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退回作用(regression)


曾在網上看到一段趣味的新聞,一位女士搭飛機誤時,當時飛機閘門已經關上,地勤小姐
拒絕讓她上飛機。她突然變得歇斯底里,並坐在地上又哭又鬧亂發脾氣,情緒完全失控。
這女士最終沒有搭上飛機,但她的行為卻讓周圍的人感到莫名其妙。不過從心理學分析,
她的行為被稱為退回作用,她因為當時感到無助,期盼獲得他人對她的關懷和同情,於是
出現這種「退回」行為。
退回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時,表現出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幼稚行為,這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
象。例如,已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兒童,因母親生了弟妹或家中突生變故,便出現吸吮拇指
、好哭等嬰孩時期的行為;或七八歲孩子因成績不理想,害怕父母責備,晚上出現尿床現
象。由於周圍的事物讓他感到害怕,內心缺乏安全感,於是藉著在睡夢中, 回到童年時代
,處處受人保護,且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盼望藉此能回到從前, 恢復與父母
的親密關係。這是心理退回作用。
退回行為不僅見於小孩,有時也發生在成人身上。例如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親哭
訴,這是退回行為;或者, 知道丈夫有外遇後,每當其夫要外出時,便哭倒在地上又叫又
鬧,直到丈夫答應不外出為止;女學生自從被班上同學嘲笑後,每當要上學時,就會肚子
痛而無法出門。上述例子中的「在地上又叫又鬧」、「肚子痛」都是退回行為。
孩童的特徵是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愛和保護。 由於思想理智尚未完整發育,容易受驚嚇,
因此父母不會對他們有過多的要求。縱使有幼稚的行為出現也會被接納,做事缺乏責任感
也不會被過分指責。但人不能永遠停留在孩童時期,成長是自然的趨勢。當人面臨極大困
難又不知如何處理時,在心理上便會退回到以前童年時代的幼稚行為,期望得到他人的保
護和關懷。 其實他們心理上是想逃避個人責任,恢復對他人的依賴。這都是退回行為背
後的心理因素。
有老人家,平常省吃儉用,卻突然花大錢買一部嶄新, 五段式的紅色敞篷跑車,令家人非
常驚訝。 為何如此?可能他感覺開始失去家人的關愛和照顧,於是退回孩童時代,以驚
人之舉來引起他人的注意。有些老人家過去曾有風光的日子,但因健康突然退化,對人生
感到空虛孤單,孩子又長大離他而去,於是開始有厭世念頭,有病也故意不看醫生,整天
不肯進食,屢勸不聽,行為舉止像孩子一樣,這也是常見的退回現象。
當人長大後,應該都會用成人的方法和態度來處理事情。但有時在某些情況下,由於特別
的原因而採用較幼稚的行為模式,也可以是合理的。例如,作父親的在地上扮馬扮牛給孩
子騎,作妻子的偶爾向丈夫撒嬌等。 這類偶然的「倒退」,反而會給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與色彩。但如果出現「退化」行為,用幼稚的方法應付困難,利用退化行為爭取別人的同

情與照顧,或逃避,不去面對現實問題與痛苦,這就不是成熟的表現,而是嚴重的心理問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