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今生與永恒 

  美國加州馬共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牧師華理克(Rev. Rick Warren),因所著寫的《標竿人生》一書暢銷而致富,然而,沒有多久,華師母不幸罹患了癌症,而華牧師27歲的兒子也因患上憂鬱症而自殺。面對人生如此起伏,到底Rick Warren怎樣看他人生的遭遇?Univeristy of Notre Dame神學教授Pro. Paul Bradshaw曾經訪問華理克牧師,他一番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當問到華牧師有關人生的目的,他這樣回答﹕「人的一生是為永恆作準備。神造我們,為要人與祂同在天上活到永遠。有一天,我們心跳會停止,那是人肉身的終點,但卻非人的終點。人在世上或會活到60歲,甚至100歲,但在永世裡,人將存活億萬年。今生只是暖身活動,只是綵排。神要我們仍在世時練習在永世中將要作的事。我們是被神造的,也是為神而受造,人若不認識這一點,生命就沒有意義。」 「還有,人生會有一連串的問題,人若不是處於一個困難之中,就是剛從一個困難走出來,要不然就是即將進入另一個困難裡面。原因是,神關懷我們的品格,過於我們的快樂。人在世可以相當愉快,但這並非人生活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讓品格成長和塑造,以致我們有基督的形像。」 過去的一段日子,華師母患了癌症,27歲兒子Matthew因憂鬱症自殺,不能否認,這對華牧師是一連串的打擊,到底華牧師這樣看這些事情?華牧師這樣說,他以前認為,人的一生是有高有低的,經過一段黑暗時期之後,便會抵達山峰,而且周而復始。但現在他卻不這麼想,他看人生尤如鐵路的路軌,任何階段有好也有壞,不論人活得多好,總會有一件壞事需要處理;不論我們生活多糟,總會有一件好事讓人可以向神感恩。 我們可注目於人生的標竿,也可注目於我們的困難。如果注目於生活的難處,人就會變得自我中心,腦子裡盡是「我的困難,我所關心的事,我的痛苦」。華牧師說,其實,解除痛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把人的注意力從自己挪開,放在神及他人的身上。 華牧師因他所寫的暢銷書,一夜之間成了千萬富翁,而且也聲名大噪。面臨突如其來的財富,應該怎樣處理,經過禱告之後,神的靈感到了他,他按照神的吩咐來處理這些財富。 第一,雖然收入大增,他們家沒有改變生活方式,也沒有購買任何昂貴的物品。 第二,從年中開始,他不再支領教會薪水。 第三,他們成立了基全會,開始執行一個和平計劃,包括植堂、裝備領袖、幫助窮人、照顧病人及教育下一代。 第四,結算了自開創教會以來他得自教會的薪酬,然後按數歸還。 最後華牧師提到: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反省,我們是為擁有財物而活?還是為被人愛戴而活?我們寧願受到外界力量(罪咎感、苦毒、或物質主義)所驅使?還是被賜生命神的標竿所驅使? 華牧師因此鼓勵我們:高興時讚美神,困難時尋求神,安靜時敬拜神,痛苦時信靠神,信徒應當每時每刻都感謝神!

375)魔鬼沾 

  上星期提到一個小學生因為在野地看到一種植物不被昆蟲侵害而最終發明了天然殺蟲農藥,這個禮拜也講另一個人,也是因為他好奇心和觀察入微而改變人類的生活,他的發明產品跟你我每天生活息息相關,產品名稱是尼龍搭扣。 尼龍搭扣在港澳稱為魔術貼,臺灣稱為魔鬼沾、或黏扣帶,英文稱為「Velcro」。那是一種纖維緊固物,通常由兩條織物組成,一條表面覆有環狀結構,另一條表面覆有鉤狀結構。當兩條織物用力壓緊時,鉤與環相結合,形成暫時緊固的狀態,若希望兩 者分離,只需用力將其分開即可。 魔鬼沾使用方式非常多元,應用於戶外用品如背包、帳篷、安全配備、運動服飾、運動鞋等。 魔鬼沾的發明者是瑞士人George de Mestral( 1907-1990),他本來是在一家瑞士機械工廠的工程師,1948 年的秋天,他帶著小狗到附近的小山蹓躂,小狗突然跑進一個長滿芒刺的小樹叢,George為了找回小狗,也穿越那有芒刺的小樹叢,狗是找到了,但狗的毛皮都沾滿了芒刺小針。George回到家裡,花了半天才把小狗毛皮上的芒刺小針清理乾淨,同時,他也注意到自己的外套和褲子也貼附了芒刺小針,當他把芒刺一個個拔掉之後,一時好奇,就用顯微鏡仔細觀察貼在衣服上的芒刺小針,發現這些芒刺小針擁有幾千排的微小鉤子,而這些鉤子又是整齊地連接在衣服的環圈紋路上。當他把拔掉的芒刺小針再壓回衣服時,芒刺又和衣服牢牢貼附在一起。突然間他靈機一動,如果能製造出帶有小鉤子和帶有小環圈的2種布料,就可以模仿這天然方法製造新型的鉤鈕。 George於是專程跑到法國Leon的紡織廠,找人製造他想像中的鉤鈕。Leon是當時世界紡織工業的大本營,好幾家紡織廠的設計師都搖頭說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布料,但有一家小紡織廠的年輕設計師覺得好玩,就答應試試看。經過不斷的嘗試和實驗,他們終於發現尼龍絲在紅外線照射下會產生堅硬的小鉤子。再經過精細的設計和品質改善,終於做出 2 種理想的尼龍布料:分別帶有小鉤和小環圈,把這 2 片疊壓在一起時,它們就牢牢地連結住了。如果用力壓按這 2 片布帶,它們會結合得更緊牢。如果要拉開,先用力拉起一小角邊,跟著就很容易拉開來。 1951 年,George Mestral這項發明獲得瑞士的專利,次年就成立 Velcro SA 公司,開始經營製造魔鬼沾,雖然製造魔鬼沾的專利在 1979 年就失效了,但 Velcro 的商標仍然有保護權。 芒刺小針貼在衣服上是常有的事,平常人把它弄掉就不以為意。許多生物學家也看過芒刺小針的小鉤子結構,但是只有George Mestral會進一步仔細觀察,進而推想到鉤鈕的應用。 這小故事也說明了發明家的一個特色:好奇、有準備的心、知道問題所在、有創造能力去求證和執行自己的構想與理想。 這個讓我想到許多信徒讀聖經,許多信徒總認為讀聖經非常boring,看不到任何亮光, 為什麼有人讀聖經越讀越感到有趣味,但有人覺得讀聖經感到索然無味?原因是太多人讀聖經囫圇吞棗或水過鴨背,如果能夠持守像魔鬼沾發明人,或上星期提到小學生胡丁丹那種好奇心和不停求知的態度,那麼閱讀聖經就變得很有趣味了。

374)明察秋毫 

  兩年前,在念小學的胡丁丹到鄉下姥姥家玩耍,農村的風景讓在城市裏生活的胡丁丹很著迷,不但這樣,觀察入微的胡丁丹也發現,姥姥家旁邊山坡上有一株開著紫花的草非常特別,周圍的草都有被昆蟲侵害的痕跡,唯獨這株草沒有遭蟲所吃,還有一點,牛兒在山坡吃草,惟獨不吃這種草。 生性好奇的胡丁丹不斷思索這個問題,「為什麽沒有蟲吃這些草,牛又為什麽也不去吃它呢?」。回到姥姥家,胡丁丹向姥姥提及此事。姥姥告訴她,那是紫花魚燈草,可以殺蟲。紫花魚燈草在當地人口中叫做「羊不吃」,也叫斷腸草,是一種有毒的植物。 胡丁丹回到坡上,扯了一株紫花魚燈草帶回學校,然後找到她的輔導老師吳臻華。吳老師看著這個學生的好奇,就發動班上同學參與,有兩名小學生深感興趣。 探索了一段時間,紫花魚燈草的秘密無意中被這三個小朋友解開。 根據三學生的考查,紫花魚燈草有白色,黃色和紫色三種,草有毒性,但也有殺蟲效果。從古籍查找,她們發現這種草是一味中藥,可外服和內服。儘管這樣,過去一直沒有人認真研究這種草的特性。通過半年時間的資料整理,三個小夥伴決定對紫花魚燈草進行提取,試驗其殺蟲效果到底有多大。 2016年5月,胡丁丹三人正式進入紫色魚燈花的實驗階段,他們將紫花魚燈草粉碎後,用同等體積的水浸泡,榨汁過後再次過濾,然後再次浸泡,反復3到5次後,過濾後的原溶液居然可以保存紫花魚燈草殺蟲有效成分。 他們分別做了兩組實驗,一組是證明紫花魚燈草的殺蟲功效,看到底能不能殺死害蟲;另一組實驗就是殺蟲效果的對比試驗。他們將提取物原液稀釋成5倍、10倍、20倍和40倍的溶液,和原液一起,分成五組。然後她們選擇本地常見的三種常見蔬菜害蟲- 小菜蛾、蚜蟲、菜青蟲作為實驗對象。實驗發現,在接觸原液和稀釋5倍的原液72小時後,小菜蛾和蚜蟲的死亡率是100%,菜青蟲的死亡率85%。實驗確實證明了紫花魚燈草有很好的殺蟲效果。 為證明紫花魚燈草噴灑過的蔬菜人能夠吃,她們將蔬菜噴灑稀釋溶液後放置20天後餵養小雞,小雞餵養後觀察10日,無任何異常反應。 三個小學生後來進一步研究,證明被溶液灑過的蔬菜,溶液可以通過雨水和自來水的沖洗,蔬菜都可以食用,這表示不需要擔心殘留問題,跟傳統的農藥相比,菜農更容易接受這種生物農藥,食品安全也得到保障。 這種草在四川境內大面積存在,殺蟲效果好,如果被正確的廣泛開發和使用,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重大的意義。用大自然的提取物制作出來的原液,既能很好地殺蟲、又環保無害。 2016年10月,胡丁丹、袁禎陽、王睿的作品《紫花魚燈草粗提取物對三種常見蔬菜害蟲的殺滅性探究》,參加巴中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特等獎;2017年8月,該作品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又獲得一等獎,成為四川省唯一一個獲得學生競賽項目一等獎的作品。 當記者問到她們的計劃,這三個小學生說,她們還在上學,考入初中後她們會考慮再深入研究,希望能夠提高工藝水平和繼續探索紫花魚燈草的毒性和化學成分,如果有條件的話,他們將申請國家專利。 在野地看花草是常有事,平常人絕少留意花草有何特別之處,但一個小學生居然如此觀察入微,而且願意花時間深入研究,進而找出天然的殺蟲農藥,這實在讓人感到佩服。 4)魔鬼沾 上星期提

373)智慧 

  生在猶太家庭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 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幾乎都要求他們回答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了,你的財產快要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少不更事的孩子們自然會想到錢這個好東西,因為沒有錢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 也有孩子說要帶著鑽石或者其他珍寶出逃,有了它,還愁什麼? 可是,這些顯然不是母親們所要的答案。 母親跟著就說 :「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 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在聰穎和精明的猶太人眼中,任何東西雖然是有價,但都可能得而復失,唯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 因此當孩子剛懂事的時候,母親們會將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舐書上的蜂蜜,用意是想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的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德國納粹在這營中毒死了幾十萬猶太人,而一對父子卻活了下來。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Houston做銅器生意。 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價格是多少? 兒子答35美分。 父親說:「對,整個Texas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如果把一磅銅做成門,那就是3.5美元。」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 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 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McCall公司的董事長。 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 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 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到消息後,就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下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這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就在一些人準備看笑話的時候,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 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 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 最後,他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猶太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372)山寨基督教 

  不知道你是否體驗一件事,凡在任何物品前面放上一個「真」字,都可以變成熱賣,譬如說,一件普通皮大衣,價錢適中,但不見得好賣,如果表明「真皮大衣」,雖然價錢貴,但買的人也多。同樣到首飾店,首飾表明「真金」,價錢高,但也很搶手。 你曾否看過一個英文廣告,上面寫著,”It is real thing”,這是可口可樂常用的廣告,為什麼叫real thing?因為自從可口可樂汽水大行其道之後,冒牌貨層出不窮,美國有Pepsi Cola,中國、台灣、和印度各自搞自己的可樂汽水,可口可樂只好製出這一招:「Coca Cola才是真貨,其他都是假的。」 有真就有假,假的東西就是冒牌貨,現在常用的術語叫「山寨」。 你可否留意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回教、和佛教),只有基督教有山寨貨,所謂山寨基督教就是信徒常用的術語-異端。你從來沒聽過回教或佛教有異端,唯獨基督教的異端卻層出不窮,為什麼?因為沒有人會花時間模仿假的東西。目前山寨基督教有哪些?我們常聽到的是摩門教和耶和華見證人,東方社會有韓國的統一教和中國的東方閃電,這些山寨基督教也談聖經,也講耶穌基督,但他們把基督教改頭換面,外表模仿很像,但卻與基督教基本信仰背道而馳,所以基督徒稱他們為異端。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摩門教徒或耶和華見證人不請自來的經歷,對基督徒來說,我們非常欣賞他們對人溫文有禮的態度和宗教的熱誠,但對他們所傳講的「信息」卻不得不加以防範,資歷不深的基督徒很容易被他們所講似是而非的謬論所誤導。 「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1:24),相信很多信徒都念過這段經文,但這段經文也最容易被人誤解,也常被山寨基督教(尤其摩門教信徒)歪曲,他們通常會對基督徒這樣說:「根本沒有因信稱義這回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上帝的救恩需要信徒努力賺取的,上天堂是需要花力氣的。」 熟悉聖經的人也聽過保羅在他的書信這些寫,「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為什麼保羅說得救是本乎恩,不是出於行為;而雅各卻說人稱義不是單因著信,更是因著行為,到底保羅和雅各,誰對誰錯?其實雅各和保羅所講的都對,只不過他們所講非同一樣事情。 要知道,基督教是從猶太教開始,耶穌是猶太人,保羅是猶太人,12個門徒也是猶太人,虔誠猶太人持守他三個重要信念:割禮、安息日、遵守摩西的律例典章,說實在, 割禮和守安息日對一個猶太人來說不是難事,唯獨沒有一個猶太人能夠持守摩西所提出來的六百多條律例典章,所以猶太人每年都要參與贖罪祭。舊約時代因耶穌來到人間而成為過去式,耶穌降臨在世,祂把猶太人舊傳統信念完全打破,人討神喜悅並非持守猶太人過去的傳統,乃是因信稱義,稱義的意思就是與神和好,人如何與神和好?就是透過信,信什麼?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相信祂死在十字架,之後復活,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寶血洗淨世人的罪,如此,人就因信稱義,這就是所謂福音。當時有很多猶太人聽到這大好消息而信主,問題是,當中有不少猶太假師傅誤導信徒,他們認為如此得救實在太簡單,堅決要求信徒,除了相信耶穌之外,還要加上割禮、守安息日和持守律法,保羅因此藉著以弗所書反駁這些猶太假師傅的謬論,強調因信稱義,不需要外加割禮、守安息日和持守律法這些「行為」。 那麼雅各呢?雅各書所針對的對象不是律法主義的猶太人,乃是外邦信徒,他們沒有傳統猶太人的包袱- 割禮、安息日、和摩西律法,但他們卻濫用基督徒信主之後的自由,許多信徒信主後,他們行事為人與未信之前根本沒有差別,作奸犯科有之,偷拐抢骗有之,使徒雅各因此在他書信中責備這些信徒,要求他們行為上顯出一個基督跟隨者應有的身份。 所以,我們看到,保羅和雅各所針對的對象不同,兩個人所談的行為也不一樣,保羅講的行為(work),是針對猶太人的割禮、安息日、和律法;而雅各講的行為是基督徒的生活形態、善行和愛的表現,兩者完全不同;保羅所強調是救恩基本根源(root),而雅各是講信徒得救後的果子(fruit);保羅所講的是:怎樣知道你是一個基督徒(How to know you’re a Christian),而雅各所講的是:怎樣顯出你是一個基督徒(How to show you’re a Christian),所以兩者沒有衝突。 把以弗所書2:8-10作一個歸納,「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 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這段經文給我們看到一個順序:「本乎恩」、「因著信」、「行善」,首先是神為人提供救恩,人因著信而得救,目的是行善,這個順序非常重要,信徒如果把行善變成了得救的條件,也就被耶和華見證人和摩門教徒所誤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