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無比的愛

  那是一個聖誕節的前夕,外面還下著大雪,牧師正在預備隔天的講道信息。他實在很不想出門,不過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相信也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求助,根據來電,對方是一個快六十歲的男人,單身住在一個貧民區。 馬路上人車稀少,外面風雪仍然下得很大,本來只有二十哩的路程,牧師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才到達目的地。牧師根據來電的地址按圖索驥,問了幾户人家,最終才找到對方所居住的地方,那是一所很破舊的木頭房子,看門窗就知道這房子已經失修好久了。 牧師按門鈴良久才有人應門,是一個男士,牧師打量對方,外表比實際年齡還要大,頭髮淩亂,穿著很邋遢,看來好久沒有梳洗,人也顯得很憔悴,兩眼無神,說話可以聞到一陣酒味。 對方大概知道來訪者是一位牧者,他沒有多講,就邀請牧師到客廳坐下來,並為牧師倒了一杯熱茶。雙方都沒講話,還是牧師首先打開沉默,他首先自我介紹,然後問對方是否打電話到他家尋求協助,對方欲言又止,而且聲音低沉幾乎聽不到,牧師於是挨到對方身邊,全神貫注地聆聽他講話,他沉默一陣子,最後講出他心裡的話。根據醫生所告訴他,他可能不久於人世,因此他很想找一個牧者來告解,所以才麻煩牧師到他的住處來。牧師問他,過去有什麽感到內疚的事情需要上帝的饒恕?他含糊地講了一些童年往事、青少年的叛逆行為,在越戰曾經槍殺敵人、婚後與太太經常吵架等,他前後講了快一個小時,牧師聽完之後就邀請對方作認罪禱告,跟著按手在他頭上為他作赦罪祈求。禱告結束,牧師看對方臉容,看不出他有任何感到被上帝寬恕的表情,牧師問他是否還有其他心事,對方又是一陣沉默,當牧師正準備離開的時候,他拉住牧師,說,還有一件事情,我到現在還沒有處理好。牧師說,如果準備好就請說。 那是廿多年前的事,當時他是火車變換車道的負責人,那天晚上他喝了酒,當火車來的時候,他把火車車道弄錯,火車駛向一個不應該去的方向,高速撞向一部剛經過平交道的汽車,車上有一家人,一對年輕夫婦載著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父母當場死去,兩個孩子昏迷,送院後不久也相繼過世。雖然這鐵路員並沒有因這過失而坐牢,但他失去了工作,因著內疚,他終日喝酒求解脫,他妻子實在受不了他的消極行為,最後也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他。 牧師聽了之後,怔了一下,問,所以過去二十多年,你就一個人住在這個破房子,為自己的過犯而懲罰自己?他點點頭,說,「我實在無法面對心中的內疚,我希望離開這世界以前,能夠解決心中這份罪咎感。」 牧師抬頭看著天花板,沉默了良久,他把手搭在對方肩膀,然後說,「如果我能夠饒恕你,我相信上帝也會饒恕你,因為車禍過世的一家人正是我的父母和兩個姐姐。」

233) 天意

  巴士擠滿了人,擁擠到插針不下,根本找不到一個空位置,也許是天意,當我上了車,就有一位男士離開他的座位移步到門口,我順理成章地就坐在這個空位置。 我久住紐約,不習慣主動跟陌生人攀談,但我身為專業攝影師,喜歡觀察人臉上的表情,我左邊的乘客的外貌不知如何地引起我的注意,他看來三十出頭,眼神中顯出一絲憂傷;他正在翻閱一份匈牙利文的報紙,我用他家鄉話問他:「你介不介意我借閱你的報紙?」 他聽到有人用他家鄉話跟他說話,自然感到好奇,很禮貌的回答說,「不介意!」隨手把手上的報紙遞給我,於是我們開始聊起來。 他的名字叫Bela Paskin,來自匈牙利,入大學不久二戰就爆發,於是毫無選擇為德國納粹充軍,並被送到烏克蘭,後來成了俄軍俘虜,二戰結束之後,他徒步上百哩,回到家鄉匈牙利的Debrecen。 我對匈牙利這個城市一點也不陌生,跟他談得越投契,他談到個人私事就越多。 當他回到Debrecen的舊居,發現人事全非,他父母家人過去所居住的寓所仍在,但裡面住了一群陌生人,當他跟這些人攀談,發覺他們壓根兒沒聽過有關他家人的名字,當他到樓上看以前他與妻子居住過的寓所,情況也是一樣。 正當他滿臉愁容要離開的時候,一個小男生跑過來叫著他,「Paskin叔叔」,他認得這男孩,是以前舊鄰居的兒子。他跟著男孩到鄰居家,根據他們所說,當年納粹把他們家人全送到Auschwitz的集中營,聽說全死在毒氣室。 Bela Paskin聽他們這樣說,心裡失望到極點,幾天之後,他決定離開匈牙利這個傷心地,長途跋涉偷渡邊界,然後來到巴黎,經過一番功夫,最後於1947年落腳美國,說來這才是三個月前的事。 當Bela Paskin描述他的故事事的時候,我心裡不斷回想,他的故事似曾相識,因為不久以前,我在一個朋友家遇到一位女士,她也是來自Debrecen,她曾經被送到Auschwitz集中營,德軍後來分發她到兵工廠工作,盟軍攻入德國的時候,她被美軍救了出來,1946年她乘船到了美國紐約,她的故事非常引人入勝,所以我把她的電話地址寫下來。 這兩個人的故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當我快要到站下車時,我打開我的筆記本,看了一眼,隨意對Paskin說,「你太太的名字叫Marya嗎?」他臉色馬上變白,說,「是啊,你怎麼知道?」看來他快要昏過去。我說,我們下車再說。 他跟著我到了一個電話亭,當我打電話的時候,他站在那裡發呆。 等了好久,終於有人接電話,我聽到Marya的聲音,我叫她描述一下她丈夫的容貌、身高等,她照我的話做,我問她在Debrecen的地址,她也說了。我叫她等一回,轉頭對Paskin說,「你跟太太曾經住在Debrecen某某街?」 他大聲說是的。他一邊哭一邊把電話筒接過來,當他聽到太太的聲音,他已經泣不成聲,「我是Bela,我是Bela!」他變得歇斯底里,講話已經語無倫次。 我把電話接過來,我對Marya說,你就在居住寓所等著不要離開,我會帶Bela過來。 Bela哭得像一個嬰孩,不斷叫著,「她是我的太太,她是我的太太..。」 我本來打算陪著他去,後來我還是決定為他叫了一部計程車,我把地址給了司機,付了車費,把他送上車,然後跟他說「再見!」

232) 我一點不相信

  他在學校是出名的搗蛋鬼,名符其實的討人厭,他才五年級,但每個老師提到他都搖頭。 其實也不能全然地責怪他,他在一個破碎家庭中長大,父親是一個酒鬼,而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家庭生活擔子全落在他父親一個人身上,不滿的情緒因此經常發洩在他身上。 他從不感覺到被愛,內心缺乏安全感,他看待自己猶如一頭受過嚴重創傷的小狗,害怕別人觸摸他的傷口,因此他到處樹敵招惹是非,目的不外是要保護自己,不想受到更多的傷害。 他也知道自己是學校老師的眼中釘,每個老師視他如痲瘋病人,是一個碰不得的搗蛋鬼,他五年級的班主任叫Miss Simon,她多次在同學面前這樣說他:「你知道嗎?你是這間學校有史以來最惡劣的學生。」 正因如此,在他小學生涯中,五年級是他一生最不好過的一年。 這一年最終熬過了,但Miss Simon那句話仍然不絕於耳:「你是這學校有史以來最惡劣的學生。」 搗蛋學生通常不是笨學生,他還是跟其他學生一樣升到六年級。開學第一天,他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到學校,因為他不知道在新的一個學期,他會面對一個怎樣的班主任老師。 六年級的主任老師名叫Miss Noe,第一天,她按照學生姓名的英文字母排名點名,很快就叫到他的名字,這搗蛋鬼用不屑的眼神瞪著她,兩手叉腰,好像一件大事快要爆發似的。 Miss Noe打量他一番,然後說:「我聽過很多有關你的事情」,她笑著說,「不過,我一點都不相信那是真的。」 Miss Noe這句話居然帶有無比神奇的力量,從此這個頑皮學生產生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不但在生命出現巨大的改變,連他的學業也不再一樣,因為突然間他發覺,居然有人會信任他,認為他是一個有潛質的人,一個有潛能的人。 Miss Noe剛開始指派他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後來更委任他負責一些重要事情,在課餘的時候,幫助他提升語文能力和數學基礎,並且經常鼓勵他和對他某方面作出挑戰。 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本來搗蛋的他也開始收斂起來,他也不想讓這老師失望;一次爲了完成Miss Noe給他的一份習作,他居然熬夜到半夜一點半,連他父親也感到很意外,從臥房走出來看過究竟,「你怎麼啦?你生病嗎?」 「沒有,我在做功課。」 他父親從來沒有看過這兒子那麼用功。 到底五年級和六年級有什麽差別?只不過是一個老師願意信任他,認為他是一個有潛質的學生,肯定了他的能力,並且願意給他一個機會而已。 這位學生名字叫Howard Hendricks,他在達拉斯神學院執教50年,桃李滿天下,多年來造就許多神國僕人,他的學生包括Chuck Swindoll,Joseph Stowell,Tony Evans,David Jeremiah, 蘇穎智牧師。

231) . 堅持

  他剛從一家大學結業,決定到一家電臺找工作,期望有一天能夠成為一位體育節目的廣播員;因為手頭拮据,只好搭順風車回到老家芝加哥,他逐家電臺碰運氣,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回。 但每一次挫敗,他就想起母親曾經這樣對他說:「任何際遇到頭來可能都是對我們有益處的。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看到將來,要是沒有當初的失意,就不會有今天的收穫。」 後來他到了一家電臺的播音室,一位好心的女士告訴他,大電視臺通常不會雇用沒經驗的人,所以不妨到小鎮碰運氣,小電臺也許給你一個機會。 於是他又坐順風車回老家芝加哥的迪克遜,但那裡也找不到任何空缺。一天父親對他說,Montgomery Ward最近開了一所新店,正在找一位運動員好負責管理體育用品部,這年青人以前在高中參加過足球隊,心想這是大好機會,於是大膽申請,結果還是碰壁。 但他仍然記得母親那句話:「任何際遇到頭來都是對我們有益的。」 他借了父親的車到Iowa達文港(Davenport)的WOC(World of Chiropractic)電臺求職,節目總監對他這樣說,「對不起,我們剛聘請了一位廣播員。」 當他離開辦公室的時候,他實在感到心灰意冷,再也抑制不住內心那份挫敗感,他大聲吶喊說:「如果在電臺找不到工作,我將來又怎能成為一個節目廣播員?」 在等電梯的時候,WOC電臺節目總監突然跑出來對他說:「你懂不懂足球?」青年人點點頭,總監叫他站在麥克風前叫他講一個虛構的球賽。 年青人稍為整頓自己的思路,把前一年的一場球賽略為組織一下,大約講了15分鐘,節目總監就告訴他,「這禮拜六的比賽讓你評述。」 回家途中,年青人又想起母親那句話:「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情況會好轉,要是沒有當初的失意,就不會有今天的收穫。」 後來他也想到,要是當初得到了Montgomery Ward那份工作,他的人生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呢? 這年青人的名字叫Ronald Reagan,他後來成為美國第四十屆的總統。

230)Ted Turner

  對華人來說,Ted Turner這個名字不見得每個人都很熟悉,但CNN這個名字,應該都耳熟能詳,這是一家美國有線電視台,24小時轉播世界各地的新聞,而Ted Turner正是這個傳媒帝國的大老闆。多年前他憑著才能,從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起家,不但讓這間電視臺在美國稱王,後來甚至成為世界傳媒的霸主。當1990年美國派兵攻打伊拉克,美國軍隊攻到哪裡,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從CNN的電視轉播馬上看到戰爭的實際情況,CNN當時傲稱,世界可以透過他們,親眼看到歷史的演變和發展。Ted Tuner也因CNN的成功而成為世界知名人物,《時代》周刊把他列為1991年度風雲人物,2001年他更上一層樓,成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副董事長,個人資產一度高達48億美元,在美國超級富豪中排名第26位。 儘管Ted Turner在事業上名成利就,但你可知道,他其實活得極其痛苦,他多次對CNN員工說,有一天他會死於非命,要麼他會自殺,要麼他會死於他殺;據說,他連被殺的台詞也預備好,他會對那將要殺他的人這樣說,「謝謝你這麼晚才來奪取我的性命。」Ted Turner預言自己將來慘敗收場,認為有一天他會被人唾棄且遭眾叛親離。 為什麼一個如此出類拔萃的人居然會如此負面地看他自己一生?這一切都拜他父親所賜。 Ted Turner 在1938年出生於美國的Cincinnati。及長,母親就帶著妹妹一起隨當海軍的父親四處奔波,而把他留在家鄉的寄宿學校,因此Ted Tuner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對他的關愛;最慘的是,他父親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可能出於小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注,Ted Tuner童年在家喜歡做搗蛋事,結果父母的關注沒得到,換來的卻是父親的拳打腳踢。而且他父親也是一個酒鬼,身為長子的他往往成為老爸情緒發洩的對象。他父親也一心望子成龍,但他教育兒女卻有一套似是而非的哲學理論,他想辦法培育兒子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卻要他沒有安全感,這老爸的確做得到了這一點,但代價卻很高,他造成了兒子嚴重心理創傷。這父親要求兒子每兩天讀一本書,如果沒有做到,就用鐵衣架痛打作懲罰;孩子六歲就送到寄宿學校接受獨立訓練;11歲時,他跟父親學獨木舟,但從頭到尾都被罵不中用,當父親問他獨木舟好玩嗎,如果回答不中聽,接下去就飽以老拳,因此Ted Turner從不敢在父親面前說NO,也不敢表達任何負面情緒,一旦父親看到他哭或生氣,那天就只有挨打的份。他母親最後棄丈夫而去,據說最大的理由就是受不了丈夫對他們的兒子管教過於嚴厲。高中畢業之後,他本來要到Brown 大學修讀希臘古典文學,但父親對他大潑冷水,最後Ted Turner中途輟學。 1963年,Ted Turner的父親自殺身亡,留給他的遺產是一家不顯眼並且欠債纍纍的廣告公司,而Ted Turner只花了一年的時間把這家廣告公司重新整頓,到了60年代末,這廣告公司已經有相當可觀的盈利,二十年後,這家小公司已經擴展成為世界級的廣播帝國,從這實在看到Ted Turner的領導才能。 儘管Ted Turner在事業上有非常出色的成就,但童年時代父親那種不人道的教育方式卻造成他心理失衡,輝煌成就帶給他自豪,但缺乏安全感也叫他變得格外自卑,不如他的他瞧不起,勝過他的他嫉妒,下屬的建議他拒绝接纳,外人的批評他聽不入耳,所以可以想像他的人際關係是何等薄弱。還有一點,Ted Turner的父親生前是一個浪子,到處拈花惹草,很不幸地Ted Turner跟他父親沒兩樣,曾經有人稱讚他太太很漂亮,他回應說,她一定要這樣,否則下一個女人會比她更漂亮,這點可以看到女性在他眼中的地位是何等低賤。 說來諷刺,他輕看女性,卻迷上一位叫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女人(這女士並非珍芳達),後來甚至為她放下自尊而尋找心理治療,經過心理學家診斷,他總算知道自己患上性格違常,也明白問題的根源源自他的原生家庭,藉著心理學家悉心幫助,TedTurner個性上有明顯的長進,人際關係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不過,當他第三任妻子珍芳達信主歸向神時,他氣不過最後決定跟對方鬧離婚,可見他尚未克服他自大性格。

MENU