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盲點
心理學家Johari曾經提出一個心理視窗理論,英文叫Johari’s Window,意思說,每個人的內在都像一扇窗,而這扇窗可分成四個方塊,
第一個方塊是指一些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是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
第二各方塊是指一些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自己知道但別人卻不知道的;
第三塊是,別人知道和看到但自己卻不知道或者看不到的事;
第四塊則是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第一個情況,一些與我個人有關的事,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這是一個開放的方塊(open box),譬如說,我從哪裡來?結婚沒有?有幾個孩子?做什麽工作等?那是眾所周知的事;第二個情況,一些與我個人有關的事,只有我自己知道但別人卻不知道,那是我個人的秘密。譬如說,小時候做了一些醜事,或年輕時偷偷暗戀一位異性,這從不告訴別人,也羞於告訴別人;第三種的情況,別人知道但自己卻蒙在鼓裡的事,這個叫盲點。會開車的人都有這個經歷,車子倒後鏡某一個部份是開車的人看不到,但別人卻看得很清楚;第四種的情況,是自己不知道而別人也不知道的事情,這叫潛意識,譬如說,有人很害怕坐電梯,自己搞不清楚爲什麽,別人也不知道原因,也許某天他跑去問母親,原來兩歲時有過被困在電梯的痛苦經歷。
這四個方塊大小不一樣,一個比較成熟、心理健全的人,第一個開放的方塊,理應越大越好,這表示這人很開放,透明度高,不需要對人隱瞞;第二個秘密方塊,當然越小越好,太多不可告人秘密表示有太多隱瞞事情,心中太多顧慮會帶來焦慮和害怕,人不夠真誠,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不過,人也不可能沒有秘密,這不是個人因素,乃是考慮在什麽場合?對什麽人開放?如果你把從小到大一切秘密告訴一個朋友,對這朋友不但沒有一點好處,甚至可能還絆倒他,所以開放自己也要因人而異;第三個盲點的方塊,這當然是越小越好,甚至最好儘量把這部份除去,怎樣做?別人告訴你問題所在,不要作強烈爭辯,而是認真聆聽,並且好好反思,也許一兩個人說你某方面有問題,這不見得是正確,但如果多人都這樣說,那最好認真檢討,從錯誤中回轉,久而久之,盲點減少,人就變得成熟,心理也比較健康。最後講到潛意識部份,有時候這可能需要透過心理輔導,抽絲剝繭才能夠找到真正原因,如果是基督徒,也許需要聖靈的幫助打開閉塞的心靈才能夠找到問題所在。
通常瞭解我們的往往是與我們很親近的人,他們可能是我們的配偶、家人、朋友、或主內弟兄姐妹,學會聆聽,坦誠與人溝通和分享,那麼第二塊和第三塊會愈來愈小,第一塊則會愈來愈大,生命變得更豐盛,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美善。
高偉雄(www.timothy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