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失去父親祝福的人
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個崇拜的偶像,如果你問一個指揮家,日後想成為哪一位大師,十個有九個會說:Carlos Kleiber,到底他是誰?Carlos Kleiber被認為是二戰後世界最優秀的指揮家。有人曾經這樣比喻,如果Carlos Kleiber出現在一個演奏會,當天的指揮家會立刻恭敬讓座,然後把指揮棒交給他,可見Carlos在世界指揮家心中的地位何等崇高。
Carlos Kleiber 1930年7月3日出生在德國柏林,二戰開始後流亡阿根廷,少年時代他學習了鋼琴、作曲、唱歌,大學學的是化學,20歲的時候忽然決定學習指揮,第二年就舉行了自己的首場演出。Kleiber長得像好萊塢明星一樣帥:英俊、高大、指揮姿態幾近完美。他會說流利的德語、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斯洛文尼亞語,盡管他非常喜歡音樂並且顯示了很高的才華,被公認是一位天才指揮家,卻他自己卻從不認為是這樣,他曾經很坦然說想過放棄指揮的工作,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夠資格,與其說他謙卑,不如說是自卑。
儘管Carlos在音樂界享富盛名,但他的特殊個性也是音樂界茶餘飯後的談話資料。他從不長期固定執掌某個樂團,也不擔任藝術總監或首席指揮,總是以客席指揮的身份,閑雲野鶴般揮棒。他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習慣,某天如果心情不佳,他會臨時取消一場早已安排好的音樂會,想當然,他這種怪異的作法會讓籌備單位暴跳如雷,而早已買票的聽眾更是感到氣炸,但不管是主辦單位或聽眾對他只有百般遷就,唯有等他下次心情恢復,才有機會再次欣賞他瀟灑指揮動作,和那行雲流水般的手勢。
Carlos不接受媒體采訪,不喜歡拋頭露面,經常隱居在他妻子的故鄉斯洛文尼亞,盡管這時候他的指揮藝術已爐火純青,邀請他的名團也接連不斷,但他似乎都不動心,認識他的人曾經這樣說,Carlos只有需要用錢時,才會登臺指揮。
爲什麽Carlos有這樣自相矛盾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拜他父親的所賜。說到Carlos,必須提到他的父親Erich Klieber(1890—1956)。老Klieber生前與許多顯赫一時的指揮家齊名,這包括Wilhelm Furtwängler和Arturo Toscanini,而當十八歲的Carlos對父親說,他也想當指揮時,他老父對他不屑一顧。到底是這父親認為他兒子不夠資格,還是他認為世界有一個Klieber就足夠?這就不得而知。老Klieber為了打消兒子當指揮家的念頭,他幹脆把兒子送到蘇黎世去學習生物,但一年後兒子回來時,他還是講同樣的話:想當指揮。這老爸看兒子如此執著,只好同意,但他總是對兒子潑冷水,無論在公開場合或私底下評他一文不值。儘管ErichKlieber臨終時終於承認兒子在指揮上很有天賦,但他過去對兒子所講的話已經成了咒詛,造成兒子心理上不能磨滅的傷害。
Carlos一生未曾得到他父親的肯定,因此一生都活在他父親的陰影中,而一生都無法超越這種自卑情結,他既極度自信,但又極度自卑;Carlos竭力模仿父親,盲目崇拜他,只要是父親指揮過的作品,就自覺不如今,甚至為此而放棄已經準備的演出。其實,從內行人來看,他與父親在指揮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但當人們告訴他,他指揮的技巧其實早已超過其父親,但他總是不信。正是因為這樣,Carlos一生的指揮曲目量少。他指揮,不是為了功名,而是能否從中獲取快樂,可惜不快樂時間比快樂多。因此,他不喜歡拋頭露面,不喜歡與媒體打交道,不喜歡喧囂與熱鬧,不喜歡與達官貴人交往。
猶太人的傳統非常看中來自父親的祝福,以色列祖宗雅各在父親以撒臨終以前,想盡辦法騙取本來給哥哥以掃的祝福,也許他所採取的方式不值得我們效法,也不被神認同,但他謀求要得到父親祝福的心志卻是值得我們欽佩。Carlos Klieber如果能夠得到來自父親對他的祝福,在音樂上給他足夠的肯定,讓他在心靈和心理上能夠得到滿足,相信他在音樂上還可以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