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青少年暴力
上一期週提到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教授Edward Tronick與他的團隊的實驗,認為保姆與嬰孩的互動情況能夠直接影響嬰孩的身心靈,這個實驗其實也印證多年前一個類似的研究報告,它是記載在讀者文摘2010年七月號,文章題目是」解開青少年暴力之謎」。
紐西蘭有一項突破性的研究,追蹤一組一九七二年新生兒的成長歷程,直到一九九三年他們滿二十一歲為止。護士們藉由研究他們三歲時的依附品質,可以指出哪些孩童比較容易發展出行為與精神上的問題。等到他們二十一歲時,這類高危險群孩童的犯罪率已經高出一般人的一倍以上,出現反社會人格的機率也高達三倍,表現出焦躁、好勇鬥狠、不顧他人的行為特徵。
怎樣評定保姆與嬰孩依附品質的好壞?從荷蘭保健當局一個研究小組的視頻就能夠看出端倪。研究人員到荷蘭的一棟公寓,在雜亂的客廳裏,一位母親正在逗弄自己一歲的兒子。孩子玩著玩著,但這位慢慢媽媽覺得很煩,於是把兒子留在地板上玩玩具,自己做起家事來。小孩之後啜泣起來,但她沒注意到;很快地,孩子開始嚎啕大哭,她先是不予理會,後來厲聲要兒子不准哭。最後,小孩仍哭鬧不休,媽媽只好把他抱起來安慰一番。研究人員把母子互動的情況錄了下來;在長達九十分鐘裏,可以看到母親多半心事重重,脾氣暴躁,不理小孩,小孩則是越來越焦慮不安,只有在媽媽跟他說話和餵他時才安靜下來。根據心理學家的診斷,這母親和兒子之間的依附品質是屬於「非安全依附」(insecure attachment),很不幸的是,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現今的家庭當中。
而根據研究,孩子在三歲前是否存有心理學家所稱的「安全依附」,會為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和行為奠定基礎模式。光明的一面是自尊與自信的社交互動,而黑暗的一面則是焦躁、憂慮,以及反社會行為。
由於近期科學發達,學者能夠透過神經生物學家的掃描儀器,可以發現,被忽視或受虐兒童的腦部,與受到關愛、和有安全感的兒童不同。根據專家的發現,人的大腦在出生時,大多尚未發育完全,兩歲或三歲前經歷一段快速而密集的「雕塑」期。這段期間,幼兒與母親的關係會決定控制身體基本功能與情緒的「基礎系統」,也會影響負責思考的前腦。而嬰幼兒越是經常感到恐懼與不安,腦部功能的損傷就越大。持續不斷的恐懼會引發,「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壓力化學物質,讓小孩的身心一直處於警戒狀態。這些化學物質有如腦部的酸性物質,摧毀社交與記憶的途徑。因此這些孩子沒有一刻感到安全,常發噩夢,無法放鬆或集中注意力,經常處於苦惱狀態。於是他們開始到處找麻煩,想辦法好勇鬥狠,假如不能如願,便會主動製造暴力事件。
其實,Edward Tronick的研究再一次肯定了母親在嬰孩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如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現今社會過於著重生活享受,大部份母親寧願在外面賺錢,也不肯留下來作看顧孩子的工作,把養育孩子的重要事務假手於人,這無形中把孩子的未來身心靈作一個很大的賭注。當看到兒童自闭症的個案不斷飄升,青少年行為越來越暴力,這應該給現代母親一個很大的警惕,所以教育學者一致認為,除非逼不得已,母親留在家裡作嬰孩看顧是孩子莫大的福分,萬一逼不得已,至少在孩子六歲以前,母親應該儘量留在家裡給孩子一個溫暖的童年。
至於那些童年缺乏「安全依附」的孩子,父母如何能夠幫助他們?研究指出,腦部掃描技術顯示,儘管大腦的『先天迴路』有暴力與成癮傾向,大腦仍然可以修正,父母需要為這些腦部受過創傷的孩子,重新為他們建立一個安全的家,讓他們有機會感受「有父母的感覺」,藉著周圍的人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支持,成為他們新的「依附對象」,這些孩子在協助之下糾正自己的行為,練習放鬆技巧,學習正確的應對模式,藉著參與多元活動,累積的能量得到釋放,並且可以繼續在學校接受教育或專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