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管理企業和管理人生
Clayton Christensen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在他所開的管理學課中,他喜歡以各種管理學理論來探討每一家企業,研究每一家企業成功的背後原因。到了課程期末,他便要求學生運用這些理論作自我檢討,如何把這些理論運用在自己的人生中。他要學生嘗試回答三個問題,如何確定自己職業生涯會快樂?如何確定自己和家人的關係能夠維持美滿?如何確定自己不會有一天因為犯罪而成為階下囚?
他說自從1979年從哈佛大學畢業以來,每年所舉辦的同學會當中,他都看到許多同學儘管事業看來非常不錯,但臉上露出高興快樂的人卻寥寥無幾,很多人的婚姻早已經瓦解,他們跟兒女的關係更是一塌糊塗。這些同學當年踏出哈佛大學的校門,誰會想到自己的家庭竟會有如此下場?能夠從常春藤名校畢業的人,都是美國精英中的精英,這些人為什麽能夠把一家大企業搞到有聲有色,但經營自己的家卻是感到無濟於事呢?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把人生目標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他們更不懂得如何來經營自己的人生。
如何經營一個人的人生?從這位常春藤大學商學院的教授來看,經營人的一生,在很多地方跟經營一個大企業很類似,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和才能是有限的,如何明智地使用個人有限的資源,而這些資源應該分配在那些工作上,這是需要個人的智慧。缺乏智慧的選擇往往會帶來負面的結果,他許多的好同學就是這樣,人過於短視,把很好的資源消耗在空虛而不能滿足的生活上,最終帶給自己的只是一堆的煩惱。
對於積極追求事業成就的人,當他還有一點多餘的時間或精力,通常會不假思索地用在最能產生具體成果的活動上,譬如說發表論文、修一門課、或教授課程等。相對而言,他們比較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投注在配偶和孩子的關係上,因為這不能得到立竿見影的成就感。養育孩子可能要等二十年才稍微看到一些果效。夫妻關係也是一樣,在未曾察覺的時候已慢慢地惡化。這就是一般所謂成功人士最常出現的問題,對家人投入的資源太少,對事業投入太多。然而,最親密的家庭關係才是一個人擁有持久幸福的最重要基礎。
這位教授發現,他研究許多一敗塗地企業的最大問題根源,就是他們只知追求可以立即帶來滿足的目標,而沒有作更長遠的投資計劃,有些企業口口聲聲表示重視長遠投資,但投入的資源卻是非常少,最終便將面臨被現實環境淘汰的惡運。
我發覺這位教授的管理理論,可以套用在我們基督徒家庭上。我曾經遇到兩個基督化家庭,兩位父親都是非常愛主的人,平常上班朝九晚五,下班之後,花許多時間做教會的工作,探訪、參加查經班、參加禱告會。因為對教會工作非常熱心,很自然被選為教會的長老。孩子出生之後,夫婦倆覺得花時間在嬰孩身上很浪費精力,於是乾脆把兩個月不到的嬰孩交給遠在台灣的父母托養。若干年之後,孩子已經到了懂事年齡,才把孩子接回來。這種狀況,不用教育學家表示專家的見解,大家都能夠看出親子之間必然會存有問題。再加上這對父母並沒有看重養育孩子的重要性,平常甚少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兩代之間只有父子名分、卻沒有父子之情,孩子進入青少年時代,親子關係白熱化,遇到衝突幾乎用刀劍來解決。
根據這位教授所講,其實管理家庭或管理自己的人生,與管理一個企業並沒有太多的差別,重點是要有長期的計劃,不要急功近利,要善用資源,不管是你個人資源,或者周圍資源都是一樣。為什麽這麼多企業連連倒閉?正是很多總裁只為了眼前短暫的好處,一窩瘋地跟著潮流走,另一方面卻沒有長遠計劃與投資。
人生,需要運用長遠的管理計劃;管理家庭,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