自從台灣名作家三毛、香港電影明星張國榮、撰寫南京大屠殺張純如等,因患上抑鬱症先後自殺之後,抑鬱症這個病症在華人圈子中才普遍引起大眾的注意。其實從事醫療和心理輔導的工作者,每天遇到抑鬱症病患可說不可勝數。有人甚至稱這個病症是「都市隱形殺手」,之所以稱「都市」,乃是指這些患者多數生活在大城市中,因著生活緊張和工作壓力而引發此病;抑鬱症的確是一種「隱形殺手」,因為它是以慢性的方式滲透到人的生活裡面,在不知不覺中蠶食人的心靈,直等到當事人作出一些傷人傷己或驚天動地的事情時,家人親友才如夢初覺,但通常為時已晚。   這裡有一些關於抑鬱症的統計數字可供參考與深思: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抑鬱症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疾病之一 ‧預計抑鬱症在2020年時將成為疾病的第二殺手(第一為心臟病)。 ‧已開發國家中百分之十五的人口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因此稱為都市隱形殺手)。 ‧女人比男人容易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患者尋求幫助的女性三倍於男人。男人缺乏勇氣面對自己的病症。 ‧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沒有尋求專業上的幫助,大部分均是以酗酒和藥物來壓抑。 ‧百分之十五的抑鬱症患者會自殺。 ‧沒有人能夠對沮喪免疫。每一個人在他有生之年,都會遇到抑鬱症,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家人。   抑鬱症的起因   正如前面所說,單單一個小打擊或挫敗並不一定會導致一個人落入沮喪光景,但若當事者對此忽略並且缺乏適當處理,加上挫敗接二連三來到,那麼落入抑鬱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1967年美國醫生何姆斯(Thomas Holmes)和雷賀(Richard Rahe)設計了一個壓力指標數字,列出如下:         […]

100)價值連城

  你可曾問過你自己,你的價值有多少?我不是說你現在家財有多少,而是問,你的自我價值?要知道,自我價值跟人的財富是毫無關係的。   讓我們先看看,人通常怎樣擬定一樣物品的價值?   決定物品價格有兩個因素。   第一,是誰擁有這件物品? 如果這個物品屬於一個名人,儘管那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它也可能變得很貴重。譬如說,一個普通太陽眼鏡拿到拍賣場,可能沒人問津,因為那不是挺有價值的東西,但如果這個墨鏡是天皇巨星Michael Jackson在某個演唱會戴過的,那就有天淵之別。或說,一副你我手寫的字畫,大概也不會有多少人出錢購買,但如果那是江澤民手題的字畫,儘管沒有什麽藝術價值,寫出來的字也不見得比一個小孩子所寫的漂亮,但他的字畫鐵定能夠賣到很好的價錢,是不是?   一個人的價格多少,也在乎這人是屬於誰家的人。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被拐走,可能不會有人花錢把他屬回來,但如果這個孩子是屬於李嘉誠的兒子,一千萬還不夠把他贖回來,因為他老爸不一樣。   你的身份呢?如果你是屬於神的,你是神國的子女,你的價格就不一樣。當你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救主,你擁有神的兒女身份,你的價值就與其他人不一樣,因為你是屬於神國的人。   第二個決定物品的價值多少是在乎誰願意為這個物品出價出價。   一座普通房子,原價只是十萬塊美元,但屋主硬要出價三十萬,但如果沒人願意掏腰包買這棟房子,這個價格是無意義,換句話說,市場擬定個價格。同樣的,一個人拿著一張稀有郵票到拍賣場,到底這個郵票值多少錢,這不是賣主所定的價格,乃是在乎誰願意付出的金錢。   誰爲你付上代價?如果你是屬於神的,神早為你付上最高的代價,祂以自己兒子來代替你,那怕你是世上唯一一個人,祂都願意以自己的兒子來代替你。耶穌基督來到世界的目的就是這樣,耶穌來到世上不是爲一頭狗兒而死,也不是爲了一隻猴子而上十字架,耶穌是爲了你我而犧牲,因此在神眼中,你我就是那麼值錢。神願意以祂自己獨生愛子來換取你我的生命,你能夠看到你有多貴重嗎?   我有一個女兒,她今年23歲,也許對別人來說,她沒有什麽特別,但在我眼中,她比任何人都來得貴重。有一天她要結婚,我要把她嫁出去時,不管這個男生如何愛她,這絕對不能取代我對她的愛,因為她是我的女兒。同樣的,如果你是屬於神國的子民,你就是神的兒女,在神眼中,你就是如此珍貴,原因是我們是祂的兒女。   很可惜的是,在今天這個社會,很多人卻看不到他們的自我價值,他們跟風走,完全沒有自我。看幾年前過世的Michael Jackson,他能歌善舞,而且擁有非常漂亮的臉孔,美中不足的是,他不能接受自己是一個黑人,因此整天花錢整容,把自己『漂』得像白人一樣,結果把自己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Michael Jackson的問題可以說是拜他父親所賜,童年時候他無法從他父親那裡得到肯定,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只好用屬世的方式去改造自己來討好會眾。很遺憾,很多人就像他這樣,完全失去自己。   身為輔導,我有機會接觸許多不同階層的人,有來自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學校,也有出身美國哈佛、Princeton等常春藤學校。能夠進入這等學校絕對是精英裡頭的精英,那裡會想到他們在我面前承認自己是非常缺乏自信的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比不上別人?翻開他們童年成長背景,父母的責備,老師的批評,哥哥姐姐的妒忌,這些這些話像咒詛一樣,像錄音帶一樣,不斷在他們腦海中重播:   『你沒用的。』 『你絕對是一個失敗者。』 『你一生註定當乞丐。』   這正是那哈哈鏡在作怪,結果呢,他們全相信哈哈鏡所講的,別人所講的話就成為他們頭上的紧箍儿咒,而且戴在頭上幾十年。   如果你有同樣的問題,看不到你自己的價值,這是因為你一直被那個歪曲的哈哈鏡所欺騙,你需要一個還無瑕疵新的鏡子來看自己,以聖經的真理來找到你原來的你,你就會找到你原來的價值。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13 –14。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

第十一章 勝過焦慮

    A)序言 麥克的夢想就是要當一個醫生,而他的確可以成為一個好醫生的材料,高中第一名畢業,被德州一所相當有名氣的大學錄取,不過等他知道班上每個醫學預科生都是大有來頭,以前都是高中班上精英分子,他心裡開始感到緊張,未來兩年必須悬梁刺股,否則要進醫學院只是一個夢。   有機化學是醫學預料必修一門課,說實在這門課跟將來當一個好醫生是扯不上關係,但這門課的老師是出名整學生的怪人,第一堂就下馬威對學生說,這門課是要看看誰最有資格當醫生,過去只有60%順利通過,所以好自為之。   麥克第一堂聽教授這些話,心裡開始忐忑不安,想到要跟班上各個高手交戰,他開始感到憂慮,萬一這門課不及格,將來怎麼辦?因為過於緊張,結果第一次月考考砸了,於是成了惡性循環。其他科目沒有難倒他,一想到有機化學這門課,心裡像15個吊桶,七上八下,晚上根本不能睡覺,找醫生開鎮靜劑也無補於事,每天躺在床上看時鐘的長短針兜轉到天亮,很多念頭在心中閃過:可能自己不是念醫的材料,當初爲什麽要選這個行業。他又怪自己其笨無比,一想到萬一能進醫學院,他父母一定很失望,高中老師和同學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學期還沒有結束,麥克因為過分焦慮,他不得不暫時停學回家休養。   時代雜誌2011年12月曾經對焦慮這個專題有過很廣泛的報導,根據調查,美國約四千萬成年人受到焦慮癥的影響,這占美國人口18%,這等同台灣兩倍人口,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焦慮與心理壓力分不開,所謂壓力是指當事人需要在心理或生理上額外付出精力來應付所面臨的情況或突發事件,他們在理性上先作一個安危急緩輕重的判斷,之後在心理和生理上便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譬如說,聽到公司傳出裁員謠言,股票市場暴跌,洗澡發現身體某地方有腫瘤,心中許多念頭在腦海中閃過:   「萬一這門課不及格,將來怎麼辦?」 「如果被解雇,日後生活怎麼辦?」 「如果投資虧光,怎麼辦?」 「如果得了可怕的絶症,怎麼辦?」 如果當事人一直朝「如果…,怎麼辦?」這種思緒兜轉,日積月累,心理負荷超越他所能承擔的,焦慮癥就慢慢形成。   但不要以為焦慮是壞事,根據醫學上的研究,焦慮其實是一種極之普遍的情緒現狀,從小孩子到老年人都會經歷過。有時候適當的焦慮是有需要的,有兇狗走過來,看到蛇在身旁出現,我們心裡會產生焦慮不安,但會馬上作出適當回應,目的是保護自己;又或接到主管一個新的工作任務,這也會感到焦慮,因為需要籌算如何推行計劃。所以適當的焦慮是健康的,有保護功能,幫助人遠離危險;在工作上有額外體能,增加工作效率。但過度的焦慮卻帶來心理壓力,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醫學證明,當人心裡出現焦慮的時候,身體會出現明顯的反應,這包括血壓改變、肌肉收緊、消化減慢、血化學出現變化等,這些身體反應具有保護或逃命的功能,如果這些身體變化只是暫時性,這對人體不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這些生理的反應持久不退,身體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事實證明,持久的焦慮會引起胃潰瘍、頭痛、背痛、高血壓、糖尿病等身體疾病。   患上焦慮性疾病的人是屬於過度焦慮,他們心中反復呈現對未來的悲觀思想,他們的想法大多屬於預測性,通常他們過高評估事情變壞的可能性,總是想到最壞的情境,將每個負面的思想都認為是事實,問題尚未出現以前,他們就假設自己從此倒地不起,一蹶不振。這種無理性、極度悲觀的心態被稱作是「認知失調」。有時候這種消極悲觀想法只是在心中停留幾秒鐘,他們接著可以繼續作日常活動,但腦海中如果無法跳脫那不斷重複的負面思緒,無形中在一個焦慮漩渦中打滾,雪球越滾就越大,最終可能搞到身心靈崩潰。   美國有18%的人患上焦慮癥,這可以看出這個疾病的普遍性,中國俗語也有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也指出憂慮是人的天性。健康的人會憂慮,生病的人更會憂慮;有錢人會憂慮,沒錢也會憂慮,普通百姓會憂慮,當官的更會憂慮;大事叫人憂慮,小事也可以憂慮,反正只要人生活在地上,每個人都會爲了某些原因而憂慮,但信徒是被神揀選的一族,神不希望看到祂的兒女在地上憂憂愁愁過日子,耶穌在登山寶訓就特別講到有關憂慮的事情,三次吩咐我們不要憂慮,因為憂慮是違反了神造我們的原來目的。   首先讓我們先把這段經文細讀一下,那是記載在馬太福音6:25-34。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 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B) 不要憂慮的原因 短短十節經文,耶穌重複講到有關憂慮的事情,前後三次講到不要憂慮。耶穌首先講出五個不要憂慮的原因,然後祂告訴信徒,幾個停止憂慮的可行方法。 首先讓我們看看五個不要憂慮的原因:   節錄自拙作「男人秘笈」,這書將於2012年底出版(橄欖),敬請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